毛主席的稿费到底有多少?2013年“管家”吴连登道出不为人知真相

梅梅评历史 2024-04-26 09:34:21

2013年,恰逢毛主席诞辰120周年之际,给毛主席做过12年“生活管家”的吴连登,在回忆起当年的工作时,直言不讳道:“毛主席家里的钱说好管也好管,说难也最难管,难管在什么地方呢?没钱!”

吴连登此言一出,让人顿觉不可思议,作为开国领袖的毛主席,竟也会缺钱花?

先不说主席的工资,光他的稿费,传言就有上亿元,这么一大笔财产,毛主席是怎么花的?他去世后,这笔钱又去了哪里呢?

一、“主席家的钱最难管”

1990年的一天,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的几位工作人员,正在中南海地下室,小心翼翼地收集、整理着毛主席生前的遗物。

就在整理工作基本结束,纪念馆的同志准备返回韶山时,中央警卫局的一位同志突然指着墙角一堆不起眼的“废纸”说:“这些东西,你们要不要看看?”

大家闻声望去,只见那些纸张被随意放在一角,颜色已经发黄、上面还蒙着厚厚的灰尘,显然是很长时间都没人翻看过了。

想来也不是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吧?

这么想着,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不以为意,就走过去随手翻了一下,结果,这一翻可不打紧,他们竟揭开了开国第一家庭的一个大秘密!

1994年,这堆“废纸”也正式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那么,这堆“废纸“究竟记载了什么内容?它为何如此重要呢?

原来,这堆“废纸”是毛主席在世时的生活账本。

这些账本的时间跨度很大,记载时间从1952年到1977年1月,时间延续长达25年,而且账本记录的非常详尽,小到几分钱的火柴盒,大到几千、几万元的人际往来,账本上都有具体且清晰的体现。

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经过仔细分类,共整理出:生活收支账目表11份,日常杂费账本4本,粮食账本2本,物品分类账本2本。

从这些账本中,我们几乎能完整看到毛主席及整个家庭的财务状况和生活状况,就拿1968年1月的一份报表来说,上面就清晰记录着支出一项:

月房租费 125.02元 , 送王季范 、 章士钊 4400元 , 12月 、 1月党费 40 元 , 日用消费品 92.96元 , 液化气 9.6元 , 伙食 659.13元 。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的家庭开支大概有这么五项:

第一项:房屋的租金。

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美国总统住在白宫没听说过要交房租,为何毛主席住在中南海还需要交房租?

这就是毛主席的伟大之处了。

按理说,在计划经济时代,毛主席是完全有资格分配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的,可他拒绝了,一直到去世,他都是租住在中南海。

不仅房子是租的,房子里的床、沙发、地毯等家具、水电器等屋内一切摆设都是租的,这些毛主席都要自掏腰包,再加上冬日需要交的30元取暖费,在房屋租金这一项,毛主席每月就需要支出125元左右。

毛主席住在中南海是工作需要,完全可以不用交租金,相信任何人也不会说什么,面对工作人员的不理解,毛主席解释说:“我这个主席,住的、用的,都是公家的东西,哪能不交钱哟,那不成了白吃白住,侵占公共财物了?要这样,还不如那些地主老财呢!”

毛主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何为共产党人的廉洁本色。

第二项:党费。

按照规定,毛主席每月需要交20元党费,他从来没有晚交或少交过,即使后来毛主席的工资降低,按说党费也要随之下降,可毛主席还是按每月20元的党费标准足月、足额交的。

第三项:日常杂物等支出。

毛主席是一个对自己非常“抠”的人,所以,在这一块的支出上,他要求能节省就节省,要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作为一个国家领袖,毛主席完全有条件锦衣华服,可是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统计,从1953年到1962年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毛主席没做过一件新衣服,没穿过一双新鞋。

他的很多衣帽鞋袜,都是补丁摞补丁,在毛主席留下的遗物中,他经常穿的一件睡衣打了73个补丁,就连洗脸用的毛巾也打了53个补丁!

有一天,卫士李家骥在为毛主席整理衣物时,发现一条毛裤打满了补丁,样式也早已变了形,拿在手里又厚又沉,穿在身上也不舒服,就同主席商量:“这条毛裤实在没法再穿了,我给您去管理科领条新的吧?”

谁知,毛主席看了一眼,立即摇头说:“这条毛裤还能穿,为什么要去领新的?毛裤穿在里面,外面还要套裤子,这又不要什么好看,有破的地方,麻烦你修补修补就行了。”

李家骥听的满眼含泪,继续劝道:“您好歹是国家的主席,再节省也不在乎一条毛裤呀!”

毛主席严肃答道:“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勤务员,当主席也不能比别人特殊,也不能脱离群众 。现在我们国家很困难,很多群众还吃不上穿不上 ,他们连我这样的旧毛裤也没有哩!”

经济困难时期,毛主席不讲究吃穿,可随着国民经济复苏好转,毛主席依旧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

所以,在日常杂物支出一栏中,随处可见修补东西花费的记载,比如,1963 年11月24日 ,修小锅换底1个 ,花费1.1 元 ;1964年5月,给毛主席的凉鞋换底 ,花费2元。

1945年8月,毛主席赴重庆谈判前夕,郭沫若曾送给主席一块欧米伽手表,这块表毛主席一直带到去世,期间,手表坏了很多次,毛主席始终没有换新的,坏了就让人送去钟表店修修,20多年间,前后花了几十元修理费。

在毛主席看来,东西只要能用就不能浪费,像我们熟知的火柴盒,一般人用完里面的火柴就把盒子扔掉了,可毛主席用的时候,先从火柴盒的磷皮两端擦起,这样一盒火柴用完, 磷皮的中间部分还是新的,他只需让工作人员买些散装的火柴装进去,就能接着用了。

直到毛主席去世,还保留了很多空的火柴盒。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毛主席虽然位高权重,可他从未利用职权为自己谋过哪怕一分钱的福利。

第四项:伙食费。

和很多普通的家庭一样,在毛主席的家庭开支中,伙食费的支出占了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他是众人仰望的开国领袖,也是家人依赖的一家之主,他操心着国计民生,同时也要为家里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精打细算。

毛主席所需要负担的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里有江青、李敏、李讷、毛远新、江青的姐姐李云露还有许多工作人员。

毛主席曾开玩笑地对身边一位工作人员说:“你在我这里是‘三不要’——吃饭不要钱,住房不要钱,看书读报不要钱。”

除了承担这些人的食宿费用外,毛主席还经常会请很多民主党派的朋友吃饭,他请客也很简单,有时是简单的四菜一汤,有时只是一碗面条。

与穿衣一样,毛主席在吃饭上,同样“不讲究”。

一方面,毛主席从来不吃人参 、 鹿茸 、灵芝等昂贵补品,即使是外宾送的,他也会让人全部交公,他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 ,人民群众生活还有一些困难 , 我吃那么好 ,心里不安呀 。我吃的饭菜很好了 , 什么时候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吃上四菜一汤 ,那就好了。”

另一方面,毛主席从来不吃高价菜,特别是反季节的瓜果蔬菜,他曾对生活管理员武象廷说:“不要买那些贵的东西给我吃。比方说,现在是冬天,你就不要买西红柿、黄瓜之类的,现在买一根黄瓜的钱,到夏天就买得一筐;冬天买一条黄瓜只吃得一餐,夏天买一筐就能吃几十餐!”

有一次,一位工作人员为了给毛主席改善伙食,私自做主买了一些嫰的玉米芯,毛主席见到后,很不高兴:“炒这么一盘菜要多少棵玉米啊?长大了能打多少粮食!叫我吃这样的菜,不是破坏生产吗?端回去,谁买的叫谁去吃!”

毛主席平生最爱吃火烧肉,这话到了别有用心的人嘴里,就变成了毛主席天天吃红烧肉,管家吴连登对此很气愤:“主席绝不是天天吃,即使每周吃一次都做不到,他平时的饮食很简单,每天基本上就是红薯、玉米、杂粮、青菜。”

听起来和普通人家的餐食没什么两样。

在日常开支中,毛主席花在自己身上最多的,就是烟和茶。

毛主席爱抽烟,爱喝龙井,他的烟瘾很大,一天能抽2-3包,每月光买烟就要花掉近百元。

还有茶叶,每月也要2斤左右,除了自己日常喝,毛主席出去开会、调研时,也要自己带茶叶,不能喝公家的,如果哪天工作人员一忙忘带了,毛主席会特意嘱托他们把茶叶钱补上。

这样一来,毛主席的支出就更大了。

第五项:接济亲朋好友。

众所周知,毛主席有三多:朋友多、亲人多、工作人员多。

他对自己很节俭,但对亲朋好友和工作人员却非常慷慨,一旦得知别人有困难,他都会第一时间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帮他人度过难关。

比如,在1965 年2月24日到 6月30日的支出表中,就明确记录着帮工作人员支付医药费72.8 元,支付出差补助费 280.35元 。

得知老家韶山的九弟毛泽荣和毛泽连生活困难,毛主席每年都会拿出200元-300元不等寄给他们,为了保障王季范 、 章士钊等民主人士的晚年生活,毛主席也会想方设法接济他们。

就拿章士钊来说,1920年,毛主席在恩师杨昌济的推荐下,找到章士钊,希望他能资助爱国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运动。

章士钊二话没说,将募捐来的2万银元交给了毛主席,最后,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未能成行,毛主席只好把这笔钱用到了革命事业上。

这笔钱按说该“公债公还”,可毛主席却坚持从1962年开始,向章士钊归还这笔钱,一年还2000元,分10年还清。

到了1973年,得知2万元已经全额还清,毛主席又派工作人员送去了利息,他说:“我从今年开始还利息 ,50年的利息我也算不清应该多少 。就这样还下去 ,行老(注:章士钊,字行严)只要健在,这个利息是要还下去的 。”

由此看来,毛主席虽然身为一国领袖,却是名副其实的“月光族”,光靠他的工资,肯定是捉襟见肘、不够花的,每到这个时候,吴连登只能拿着账本去找毛主席汇报开支情况。

毛主席心领神会,每次都会先问道:“你今天来,是不是又跟我要钱来了?”

吴连登只好苦着脸,请求毛主席动用另一笔收入——稿费。

二、“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毛主席的收支账目清晰明了,支出有迹可循,收入也清清楚楚。

他的收入只有两部分:工资和稿费。

从1955年开始,国家实行行政级别工资制,月工资从45元-590元不等。

刚开始毛主席被定为1级最高工资,可他认为这样工资差距太大,就主动将自己的工资降为三级,一直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他拿的月工资都是404.8元。

在当时来说,毛主席的工资也算是高的,可奈何他家庭开支太大,所以,多年下来,毛主席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幸好,毛主席还有稿费一项可以贴补。

毛主席究竟有多少稿费呢?

毛主席的卫士李银桥曾披露,由于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等作品,毛主席的稿费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100多万元。

这在当时来说,绝对算是一笔巨额财产,而且这是毛主席的合法劳动所得,本可以为他和家人创造更为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可毛主席却将这笔钱交给了中央特别会计室管理。

毛主席还特别交代,除非经他批准,任何人不得从稿费中拨转 、 开支,他说:“这个稿费,都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是党的稿费、人民的稿费 ,是做事情来的 , 要取之于民 、 用 之于民 。 ”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这笔巨额稿费的支出,主要有三个去向:

一是购买书籍,毛主席酷爱读书,也好买书,他在20多年间共花了近8000块用来买书,毛主席留下的遗物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满屋子的书了;

第二是贴补家用,当然只有在严重入不敷出的时候,毛主席才会批准动用稿费,据李银桥统计,毛主席每年用于贴补自家生活的费用不到1万元 ;

第三是资助社会人士和亲朋好友,这是稿费开支中的大头, 像上文中提到的“送王季范 、 章士钊4400元”,就是从稿费中出的。

毛主席平时省吃俭用,连几分钱的火柴盒也舍不得浪费,但遇到有困难的亲朋好友,哪怕是不认识的人,他也会慷慨解囊。

上世纪60年代,毛主席在听说溥仪的七叔载涛家中房子坏了,没钱修时,主动提出:“从我的稿费中拿出2000元,给先生修房。”

1973年,福建莆田有位叫“李庆霖”的小学老师给毛主席写信,反映家中困难,毛主席得知后,立即从稿费中拿出300元,随信寄给了这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在毛主席的所有稿费支出中,唯一算得上“奢侈”的一件事,就是毛主席给自己买了两打进口的烟嘴。

毛主席的烟瘾很大,工作人员担心长此以往,会危害到他的身体健康,1961年,当听说国外有一种过滤烟嘴,能大大减少有害物质的吸收时,就向毛主席请示从国外购进一些。

在得到毛主席的批准后,外交部买了两打烟嘴,并向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出具了一 张《往来款项结算通知书》 :

我驻日内瓦使馆转来委托外交部收款书第49号单据共4 张 ,共计165.6 法郎 ,按 0.569折人民币94.23 元 ,兹将上项单据随函送上 ,即请将款交还本部财务科 ,以便转还使馆 。

工作人员接到通知书后 ,本想从招待费中报销,可毛主席坚持这笔钱从他的稿费中支出 。

他说:

“如果说我随便吃了、花了、用了、拿了,部长也可以,省长也可以,县长、村长都可以,这个国家就没法治理了!我们家里用的,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一分钱都不能少。我毛泽东不贪、不占、不受贿、不白吃、不白喝、不白拿。”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绝对不会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

毛主席对自己节俭,对家人严苛,他老人家去世后,究竟留下多少财产?

三、“家里没有一分钱存款”

1976年9月9日,伟大的毛主席溘然长逝,作为一国领袖,外界纷纷传言,毛主席光留下的稿费就有上亿元!

面对这样的传言,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吴连登、李银桥、郑长秋等人,公开怒斥道:“这种说法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其中,郑长秋曾专职管理过毛主席的稿费,他说:“毛主席的稿费,到他老人家去世,共计为124万元人民币。到1983年底,毛主席的全部稿费为157万多元。原因是存款利息上调了,每次稿费的收入和支出都由汪东兴同志签发。”

毛主席去世之前,吴连登曾问过毛主席是不是将这一大笔稿费,交由几个孩子管理?

毛主席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在很早之前,他就对孩子们交代过,只要参加工作,拿到工资,就不能从他这拿钱了。

唯一的一次例外,是1972年,李讷在生下儿子离婚后,一个人带着孩子仅靠每月几十块钱的工资,确实非常困难,不得已才找到了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毛主席得知后于心不忍,这才给了李讷8000块钱,后来,为了公平起见,毛主席也给了李敏、毛岸青各8000元。

临终前,毛主席将剩余的稿费全部交给了国家,再没有给子女留下一分钱、一间房子或者一亩地,就连他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一分钱存款。

他老人家留给世人的,只有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伟大誓言……

3 阅读:92

梅梅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