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南渡1:抓了你们两个皇帝,真不好意思,那给你们立一个

幽灵船主 2022-06-10 08:38:27

靖康二年二月,当时的两个汉奸,翰林承防使吴开,还有吏部尚书莫俦回到了关押宋朝被俘虏官员的地方,他们准备要做一件大事:立皇帝。

重新立一个皇帝?看来这都是侵略者都喜欢做的事情。

为什么金人刚刚俘虏了两个皇帝,现在为什么又要重新再立一个皇帝出来?

原本宋朝的皇帝是他们自己当上的(黄袍加身虽然是别人披上去的,但谁说赵匡胤不是自己要当),虽然一度金人比宋朝强势,但是宋朝皇帝不肯听他们的话,最终还得是要出动大军才终于把他们搞定了。

所以要找一个听话的人来当皇帝,那样子就可以是想要什么就拿什么。

不过有一个问题:金人为什么不自己管理他们占领的这一片宋朝土地,或者立一个金人的贵族为皇帝?

因为一者金人知道自己是侵略者,不得人心,占领地的人不服管,二者当时宋朝只是都城被占领,但是宋朝还没有亡,还有大半的疆域是在宋朝人手里,宋朝在外还有大量的军队,所以无论是谁当皇帝或者是管理这一片土地的人,只要不是姓赵的,都会成为宋人的仇视的目标,金人自然是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推一个人出来挡枪,这还算是个不错的主意。

即便是这样子,重新立一个皇帝的恶名,金人也不愿意背,所以选择了宋朝臣子中的软骨头,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汉奸来办这件事情,也就是吴开和莫俦。

吴开和莫俦把宋朝的臣子都聚集了起来,交代了重新立皇帝的任务,随后就像是选择会议一样,让在场的人发言(做样子)。

立皇帝?这能立谁?当时的另外两个人王时雍,宋齐愈传达了金人的意思:立张邦昌。

张邦昌是宋钦宗的宰相,当第一次的汴京(开封)保卫战的时候,当时的宋钦宗和一帮奸臣都是想要议和,而金人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派一个王子和一个宰相为人质到军营中去。

而当时就是宰相的张邦昌很不幸地被摊上了这个差事,和康王赵构一起被送到金营中去了。

作人质这是一份高风险的工作,尤其当时的开封还有李纲这一个主战派的人在守着。

后来前来保卫开封的勤王的姚平仲偷袭了金营,这一下子可是把金人给气恼了,金人很不客气地把气撒在了人质赵构和张邦昌身上。

赵构倒还有几分硬气,但张邦昌很显然不是一个硬骨头,就分分辨说这并不是朝廷的意思,要是朝廷的意思,干嘛要派我和康王来做人质呢。

张邦昌倒还是个聪明人,为了降低他做人质的风险,当初在被派去做人质的时候,他就请求宋钦宗靖康之耻5:事实证明,升斗小民勇气也很大签订割地条约,保证以后不会变动。

这也说明张邦昌有些儿幼稚,割地这么耻辱的事情,可不会是轻易敲定。

随后,靖康之耻就发生了。

当金人准备离开宋朝首都的时候,他们打算立一个傀儡皇帝,而张邦昌就成了他们的首选,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张邦昌在金营当人质的时候是很听金人话的。

王时雍宋齐愈也知道推立张邦昌并不是大家都乐意的事,所以他们就强迫让被俘的宋朝官员在立张邦昌的提议书上签字,好表示这是大家的意思,带兵前来保卫开封的将领张叔夜表示不愿签,但随后便被抓了,唐恪签完了,可随即觉得太过于耻辱,马上服毒自杀,还有一些人,比如后来的名臣张浚,赵鼎都纷纷逃了。

这么不配合可不行,于是王时雍把人都带到了专门处理国家大事的尚书省办公厅,等人一进来,就让兵把尚书省围住,不能再离开了。

带兵围住他们的人,叫范琼,他在之前已经出现过了,救太原的时候有他,可是在半道就被打败了,后来守开封城,但是守城的时候他有几次是没打到敌人就让自己损失惨重了。从现在的行为可以看得出来,开封城一破,他就成了汉奸。

而此时被围在场的人是谁都明白,除了表示同意立张邦昌之外,也是没有其他办法了。

可这是谁都不愿做,但已经是没有选择而只能顺从去做的事情,但是这冤大头谁也不愿做,所以他们保持了一致的沉默,谁都不说话。

不过还是有人没有一直沉默下去。

靖康之耻6:太上皇回来了,他可能还想再当皇帝哦​

0 阅读:8

幽灵船主

简介:读史时不太正经的正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