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华为已经是一家国际巨头公司,公司的管理也都非常的健全,但是在华为成立多年后,甚至连董事会都没有,可以说,在华为成立的最初几年中,华为一直都处于一个“游击队”的状态。
一直到1999年,华为才开始着手建立董事会的事情,那么就面临一个问题,谁来当董事长?可能很多人会下意识的认为,任正非是老板,自然是任正非来当董事长,但任正非却在选举会上,我不当。
既然任正非自己放弃当董事长,那么这个位置就空了出来,可任正非紧接着说到,我提议孙亚芳当董事长,大家举手投票,同意的请举手,结果大家都沉默了。
很显然,董事长的位置虽然空了出来,可其他高管却同时也没有得到提议的权利,董事长的位置相当于被任正非内定了。
任正非看出了大家的心思,所以在思考之后决定休会,然后任正非跟这些高管一个一个聊,统一大家的思想,结果再次投票后,全票通过。
那么为什么任正非执意的要让孙亚芳当董事长呢?要知道孙亚芳是1992年来到华为,从时间上说,郭平要比孙亚芳早得多,但如果大家了解孙亚芳进入华为后的表现,就会竖起大拇指了。
众所周知,华为给员工的薪酬是很高的,有的人甚至一年工资涨了12次,最早加入华为的一些市场人员,工资已经可以达到一个月好几万,那可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即便放在现在,月入五六万也绝对是高收入了。
这么高的收入,导致很多市场人员开始变得懈怠,但华为还处在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如果市场人员没有了干劲,怎么继续开拓市场呢?
这时孙亚芳就提出,对整个市场部进行一次“大换血”,由孙亚芳带头先辞职,再竞聘上岗,竞聘成功的就留下,否则就离开。
正是经历了这样一次大的市场部变革,重新激活了市场部的活力,为华为下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做好了铺垫,否则后续的国际化可能就会遭遇危险,甚至会影响华为的存亡。
再完成市场部的变革后,孙亚芳又着手进行人力资源体系的变革。有一次孙亚芳在开会,结果任正非直接就冲了进来,指出某一个员工他不看好,这样的干部不能提拔。
结果孙亚芳直接说到,任总,你对他不了解,他不像你说的那样。很显然,任正非对于员工的评价,还停留在自己的主观臆测上,但孙亚芳则强调对员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要通过一套体系,而不是某个人的主观论断。
毫无疑问,孙亚芳着手建立了人力资源体系,对于华为后来的大规模招聘,也起到了铺垫作用,否则一家十几万员工的公司,对于员工的评价如果是基于个人的主观,那么就不知道会有多少“冤假错案”了,华为也就难以留住人才。
此外,孙亚芳还是一个刚柔并济的人,对内的变革“刚”,在对外上则能够表现出自己柔的一面,因此在对外接待等问题上,一直都是孙亚芳出面,而不是任正非,也可以说,在当时理工直男铺天盖地的华为里,孙亚芳可以说是最好的人选。
因此虽然当时任正非最初提议让孙亚芳担任董事长,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或许也只是希望任正非能够现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见,哪怕是走一下流程,所以这足以看出,大家对孙亚芳的实力和能力是认可的。
任正非敢于用进入华为7年的孙亚芳,而不是进入华为十多年的郭平担任董事长,也不自己担任董事长,说明任正非会识人,也敢于用人,用华为前党委副书记朱士尧的话说,其他的老板都应该学习一下任正非,其实,任正非的智慧,也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学习一番,这本任正非传,简直是教科书般的叙述了任正非创办华为过程中,所展现的大智慧。
入职八年从新签合同,狼性文化,35辞退,跟自己员工打官司。这些脏活是她替几个老婆的任干的么?
[点赞]任正非把华为从最初的私企,带向国际高科巨头企业[点赞]这种放下私欲、为国办企的精神是人格的升华[点赞]当今有几人能做到??
任妒忌余,余牛皮咋办!华为仅有余牛皮接班,才遥遥领先
任又该换秘书了
哪怕现在还是任说了算,而且很护犊
你咋知道的?
做戏而已,当真了,谁说了算,不知道?私企国企央企都不是商人,都说钱不知道是个啥,偏偏都在谋划中
贤内助?
没有余总就没有华为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