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演义》里的最大恶人,董卓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在《三国演义》里的董卓,简直就是一个没人性的大恶徒:狼子野心、粗暴放纵、烧杀抢夺、把人命当作草一样看,喝酒吃肉过着荒淫的生活......
总之就是一个让人咬牙切齿的坏家伙,几乎找不出任何值得肯定的地方。
陈寿《三国志》对董卓的评价就是:“狼心狗肺,没有良心,残忍冷酷,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恐怕找不到比他更坏的人了。”
就是说他残忍无情、暴虐无度,古时候没见过像他这样的。
但是历史上的董卓,其实还是有点料的,不至于像三国演义里那么糟糕。历史书籍里描述的董卓形象:既不是纯粹的坏人,也不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
相反,他特别喜欢交朋友、箭术很厉害、政治眼光也很不错,只不过到了最后可能是权力越来越大,做人也越来越高傲狡猾,自私自利,容易发怒。
到底,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后来的人们总结都说:他一生暴虐,不尊重法律,破坏经济,伤害人民,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加速了东汉政权的灭亡。
他的评价是:一个带兵打仗有能力的将军,但当不了好的统治者。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就算他做的那些事罪大恶极,但是在那个时候,不能简单地把他归类成为一个坏人。早期,年轻时候的董卓还有点英雄气概,在和羌胡人相处的地方,经常和当地的领袖交往,所以也算是有些名气。
刚开始进官场做事的时候工作做得挺好的,做过凉州刺史帐下的骑兵军官,负责平定反叛的羌人。后来又做了护匈奴中郎将张奂的属下做军司马,去征讨汉阳的羌人。
董卓的军事才能还真不错,几乎每战必胜,黄巾军之乱更是让你成功成为将领,完全靠自己的真本事赚取军功。
慢慢地,董卓手底下的将领就多了起来,像吕布、魏续、宋宪、侯成、牛辅、董越、段煨、胡轸、李傕、郭汜、张济、樊稠、李肃、华雄、李蒙、张绣等,都是他的左右手。
到了最后,名声越来越大,但私心也越来越重,董卓开始不满足于仅仅是一个有功劳的将领,他开始想要称王。
于是,他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弱小的机会占住了京城,控制了汉献帝,东汉政权也就名存实亡了。
董卓在长安执政期间,虽然野心很大,但真正治国的才能缺。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毁掉五铢,铸造小钱,导致市场混乱,物价上涨,给原本的经济秩序带来更大的打击,让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同时也预示了此后几百年的货币混乱局面。
他还干了烧杀抢夺、独断专行、作威作福、任人唯亲等恶劣行为,引起了全国其他军阀对他的讨伐。
可以说,在他执政期间,搞得整个天下乌烟瘴气,完全打破了君权和士族的平衡。在那个时代,董卓就是一个混乱的代表。
如果不是他最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凭着这阵容其实真的很有可能翻盘。
但是董卓的胡作非为不仅害了他自己,更是在挑战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也让汉室陷入了绝境。
董卓有野心,也有能力,可以说是成大事的好材料,但他做错事情的次数太多,他用暴力夺得了政权,但却没本事搞好国家,于是只能被别人报复,最后死在了义子吕布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