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非洲国家!年降水量仅250毫米,每年却发生多达15次洪灾

全城探世界 2024-05-17 22:16:08

要说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干旱的国家,估计不少人会想到纳米比亚;

单看面积,纳米比亚并不小,其南北跨度达到1300公里,东西跨度则在480-930公里之间,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放到我国也仅次于新疆、西藏和内蒙,能够排到所有省区前四;

纳米比亚国土跨度

不过截止2022年,纳米比亚人口仅256.7万,算下来每平方公里约3人,堪称地广人稀。

地图上看,纳米比亚位于南回归线附近,作为地球最为重要的两条纬线,南北回归线附近区域的气候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

纳米比亚位于南回归线附近

比如我国南方地区、美国东南部以及加勒比海等区域,都因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暖湿润,成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地方之一;

而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海岸地区则刚好相反,气候干燥,非常不宜居;

最典型的,就是南美洲西侧太平洋沿岸的智利,以及本篇文章要重点介绍的纳米比亚;

智利与纳米比亚位置对比

这从两个国家都拥有罕见的沿海沙漠这一点就能看出来,智利境内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之一,而纳米比亚境内的纳米布沙漠同样也不遑多让。

那么,纳米比亚的气候究竟有多干燥?

纳米布沙漠

全城探秘用一组数据让大家详细了解:

1.纳米比亚全国年降水量仅269.2毫米。

关于气候干燥,一个最直接的指标就是年降水量,纳米比亚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区域的降水量差别较大;

纳米比亚的气候和年降水量

比如东北部地区,由于更靠近赤道以及气候相对湿润的刚果盆底和东非大裂谷南段区域,年降水量可以达到700毫米左右,中部地区次之,年降水量约350毫米,而西南部和沿海地区则是纳米比亚气候最干燥的地方,年降水量不到50毫米;

但整体上全国一平均,纳米比亚的年降水量就只有269.2毫米,成为非洲南部最干旱的国家。

纳米比亚风景

相比之下,其南部的南非,全国年降水量达到464毫米,北部的安哥拉也有约400毫米;

尤其是东部的博茨瓦纳,虽然跟纳米比亚相比属于内陆国家,境内也分布着辽阔的沙漠,但其全国年降水量居然也达到457毫米。

纳米比亚与周边几个邻国位置

2.纳米比亚全国仅有5条永久性河流以及2座永久性湖泊。

气候干燥的另一个直接指标就是地表水资源量,而地表的水资源又基本上体现在河流和湖泊上;

先说河流,你可能想不到,国土面积超过80万平方公里的纳米比亚,全国一共只有28条河流,而且当中大部分都还是季节性河流,一年之内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断流状态,真正的永久性河流只有5条,分别是北部的库内内河、奥卡万戈河、赞比西河、乔贝河以及南部的奥兰治河;

非洲河流水系图,纳米比亚几乎空白

即使是这5条河流,也基本上都是界河,赞比西河就不说,原本就处于纳米比亚东北部的卡普里维地带,这块土地形状狭长,宽度只有30-100公里,长度却有450公里,距离纳米比亚本土实在太远,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上图是卡普里维地带的赞比西河,下图是其与纳米比亚本土位置对比

其他河流呢,不仅几乎都是界河,水量也不大,比如库内内河,发源于安哥拉南部,流经纳米比亚的河段也属于跟安哥拉的界河,并且年径流量只有约50亿立方米;

而同样发源于安哥拉南部的奥卡万戈河,全长1600公里的干流河道,有415公里都属于安哥拉与纳米比亚界河,年径流量也只有52亿立方米左右。

纳米比亚地形图,国内几乎都是季节性河流

再看湖泊,纳米比亚的湖泊数量更少,全国只有6个不说,当中能够常年蓄水的永久性天然湖泊更是只有2个;

这两个湖泊都属于喀斯特洞穴坍塌后形成的天坑,一个是吉纳斯湖,虽然平均深度达到105米,最大深度更是达到130米,但面积只有6600平方米;

纳米比亚的天坑湖

另一个是奥奇科托湖,深约91.44米,直径为102米,算下来面积也只有8000平方米左右。

3.纳米比亚全国水资源总量不到400亿立方米。

由于原本就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再加上缺乏河流和湖泊蓄水,纳米比亚的国土中只有约42%的区域土地分布着含水层,截止2020年,其全国水资源总量更是只有399亿立方米;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南部最干旱区域

这是个什么概念?

我国第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盆地内还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但即使如此,这片区域的水资源总量也能达到410亿立方米左右;

要知道,塔里木盆地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而纳米比亚面积则高达82.4万平方公里,是前者的1.55倍。

非洲南部的大河几乎都避开了纳米比亚

4.纳米比亚耕地面积仅8000平方公里,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

由于气候干燥,纳米比亚国内沙漠面积非常大,包括上面提到的纳米布沙漠,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内陆地区的卡拉哈迪沙漠也有一部分位于纳米比亚境内,据统计,沙漠面积占到纳米比亚全部国土面积的16%;

非洲森林分布图,纳米比亚几乎没有

相对应的,纳米比亚森林面积却非常小,截止2021年仅有6.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8%,而其耕地面积更是只有0.8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

也正因如此,纳米比亚虽然全国人口只有256万,完全称得上地广人稀,但高达70%粮食却依赖于进口。

纳米比亚大部分区域都很荒凉

由此可见,纳米比亚的气候确实非常干燥降水稀少,并且因为水资源紧缺,对其自然环境和国内人口的生活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非洲南部最干旱的国家,确实名副其实!

然而,最令全城探秘意外的是:

就是这么一个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的国家,在过去数十年却屡屡遭受洪涝灾害,甚至出现洪灾的次数比旱灾还要频繁;

洪水在沙漠中泛滥

据统计,从1980年到2020年,纳米比亚每年发生干旱灾害的次数为9次,已经非常多了,但同一时间段,纳米比亚平均每年却要发生多达15次洪涝灾害,远远超过当地发生旱灾的次数。

而且洪涝灾害对纳米比亚的影响也非常大;

2008年纳米比亚洪水前后对比

比如2008年2月和3月,纳米比亚北部发生洪水,导致超过6.5万人受灾,而2011年的特大洪水,更是造成纳米比亚65人死亡,1.9万人不得不生活在难民营,超过6万人流离失所,近50万人受到影响。

此时,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出现了:

纳米比亚全国年降水量只有269毫米,时非洲南部最干旱的国家,为何反而频频发生洪涝灾害,甚至比旱灾更频繁?

洪水在纳米比亚沙漠中冲出的痕迹

全城探秘查了资料,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纳米比亚虽然降水稀少,但时间却非常集中。

从全国范围来看,纳米比亚除了最南部区域在冬季,也就是6-9月降水较多外,其他大部分区域的降水都集中在夏季,也就是11月到次年3月,这个时间段的降水,占到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

另外还有一个数据,纳米比亚一年之内,晴天天数达到300天左右;

也就是说,其降水量基本集中在一年之中的两个月内,尤其是东北部和中部,在上面全城探秘也提到,这两个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别达到700毫米和350毫米,两个月内达到这么高的降水量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纳米比亚的降水不仅集中,还非常急;

短时间的大量降水,自然也就更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第二,纳米比亚大部分区域地表植被覆盖率不高,同时缺乏河流湖泊,导致雨水难以顺利排出,泛滥成灾。

我们都知道,地表植被丰茂,就能够蓄纳大量雨水,而纳米比亚原本就沙漠面积辽阔不说,过去数十年,人为因素还对地表植被造成了严重破坏;

一个表现是草原的退化;

纳米比亚耕地面积少,所以大部分人口只能从事畜牧业,其全部国土中,热带草原面积占比为64%,除了一部分化为保护区外,都用来发展畜牧业,永久牧场占到全国总面积的46.2%;

由此纳米比亚每年的牛羊数量超过600万只,收入占到农业总收入的76%;

但这也带来草原退化的问题,而且当地降水稀少,草原恢复能力原本就有限,一旦地表植被被破坏,后果也更严重。

另一个,是森林覆盖率下降;

从1990年到2010年,纳米比亚的森林面积每年减少736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下降0.84%,20年时间里,其森林面积一共减少14.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下降了16.8%;

在上面全城探秘也提到,今天的纳米比亚森林覆盖率仅有8%左右,面积约6.56万平方公里。

植被被破坏,就会导致蓄水能力下降和水土流失,而纳米比亚又缺乏河流和湖泊,一旦出现强降雨,雨水很容易在光秃秃的地表泛滥,形成洪灾。

第三,纳米比亚的地势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洪涝灾害影响。

纳米比亚地形图

一方面,纳米比亚地形上中间高,四周低,中部地区的霍马斯高原平原海拔达到1000-2000米,形成自北向南且不连续的高地,在霍马斯高原四周,又分布着西边的纳米布沙漠、东南的卡拉哈迪盆地以及北部的埃托沙盆地等海拔较低区域,形成巨大的海拔落差;

大悬崖

比较典型的就是大悬崖,这是霍马斯高原与纳米布沙漠的分界线,两者接壤区域分布着大量的陡峭斜坡,落差达到数百米以上;

这种巨大的地形落差,也使得纳米比亚一旦发生洪水,必然是又急又猛,助长了洪水威势,放大了洪涝灾害的影响。

纳米比亚的地形不仅让周边大河很难流过,也让境内的洪水向四周奔腾

另一方面,纳米比亚西侧虽然濒临大西洋,拥有长达1600公里的海岸线,但却几乎都被纳米布沙漠覆盖,这个沙漠南北长达190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最宽处甚至超过150公里;

纳米布沙漠

纳米布沙漠不仅分布着大量的移动沙丘,导致原有河道堵塞,还有一些沙丘本身就非常高,最高的一个高达384米,跟我国巴丹吉林沙漠的大沙丘并称为世界最高的沙丘;

很显然,这座沙漠的存在,也让洪水难以流向海洋,只能在内陆地区泛滥,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凯塞布河是纳米布沙漠唯一一条流入海洋的河流

第四,还有不得不提的位于纳米比亚和安哥拉边境的库韦莱-埃托沙盆地。

这座盆地南北跨度超过450公里,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全城探秘之所以特意提到它,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这个盆地气候干燥,地势平坦,分布着大量的季节性干涸河道,其北侧则是安哥拉境内的高原,安哥拉原本气候就比纳米比亚湿润,一旦出现短时间的强降水,就会有大量雨水流入地势低平的盆地,从而形成洪水;

库韦莱-埃托沙盆地位置

2.库韦莱-埃托沙盆地还是纳米比亚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其面积仅占纳米比亚总面积的1/20,生活的人口却高达85万,占到纳米比亚全国人口的1/3;

所以,库韦莱-埃托沙盆地内一旦发生洪水灾害,造成的影响当然也就更大,比如上面提到的2008年的那场洪水,就发生在这里。

纳米比亚人口分布,北部的库韦莱-埃托沙盆地最为集中

当然,为了解决雨季洪水泛滥,以及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过去数十年,纳米比亚也做了不少努力:

1.就是修建水库;

比如位于首都温得和克以南约260公里处的哈达普水库,这是是纳米比亚最大的水库,1960年开工修建,1963年完工,面积25平方公里;

哈达普水库

此外还有温得和克以北约60公里的冯巴赫水库,1970年投入使用,容量约为4900万立方米,温得和克约一半的用水都来自这个水库;

而纳米比亚全国范围内,水库数量则达到18个,不仅能够解决洪水排放的问题,也成为其重要的淡水来源。

2.建设海水淡化工厂和水处理厂;

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

对干旱国家来说,这是增加水资源供给的重要手段,纳米比亚目前拥有南部非洲最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厂,这就是埃龙戈海水淡化厂,2010年投入使用,每年可生产约2000万立方米的淡水,从2013年至今,累计淡水产量已超过8300万立方米;

而纳米比亚的戈兰加布再生水厂,是全世界第一个也是运行时间最长的直接饮用水再利用工厂,1968年建成后,每天可处理淡水2.1万立方米,除了上面提到的冯巴赫水库外,这座再生水厂也提供了温得和克提约35%的饮用水源;

上图是戈兰加布再生水厂,下图是其生产的可饮用水

截至目前,纳米比亚的水处理厂也达到16个。

通过以上措施,纳米比亚的可利用水资源总量能达到500亿立方米左右,比自然条件的39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增加了超过100亿立方米。

在全城探秘看来,纳米比亚气候干旱,但洪涝灾害频繁,确实非常罕见,而在如此不利的自然条件下,纳米比亚却通过多种方式不仅降低了洪灾影响,还扩大的全国的水资源总量,更是非常难得;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此基础上,纳米比亚的各方面建设还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

纳米比亚公路

比如,其国内的公路总长度高达4.88万公里,且路况也非常好,是非洲最好的公路网络,2022年GDP126.1亿美元,人均达到4911美元,在非洲同样也能位居前列,如此成绩,这无疑是非常令人钦佩的;

给纳米比亚点赞!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为防止文章被抄袭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 阅读:3397
评论列表
  • 2024-05-18 13:48

    援助去啊

  • 2024-05-26 07:20

    其实就是一句话:国家贫穷落后

  • 2024-05-25 08:28

    建立一个大型的水库,排水系统全排到水库,自然气候就会慢慢好起来

全城探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