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台湾省外,全国各省的人都能在兵团找到,这是真的吗?兵团文化形成揭秘

修为之士 2024-04-26 00:00:14

有人说,深圳市和新疆兵团都曾是移民之地区,在人员构成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应该和新疆兵团有相似之处。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二者是完全不一样的,今天暂且不说具体原因。

先说说我们兵团历史上的几种人员的来历以及由他们所带来的地域文化对兵团文化的影响。

曾经有一首名为《千军万马到兵团》的歌曲,歌词这样写道:“我们来自黄埔江畔黄浦江畔,我们来自中原大地中原大地,我们来自黄土高坡黄主高坡,我们来自五指山下。南方的姑娘,北方的汉……千军万马到兵团。”

可以看出,兵团是一个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华夏儿女的大家庭。

有专门研究的人对兵团文化进行了这样的描述:除去台湾省外,全国各个省的人都可以在兵团找到,他们带来了各自的地域文化,在相互交往中,文化与文化碰撞、磨合、改变、融合,最后生成为一种独特的迥异于全国任何一个区域的、独一无二的兵团文化。

南腔北调的语言,五花八门的饮食,无规无矩的习俗,这种表面上杂乱的文化现象实则反映了兵团文化来源的多元与开放,多元与开放形成了兵团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特色……

50年代初期,八千湘女上天山已成为佳话,但这些历史活动却是和兵团的大规模移民这一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的。

随着兵团事业的发展,劳动力的不足已经明显制约了兵团的发展。有资料显示:1955年底,兵团总人口20.69万人,职工11.22万人,机关干部0.39万人,学校、医院、剧团153万人。实际参加生产人员只14.68万人,其中参加农场劳动的人员只有11.84万人,劳动力明显不足。

而此时,新疆的劳动力不足和祖国内地劳动力的相对富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这种情况下,兵团通过动员内地青年支边有组织地招聘和动员各单位职工招揽亲友等形式,吸收了大批的内地青壮年,使兵团人口迅速增加,职工队伍迅速壮大。

同时,大批移民的加入也使兵团文化体现着突出的移民文化特征。

1954年9月,新疆军区招收山东支边女青年6531人。后又有湖南等省青壮年陆续进入兵团。

1956年共有4.5436万河南青年垦荒队员陆续到达新疆,参加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

1957年从商丘新乡8个地区抽调青壮年民工4万多人,到新疆军垦农场当工人。

1958年,河南又动员2.08万青年志愿垦荒队员,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乌苏垦区的各农场开荒。

1959年到1960年又先后从安徽、江苏、湖北三省组织动员10万青年进疆,进入生产建设兵团,在这期间,经国务院批准,兵团还接待安置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万自流来疆人员。

其后,又有更多的内地人以探亲、接迁、自流等形式进入新疆。

当时来疆支边人员中农村青年占较大比例,他们组成垦荒队到新疆垦荒,为兵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以自身的文化习俗影响着兵团文化的发展。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同的文化内涵必然会有不同表现,伴随着人员的迁入和文化影响的扩大,各地移民文化都对兵团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为一个来自祖国各地华夏儿女的大家庭,兵团文化体现出多元文化特色是必然的。来源的多元化与兼容并蓄的特色已成为兵团文化的突出特点,这种特点已深深地渗透到了兵团人的性格中。

河南移民将兵团话带上了“河南腔”,山东文化在兵团的存在却也能以被调侃的方式得到体现。

下面这首歌谣可以为证:“大葱”,“大葱”,来自山东;扎根边疆,抗寒耐冻;屯垦戍边,眼亮心明;生儿育女,仍是“大葱”。

各地移民对兵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陇文化、鲁文化、川文化、豫文化等各地文化也都为兵团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也为兼收并蓄、多元开放、独具特色的兵团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954年10月~1956年春天这时期,兵团成员大部分是复员转业的解放军战士。

由于解放军战士来自祖国各地,其自身携带着各地域文化的因子,这也使兵团文化在成立之日起就与祖国各地域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兵团文化必然会对各地域文化兼收并蓄,成为各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

兵团带有明显地域性的专业艺术团体就更能体现兵团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1950年,解放军第二、六两军师以上大单位,都有文工团队。1951年,二十二兵团和所属军,师文工团也先后建立。

前期主要的专业剧团有:兵团歌舞话剧团、兵团猛进秦剧团兵团童声豫剧团等。剧种当然也有很多,如京剧世秦腔、豫剧等。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很多剧团本身就是祖国各地文化的集合体现和传播者。

如兵团猛进秦剧团,早在1940年即已成立于河南省池县,属国民党第十七军特务连工艺排。

1949年5月,参加解放军六军十七师。1950年,随军进驻乌鲁木齐,称六军十七师政治部猛进秦剧团。

后经多次改名和调整,1984年改称兵团秦剧团。这些专业性艺术团既是兵团文化多元性的体现,又对祖国各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荐阅读:

年西进新疆的上海支青对兵团文化产生哪些影响?以至于到现在居民生活习惯上还留有痕迹

来新疆前她是苦命的人童养媳,后嫁给大27岁的老功臣,日子过得虽苦但心里很甜​

1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