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登基的少年皇帝,残暴程度令人发指,最后是什么下场?

情怀历史 2024-05-18 22:10:04

或许在很多人的眼中,十多岁的少年还是一副天真烂漫、稚气未脱的样子。但是,放在风云变幻的南北朝时期,却有这样一位10岁登基的少年皇帝,他不仅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纯真,反而是残暴成性。当然,这位少年皇帝的结局也比较凄惨,15岁的时候就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

具体来说,这位皇帝就是刘昱。刘昱(463年3月1日 [1]~477年8月1日),字德融,小字慧震,宋明帝长子,南朝宋第八位皇帝。大明七年正月辛丑(463年3月1日),刘昱出生于卫尉府,当时刘彧正担任卫尉。刘彧各个儿子在出生前,都以《周易》占卜而作小字,因此刘昱小字慧震。

永光元年(465年)十一月,刘彧杀侄刘子业后自立,是为宋明帝,改元泰始。值得注意的是,被杀的皇帝刘子业,也是刘宋乃至于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残暴皇帝,这也是刘彧弑君却没有引起天下反抗的重要原因。可惜,刘彧不会想到的是,他选择的继承人会成为“第二个刘子业”。

次年十月,刘彧册立刘昱为皇太子。根据《宋书》等史料的记载,刘昱五六岁时才读书,可是他却不爱学习,只爱玩乐。泰豫元年(472年)四月七日,宋明帝刘彧去世,次日刘昱继位,当时只有十岁左右。

刘昱即位的时候,由袁粲、褚渊二位顾命大臣共同辅佐朝政,但是,南朝宋的实权其实一直都掌握在明帝刘彧生前心腹幸臣阮佃夫、王道隆和杨运长等人手中,刘昱即位初期的朝政都由这三人掌控。

因为皇帝年幼,不掌握实权,所以,元徽二年(474年)五月,刘休范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进犯京师建康。在这场战役中吗,刘勔及权臣王道隆先后战死,叛军攻入建康台城。当时台城大乱,刘昱拉着皇太后王贞风的手失声痛哭,守军皆无斗志。

当然,这场叛乱最终在右卫将军萧道成指挥下平定。在此基础上,萧道成也凭借此战的胜利,在朝廷内外树立起了极高的威望,不久便升任中领军,总帅禁军,又与掌控内庭的权臣阮佃夫交好,权势日隆。

对于本就性格顽劣的刘昱,在这场叛乱后变得愈发狂悖。元徽三年(475年)秋冬之际,刘昱曾多次出行,生母陈太妃也无法约束他。刘昱出行都不带禁卫军,只带着身边几个随从就四处乱逛,一直到日落才回来,这促使朝廷百官感到相当失望。

由于刘昱的残暴性格,路上的行人,不论男女老幼还是牛马牲畜,只要被刘昱碰上,立即诛杀。老百姓一听刘昱将到,无不四散躲藏,家家户户关闭门窗,商业店铺停止营业,路上行人断绝。

不仅百姓害怕他,文武大臣也对刘昱十分恐惧。比如刘昱经常让随从带着钳、锥、凿、锯等刑具,看到谁不顺眼,便顺手抓起凶器,当场将人杀死。每天受刑的常有数十人之多。朝廷大臣整日战战兢兢,吃饭睡觉都不安稳。

元徽四年(476年)七月,建平王刘景素被迫于京口举兵叛乱,在萧道成的督战之下,刘景素败亡,至此刘宋直系年长宗室力量彻底凋亡。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刘昱荒废朝政之下,南朝宋已形成“皇帝幼小,形势混乱,宗室大臣无能”、“寒门子弟掌握大权,间接掌握朝政”的“皇室微弱”的局面,这显然成为刘宋灭亡的重要原因。

元徽五年(477年),历阳太守阮佃夫见刘昱如此肆无忌惮,于是暗中联合大臣来废立皇帝。不过,因为事情败露,得到消息的刘昱遂将佃夫等人诛杀。值得注意的是,阮佃夫心腹张羊当时逃跑,但还是被抓住,刘昱竟亲自驾车在承明门将他辗死。

当时,萧道成因先后平定刘休范及刘景素,在朝野的功勋和名声都愈来愈大,刘昱更加猜忌他。几个月后,萧道成也被刘昱逼得忍无可忍,就和袁粲、褚渊等人商议废掉刘昱,并开始收买刘昱的护卫。七月七日(8月1日),熟睡中的刘昱被自己的贴身护卫杀害,时年十五岁。刘昱被杀后,萧道成将其追废为苍梧王,史称宋后废帝。

1 阅读:661

情怀历史

简介:往事如风,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