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扬州体验“皮包水”和“水包皮”,是感受百姓的悠闲生活

扬州人文历史档案 2022-10-28 14:29:02

写在前面的话——

对于扬州的生活,大文豪朱自清先生曾在其《说扬州》的文章里谈起过:“扬州是个会享受的好地方,这个保证没错儿……”

历史上,地处江苏黄海边上的盐城市盛产海盐,而扬州则凭借着穿城而过的大运河运盐和卖盐。于是,这大钱便让扬州人赚了。

明未清初,扬州城里尽是些腰缠万贯的大盐商,钱多了,盖起诸多深宅大院。然而,余下的银子仍旧花不完。乍办?

于是吃喝玩乐就讲究起来了,扬州也便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定时期,最著名的休闲城市。

游人来到扬州,总能听到市井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所谓“皮包水”,就是扬州人有吃早茶的习惯,到扬州你能吃到名冠海内外的淮扬菜系早餐美食。所谓“水包皮”,就是百姓们说的泡澡堂子。但在扬州,这泡澡堂子就变成了绝对高雅的“沐浴文化”。

先说扬州的“皮包水”。扬州人好吃、爱吃、吃货居多。要是不信,就请你早上去弥漫着蒸腾热气的各家茶馆里看看,扬州城里的茶馆内,人语喧哗、高朋满座、香味随风飘散,足以让你垂涎三尺。这可真是地道的扬州一景儿。

扬州人重视吃倒不是一定要吃山珍海味,而是极平常的饭菜,扬州人吃得热嘈(当地土话:热闹的意思),吃得酣畅尽兴。

吃早点的不叫饭店,叫茶社。在扬州吃早茶也有讲究,得选地方。在扬州城里,名气最大的就是富春茶社了。到过富春的名人不胜枚举,朱自清、巴金、梅兰芳等人都在店内留过墨宝。

这富春茶社的老店儿,地处老城区中心地带,到那里吃早茶,首先要经过一条百米长的小巷。小巷很深,两侧的摊铺里一片刀光剑影——卖的全是扬州三把刀:“菜刀、剃刀、修脚刀”。

巷子尽头,便是著名的富春茶社。老店牛,老店拽,老店服务员看钱不当钱。如果你不是提前预订席位,那就站着等坐位吧,直等到你生生磨出个宰相肚量来,才会有服务员前来招呼你落坐。这还得是互不相识的几拨人拼桌儿吃。

在扬州吃早茶有诸多讲究:进店坐下来,先点一盘烫干丝。干丝可算是典型淮扬菜之一了,早茶上少不了它的影子。

朱自清在《说扬州》中说:“北平现在吃干丝,都是所谓煮干丝。当菜很好,当点心却未必合适。烫干丝须先将一大块方的豆腐干飞快地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放在小碗里,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滗去了水,簸成圆锥似的,再倒上些麻酱油,搁一撮虾米和干笋丝尖儿就成。说时迟,那时快,刚瞧着在切豆腐干,一眨眼已端来了……”

这不起眼的干丝,竟然还有“烫”和“煮”之分:烫干丝,是早茶上吃的;而煮干丝,则是宴席上吃的。

吃个早饭,还真长见识呢。

富春茶社的早点,以各色包子为主,尤其以三丁包为首。另外,翡翠烧卖的卖相也很漂亮:荷叶边的薄皮包入青菜馅,口上点缀少量火腿茸,蒸熟后薄如纸的皮子透出碧绿的颜色,有如翡翠。

至于千层油糕,更是是该店著名细点,所谓“千层”乃是形容这糕点的层次之多,一层糕夹一层糖和猪油,至少有一二十层,甜糯适度爽口。此三样同被誉为扬州点心三绝。

扬州早茶中,有一个几乎人人都要点到的名品——“蟹黄灌汤肉包”。这“汤包”,用料讲究,做起来很复杂的。

头天晚上,要先和好肉馅,放置2个小时后,再加入煮得稠稠的蟹黄和肉汁,然后入冰箱冰冻。次日凌晨3、4点钟,从冰箱中取出肉馅,待其自然化开后,再做汤包。

这蟹黄汤包一人一笼,一笼一只,个个成人拳头大小,皮儿薄得能瞧见里面那汪摇晃着的汤汁儿。热腾腾的汤包揣上来后,可千万不能心急地上去就咬,这种包子是不能用嘴来咬的,只能用店家递来的一根吸管插进包子皮内慢慢地、轻轻地吸。若吸得快了或重了,喷香却滚烫的汤汁便会“喷涌而出”,没准会烫坏了你的嗓子眼儿。

吃这劳什子,可有点儿讲究。美食家说的好:“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这套程序走下来,只见包子只开了一个小口儿,包子皮没动,里面的所有精华却统统吸进肚子里了。

扬州蟹黄汤包的鲜美和浓郁,绝不是其它地方能品尝到的。

此时,如再来一盘花生米、半斤烧酒,这吃早茶的内容基本就齐活了。“老扬州”们一般是哥几个坐一起,吃吃聊聊,天南海北地神侃......不知不觉中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

几杯老酒或茶水下肚,即解了渴,又过了瘾。在饮下最后一口酒后,时辰已经到半响午了。至此,一顿早茶才算进入了尾声。

早茶结束,也就完成了“皮包水”的过程。于是,打着饱嗝的人们作鸟兽散,各自回家,忙活自已的事情去了。

午睡起来,再寻一处麻将场,抄几圈麻将之后,便是寻常的一顿晚饭。待到那天色暗淡下来后,“老扬州”们又会在某一个大众型的浴室里相聚。

于是,扬州人每天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水包皮”开始隆重登场了。

其实,“水包皮”说白了,就是洗澡。但是,这个洗澡如果放在了扬州,那就不是单纯为了洗去每天劳作的疲惫和身上的污秽,而变成了享受的过程。

老扬州们往往会在晚饭之后,花上几文钱,在澡堂里的大池子里泡泡,然后小床上躺躺,轻啜几口清茶,趁着几分疲惫,睡一个悠长的觉。

这样的一天,不要去经历,仅仅是想象一下,也是羡煞人!

“水包皮”,是扬州人的一种生活享受。进浴室不仅是洗澡,还可以修脚、捏脚、捶背、小吃、聊天、理发、刮胡子......总之内容很多。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精神到身体,都有“忙”的内容。忙完了,跑堂的便会在你身上轻轻盖上一条大毛巾,等你睡醒了,又立即递上一个热手巾把子,全方位服务,其乐无穷。

浴池一般分为头池、大池、娃娃池。头池上面盖着粗木条制成的栏架,浴客往上一躺,池里的热气涌涌而上,有点桑拿的意思。

大池里的水热而不烫,可以将整个身子泡在水里。这时,“水包皮”算是开始“点题”了。娃娃池的面积不大,是温水,小孩子泡在里面击水嬉戏,活象一群“水猴子”。

而现在的洗澡,就与过去不一样了。洗澡也不叫洗澡,而叫沐浴文化。既然称为文化,自然就有了文化内涵。于是,较之以前的洗澡和搓背外,现在增添了诸如:牛奶推、精盐推等等的奢侈花样儿。更有了敲背和按摩等一整套服务。一个澡洗下来,不付出上百两“纹银”,你就别想走出来。

目前,扬州城内的沐浴场所竟然多达380多家。这些挡次高低不一、消费丰俭由人的“水包皮”之处,每到夜晚便会打出一片迷惑的灯光,引诱着各色人等趋之若骛。

在扬州吃宵夜,也很有特点。那就是要以清淡为主,绝少油腻和重油,注重小菜的“色宜“、咀嚼起来爽口。

瞧:扬州的盐水鸭,瞧这泛着油亮色的汤汁,还有切成细长条状的鸭肉,多诱人的食欲。再咪一小口儿“烧刀子”。

那份舒畅的感觉,想不叹息一声美好生活都不行!

三两小酒儿下肚,每人再上一碗扬州的特色小吃“饺面”。

这“饺面”,是将鲜虾肉馄饨与面条煮在一起,味道极其鲜美。忍不住三两口就将饺面拔拉进肚子里,满足地呷呷嘴。

然后,起身、付帐、走人儿......

这就是扬州人富有情调的小资生活,幸福小城的故事。

0 阅读:145

扬州人文历史档案

简介:介绍扬州人文档案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