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运营技巧解析,以用户思维击穿击行为数据,全文干货

当潮马电商分享 2024-01-06 22:08:39

之前讲解了短视频的数据思维和推流逻辑,继续给大家讲解运营的技巧,在学习技巧之前要明白最重要的一个逻辑:流量源于数据,数据源于行为,行为源于用户。当你决定要踏入这一行,就要具有用户思维,要明白拍摄、剪辑、配音等等都是做数据的工具,都是创作者为了博取用户行为的策略。

光知道推流逻辑和数据的作用远远不够,要知道如何获取数据就得足够了解你的目标用户,也就是要有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指要从用户的视角出发,思考他们的生活习惯、会被什么内容而吸引、需要获得什么价值、愿意为什么内容做出行为,创作者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收获更大的流量,笔者总结了三大技巧供大家交流学习。

一、深刻了解自己和目标

(1)了解赛道和对手

在创作之前首先要确定自己喜欢的赛道,通过搜索、刷视频了解目标赛道的流量情况以及变现手段,最好通过数据平台比如婵妈妈考古家等等,对同赛道的对标账号进行数据分析,想清楚自己是否要踏入某个赛道、自己的内容能否超越对手的内容、最终是否能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

(2)了解目标人群

找到自己的目标赛道之后,就要了解该赛道的目标人群,性别年龄、喜好、行为习惯、兴趣点等信息,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运营策略。首先发布视频时要选择目标人群的活跃时间,能让你的初始流量有更高的精准度;其次要知道目标人群感兴趣的内容,找到所有该赛道的爆款内容,分析其内容的成功因素;然后还要在评论区找到所有高赞的评论,这往往能代表着视频为用户带来的价值,能帮助创作者修改容的主题、形式、风格、画质、声音等因素;如果最后要带货变现,还要了解他们的消费力、消费习惯。

(3)坚持与优化

当你瞄准一个赛道和人群开始创作,你的账号就必须坚持发布垂直的内容,才能逐渐打上精准的流量标签。有一定的数据反馈时,可以通过与精准用户互动获取建议,不断调整和优化内容策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要根据官方的数据分析后台,找到视频的不足之处,明白自己欠缺哪项数据,同时不能停下对爆款内容的分析学习,及时调整优化自身内容,坚持下去就会有机会爆量。

二、为目标人群定制最佳的内容形式

完成自身的账号定位以及了解目标人群后,就要开始策划内容的展现形式。用户在看视频时,是不断获取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过程,越多的信息越能增加用户的思考反应时间从而增加停留,有娱乐价值或能帮助用户的信息就能让用户自发地点赞互动。以用户思维去设计内容,就能更多地获取行为从而激发流量,接下来笔者从用户的心理、视听方面,结合一些案例去讲解内容形式的设计技巧。

1、直击用户痛点

大家在生活、工作中都遇到过无数的难题或者不舒服的地方,有些会习惯、有些是找不到方法,当你的视频直接瞄准了一群人的痛点,让用户知道看完这个视频可以获得价值从而增加了观看时长,只要价值足够,自然能获取点赞评论;哪怕内容质量不足,起码也能引来一些精准人群的批评,这个互动行为也可以为账号打上正确的流量标签。

所以要好好思考你的目标人群会有哪些痛点,围绕这个痛点去设计整个视频的展现形式和内容,比如美食视频不是直接教做菜,而是先来一句“你的鱼是不是只会蒸着吃”来唤起一群人的痛点,然后展现成品效果再进行教学,提供了一个话题让目标人群更愿意看下去,以及提高了大家的评论欲望;比如最近的“青年大学习”利用了许多生活常见物品,解决了大家在家庭、宿舍生活中的一些痛点,让人直呼“博主和爱因斯坦有什么区别”。

其他赛道如法律、儿童教育、甚至服装等等,都可以开门见山的利用一小批用户的痛点去获取数据,打开精准流量池;还有一种直击用户痛点的方法如账号“飞恋伞厂”在展示雨伞雨衣时,没有任何的台词,直接洒水、甩干、用纸巾放在伞上然后用嘴吹掉展示防水性能,再两到三人站到伞下展示大小,直接把用户对产品的痛点通通展现完,类似如雨衣、冲锋衣、厨卫家居用品,都可以通过用户痛点及产品的功能展现去设计内容。

2、引起精神冲突

以一些争议观点引起用户共鸣或者矛盾冲突,吸引用户停留了解视频内容,并在评论区进行辩论互动,例如情感博主可以通过不和谐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等内容引起矛盾冲突,一搜一大把优秀案例就不做概述了,这种形式类似于抓住用户痛点,但会增加更多评论的维度;还有另一种冲突是三观的冲突,法律博主、社会博主则可以讲解一些吸引眼球、令人大跌眼镜的案件、事件,引起用户的好奇观看和互动,同时彰显博主的专业度进行涨粉。

3、以用户视角表现真实感受

只有有用户需求的地方,就有测评博主的存在,测评博主作为用户的代表,提供真实的产品体验,这个产品不止是用品食品,还包括了小说、影视、软件,甚至职业、创业方法测评等等。这种形式的内容只要选材上足够新颖、能让大众感兴趣,接着保持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少量专业性,就能收获用户的信任和支持。

4、反套路制造争议

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看改造的视频,素人改造、旧房改造等等,前后巨大的反差容易让人在视觉上收获惊讶、佩服的情绪,那么当视频中出现一栋旧房子,房子下方出现一只不起眼的鸡,画面上写着“改造前”时,大部分用户都会下意识认为之后的内容是改造后的房子,期待焕然一新的房子,结果下一个画面是一只令人垂涎欲滴的烤鸡,配合此时的画面上的“改造后”,用户无不感受到一种“欺骗”和滑稽,纷纷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找共鸣。

反套路的案例很常见,也很容易反向蹭热度,当一种爆款内容或者思想变得常态化、套路化,反套路的内容就会打破用户的期待,短时间大量预期外信息引起情绪上的冲击,从而增加完播、点赞率,同时也能加强用户评论的欲望,在评论区进行“批判”或惊讶或找寻其他用户的共鸣等等。

比如游戏高手炫技的视频爆火时,创作者可以反套路的在高潮时打破用户的预期,把炫技操作变成拉胯操作,配合高燃的音乐和配音形成极强的反套路效果;再比如小孩子自制力差,博主却说一定要给孩子配一部手机来制造争议,让跟多人停下来看博主的理由以及在评论区争论;比如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人进行改造,用户心理已经猜到了对方会变成帅哥的结果并好奇最终效果,自然会期待着等待改造,而当发现改造后却只是补好了衣服或者改造背景的其他东西时,自然会有许多评论,更多反套路需要创作者自己去设想。

5、概念、记忆具象化

把能够触动用户内心的知识和情感用具体的画面、文案表达出来,常见于知识科普、戏精博主,比如把复杂的知识以简单的形式展现出来,把难理解的东西通俗的表现出来,甚至把历史文物或者动物、物体全部拟人化,表达出它们的心情,让观众快速收获知识或者收获感触和快乐;还有演绎一段历史、一段回忆等等,比如一直爆火的童年记忆、校园记忆演绎,能够引起大家心灵上的共鸣,并且让用户具有很强的互动分享欲望。

6、营造话题氛围

当你的内容形式实在没有太多亮点和价值时,只能通过话题的形式来获取数据,比如有些视频几乎没有内容,纯靠一句话题比如“大学生们生活费多少”、“可以让我看看你收藏的笑话吗”等等,获取到大家的评论分享和收藏点赞,也能以此涨粉。

7、给人设做加法

帅哥美女的竞争力已经大不如前,哪怕增加一些才艺,用户们也早已经审美疲劳,但许多团队靠着给人设“做加法”依旧可以刺激到观众的神经,做加法指的是从过去爆火的人设博主中找寻成功因素,再叠加到一个人的身上,如“闻神”利用三重人标签设引爆了流量,在于多人设对多种流量的吸引以及反差效果,才艺、性格、职业、外形、等等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以叠加人设的内容形式爆火。8、差异化的视听展现形式

当美食博主都在正常做菜时,一批博主以定格动画的形式展现做菜过程,一个视频需要拍摄数百张照片进行剪辑,把内容质量卷上天际,在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强力的视觉效果,卷出了百万粉丝;当面食博主正经做包点时,几位博主还运用上了美术功底,为包点进行塑形、配色,把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成了逼真的包点,用户看到蒸笼里的物品比如挎包、冰箱时,脑子里信息量过大,紧接着拉开用面粉做的拉链、冰箱柜,从里面拿出其他仿真物品时,更是让用户小脑直接宕机。还有喊麦影视解说、“断气式”解说等等,都是一种差异化。

当常见的内容以新奇特的形式展现出来时,能增加用户的理解成本,获取更高的留存率和评论率,如果像上述一样在制作、展现东西的过程全程保持新奇、高技术,则用户的平均播放进度和点赞评论欲望也会更高,视频各项数据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让流量超越同样内容的其他创作者。

9、打造记忆点

一个得当的记忆点可以让用户在评论区热烈讨论,有的话看着舒心、没得话就在评论区询问,可以提升一些数据。台词、动作、物件、音效、素材,都可以作为记忆点,如最近爆火的“电翰”动作,莫名其妙但又让人上头想看;如一些拙劣模仿明星的视频博主,模仿的动作或声音让用户难受,但一天不模仿用户更难受,其评论区总是不乏相关讨论。但注意记忆点只能让优质的内容锦上添花、增加粉丝互动,并不能对本身没有流量的视频有太大的提升。

10、反差对比

前面说的反套路提到一些改造内容非常火爆,这种套路的核心在于加剧一件事物前后的差距,通过对比去让观众获得视听上的冲击,同时展现出博主的专业能力或物体的强大功能,涨粉速度非常快,但十分考验专业能力,比如美妆博主、素人改造博主、房屋改造、还有一些产品测评博主,在其他内容形式上也可以尝试去设计反差。

以上不同技巧都是围绕用户心理的常见案例而已,他们之间都可以配合使用,还有些博主会用强大的个人表现力、演技、专业技术、脑洞剧情等等去打造内容的专业度、差异化;实际上内容形式千变万化,核心要义还是要多看多想多分析,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在成功案例上“做加法”、不断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和信息展现量,自然能获得用户的停留、点赞、互动数据,自然有优秀的流量。

三、利用剪辑和音频增加数据

1、画面方面(1)直奔主题展现亮点

当你的内容素材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亮点时,在剪辑时可以优先展示,配合一些文字塑造悬念,比如人或宠物做出了奇怪的动作、表情,在剪辑时可以放在最前面,再开始正常剪辑,让观众想要知道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和结果,从而对前期较显乏味的内容有看下去的欲望,增加完播率和平均播放进度。

如果画面没有太大的亮点,则把视频内容的核心价值以吸引人的形式展现在封面、视频前几秒,比如“一句话教你xxxx”、“15秒让你xxxxx”;一些奇葩事件、恐怖电影都可以把亮点放在视频上方,吸引用户注意,让用户知道视频后方有亮点的内容、有恐怖的片段,增加观看时长。

(2)增加话题点

在美食、手工等制作成品的视频中,有些博主会除了会在文案上增加一些有趣的字眼,还会在视频中增加一两个没用的行为,比如做菜做甜品时敲了一个鸡蛋并打散,但后面没用上,于是用户会纷纷询问鸡蛋的用户,激起他们的互动欲望;只要是和视频内容契合度高的话题,都可以想办法插入到视频内容中,注意不要喧宾夺主、占比太高即可。

(3)减少没意义的内容

有些内容适当增加可以做数据,但有些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没有亮点的画面,没有内容的文案、配音,大众都知道的东西等等,去掉后完全不影响视频的框架体现,存在的话反而会浪费观众的时间,加剧不耐烦的心态从而流失许多流量,除非对自己的视频内容非常有自信,否则应该尽量缩短视频时长。

(4)用数字吸引注意力

运用在视频封面、或者视频前几秒、或者固定展现在视频上方,以夸张的数字去吸引观看和制造话题比如“90%的人都不懂......”、“只有1%的人会.......”,常用于知识科普、情感、育儿、法律、历史等赛道。

(5)引导互动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许多用户只会默默的看视频,但并不代表他不喜欢这个视频,只是没有点赞互动的习惯,在剪辑视频时,在用户获取到价值之后或者视频内容即将结束时,可以插入简短的画面或音频引导用户点赞;或者加入引导用户看评论区的内容,让用户被评论区的高赞内容吸引,不知不觉增加视频的播放时长。

2、音频方面:

(1)音乐选择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选择符合视频调性的BGM,在创作内容时感受视频所表达的情绪,再搜索关键词寻找BGM,平时刷视频时就要多多收藏积累一些BGM。

其次尽可能选择目标人群熟悉的、能够引起回忆的歌曲,比如许多粤语老歌深受80、90后喜爱,很快被各路博主带火;比如一些耳熟能详的儿歌、动漫主题曲,只要适合视频的对标人群都可以使用;如果对选择的音乐没有自信,则选择当下具有一定热度的音乐。

(2)配音

如果不是非常正经的视频内容,配音时的文案可以做一些手脚,比如做菜时加鸡蛋变成“公鸡蛋”,加葱花变成“加99粒葱花”,激发用户做出相关内容的评论,甚至故意念错一些易错字来让用户在评论区纠正,让用户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视频的数据,这也是很多常见的百万赞爆款美食视频中会用到的效果,但注意过多使用会让人反感。

视频配音时如果自己的声音、口音没有特色,则可以使用AI配音,选择当下热度较高的声音模型,如前段时间很火的甄嬛传、猴哥配音,能够自带喜感、戏剧感。

(3)音效选择

音效也能起到很重要的效果,把一些童年动画片比如猫和老鼠、海绵宝宝、或者热度较高的游戏配音等一些很有辨识度的声音运用到视频中,可以增加用户接收的信息量,提高评论欲望;有些游戏视频更是靠音效的使用达到了差异化的效果,比如把子弹音效、击打音效替换得更加趣味,比如把一些人物配音进行加速,营造非常滑稽的效果。

四、总结以上就是一些短视频运营的技巧,总之要让用户在视觉、听觉、心理上短时间接收大量信息,要么区别常规的展现形式、要么有吸引人不烂大街的内容,来避免大众审美疲劳,在最短时间内给用户尽可能带来更多价值,如心理共鸣、反差带来的心理落差、悬念的吸引与打破的大悟、解决生活工作上的痛点等等,给予观众停留并完整观看的动力,自然就能获得更多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行为,从而获取大量的流量以及涨粉。

短视频运营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方法不局限于这些,技巧只是基于逻辑的一些手段,而用户思维才是你竞争力的核心。只要每天刷视频时顺带以分析、学习的心态去看待每一条内容,即使不是自身感兴趣的视频,也要找到别人视频的爆点,代入用户去推敲为什么它能让人有完播、点赞互动的欲望,并加以记录,随着时间累积就能对各类视频的运营得心应手。热衷思考、真诚分享,为用户谋取价值、为团队和企业赋能,这里是【当潮马】,期待您的关注。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