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旺留原藉家贫走四方父母之命未必需要全部遵从

老蚂蚁是电子迷 2024-04-14 05:23:28

近几年以来身边发生了很多跟人生选择相关的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情最为典型:

家族里的一个侄儿五年前高考结束之后,在选择大学志愿的时候,当时我独自给他一些选择志愿:“建议他不要太在意大学的排名,不要在意所选择大还是一本还是二本,重点是专业的选择。尽量去选择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器人这几个方面相关的专业,首选人工智能方面专业。学校排名差点无所谓,专业一定要对口,以方便以后的就业”。

而实际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他自己在父母的建议之下,去报了一个省内的211的院校,而这个院校比较强的专业是理工类的专业,他由于分数线的问题选择了一个法律专业。而家人之所以让他选择法律专业,主要目标是希望他将来能够报考公务员,在老家山西省内做一名公务员。谁说只有山东人有公务员情结的?实际上的情况不仅仅是山东,而是中国整个北方地区,所有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基本上所有人最向往的工作就是当公务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读千万卷,卖为帝王家。

那么结果现在怎么样呢?法律这个专业仅有本科学历是不够的,想要更好的为目标进阶需要考研究生,之后就是两条路,一条是研究生毕业考公,一条是去律师事务所慢慢从底层做起。去年考研折戟沉沙,今年二战仍然差了几分,等待调剂,至于未来会走向何方,很难讲,但可以想像的是这个过程会十分的吃力。而他若是按照我给他的建议报考了人工智能的专业,本科毕业,正好赶上了人工智能应用的大爆发,在所有行业就业都很难的当下,人工智应届生毕业保守年薪20万起步。

我的一个发小,大学学的会计,毕业以后,在父母的周旋之下给他弄到了县里的法院里工作,没有编制,干了几年以后转正无望,最后因为工资和待遇的问题,愤然离职考研,也是学的法律,毕业之后在省里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一表人材,至今未成家。我发小的这个事情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叫:“朝中无人莫做官”。

从小我们受的教育就是:人生要有永不言败的信念,要有越挫越勇的勇气,要敢于向命运抗争。任正非40多岁才创办华为,我们的一生会有无限的可能。不能说这些理念有什么问题,但是往往所有的故事讲的都是一个幸存者偏差,我们这十几亿人里面才出了一个任正非、一个雷军、一个马云、一个马化腾、一个张一鸣……这些人的故事我们和人生选择奋斗方向我们也都很清楚,但谁能保证自己按照同样的模式能够成为另一个任正非,另一个雷军、马化腾呢?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而普通人的一生讲的冷酷一些,就是为一家人的衣食住行而四处奔波,穷尽一生混个温饱,好一点的能够达到中产,达到中产,这基本上已经是大部分人的奋斗天花板,不要被网上那些一天赚10万,一年一百万的故事蒙蔽了双眼,大家可以去看那些银行的存款数据,再看看身边的人,你认识的所有人里除以一个平均值,若你处于中下游,则基本上就是你能达到高度大部分就是这个平均值状态。

那些你仰望的高度,很多时候不是单纯的靠奋斗和吃苦就能达到的高度,那需要一定的机缘、运气和天赋再加上一定的努力。出力不赚钱,赚钱不出力。这句话是我们大部分普通人的一个认识定义,但并没有去想背后的逻辑和问题。其实我们大部分人穷其一生,都未必能够了解这个社会的真相,在你的高度没有达到之前,其实这个真相并不重要,屁股决定脑袋,那不是该我们操心的事。实际一点的讲,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事情是健康、家庭、工作、赚钱。记住赚钱只是一个过程之后的结果,而这个结果的大前提是搞定健康、家庭、工作。

族旺留原藉,家贫走四方。这句话其实已经非常明确的给我们定义了一个选择方针,但这个方针往往都是人到中年之后才能够体会到个中滋味。

家族在当地势力比较强,那么必然会在当地有一些盘根错节的关系,而能够达到这种地位的家族,往往上一辈多少是有一到两个过人之处的长辈,那么年轻人生在这样的家庭,那你就可以多听一听这些人的建议,让他们给你一些规划建议,若是你没有太好的想法和规划,那最好的选择就是听从。若是你有更好的思想和规划,那么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大部分这样的家庭基本上都可以让你做到进退有度的保障。

但大部分人的出生可能并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是大部分人的命运,那么这个时候你除了好好读书之外,其实真的是没有太好的出路,而这个好好读书不是指的是你就好好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就行了,而是你要去博览群书,吃饭睡觉读书,读史明志,读传思理,除此之外一定要积极参加到各种家庭和社会劳动中去,去实践,去体会。欲知此事终需行,纸上得来终觉浅。

因为你的父母其实他能够帮你解决你的衣食住行就已经用极尽所能,在未来的人生规划和思想方面他们其实给不了你太好的建议,否则他们也不至于此。不需要苛责你的父母,人生很多事情有时候跟努力并没有太大关系,机缘不会垂青到每一个人,方向选择是大部分人不会的操作舵盘。小地方的婆罗门势力早就渗透到了整个地区的方方面面,你想要在本地讨生活非常之难,所以家贫走四方,你需要走出去。而走出去最好的跳板就是读书,读书与实践相结合,你才能学会选择,而选择的根本是感知风口,在风未来之时,提前努力和准备。

永远记住,不要指望这个世界上能够有人理解你,很多时候茫茫人海,偶遇一人能够在某些点上与你达到共鸣,就已经是心心相惜了。不经历炼狱的折磨,听到的只是苦难,只能是一个充满苦难的故事。

最后奉上我的一些人生感悟与大家共勉:有些事情当你实在没有头绪的时候,不需要去刻意为之,放松一下,换个心情,过两天来做,也许会有更好的结果。很多时候,偏执的努力不及一时的专注,纵览历史的鸿篇漫长,其成就者多为专注而又执着者。而偏执的努力往往都是事与愿违,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世上都想求其上,但却不知,得其上者:天时、地利、人和、运气、灵气缺一不可,所以做事求学者,兴趣为先,在兴趣的加持之下,有感而发,发则专注,无欲无求,则易得其上,邪欲加持,则往往容易败走麦城。

0 阅读:0

老蚂蚁是电子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