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之亡,并不存在的“虚君”

悠然修 2024-05-14 12:49:54

有这么一种观点,认为明朝由于文官系统的成熟,皇帝逐渐被架空为“虚君”。相对弱势的皇帝既难以号令官僚,也不能制止朝廷的党争、内耗,只能赌气撒手或者坐视皇朝的衰亡。

这种观点是不是事实,具体看看和皇朝权力紧密相关的政务处理就可以知晓了。明朝的政务处理流程,从时间上可以从“宣德十年正月”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朱元璋关闭中书省以及取消丞相制度后,朝廷就失去了政务的“决策权”。此后所有政务处理均需皇帝参与才能完成(至少也需要皇帝最后拍板决策成旨)。这种政务处理方式,给明朝带来两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 宦官参政。

明太祖有没有立“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的铁牌,不确定。但宦官自洪武朝就活跃于政治舞台,是可以确定的。此后成祖授予宦官监察权、司法权,让他们组建东厂监控皇朝。仁宗将宦官监军制度化。宣宗更是在宫中系统培养宦官,以辅助自己处理政务 ……

宦官越来越全面地接触政务,也意味着皇帝正用另一种方式来摆脱能力、精力对自己的限制,从而更多的操控皇朝权力,所以此时“虚君”是不存在的。

第二, 用祖宗成法圈限官僚。

太祖不厌其烦地制定各种祖制并强调不可改,“后世有言更祖制者,以奸臣论”。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防止被他压下去的官僚重新抬头进而侵蚀皇权。

洪武之后,皇帝和朝廷也从未把“尊祖制”当作忽悠人的口号。不然海瑞拿祖制搞事时,为啥没人敢挡他?不然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几朝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在洪武《诸司职掌》的基础上修撰《大明会典》(相当于明朝的行政法)。

再加上明朝控制科举学习、考试内容,进而对学子、士绅的思想进行束缚,恪守祖制成为明朝社会中上层的核心价值观。所以明朝那些官僚高举“祖制、成法”大旗和皇帝唱对台戏时,他们不是想限制皇权,而是真的认为自己在守护皇朝的根基(也可以理解为奴化)。

宣德十年正月,朱祁镇的登基让明朝政务处理步入第二个阶段。

不足八岁的明英宗没有正常处理政务的能力,那怎么办,让皇朝瘫痪还是向文官放权?太皇太后张氏的回答是 – 都不行。她推出了票拟批红制度,将原本隐在幕后的内阁和宦官推到了前台。

奏疏(政务)首先流转到司礼监,宦官根据事务的复杂度对它们分类。可以直接依朝廷规章办理的,转给对应的部司处理。其余的移送内阁,由内阁大学士给出处理意见。为了获取最佳处理方案,内阁一般会先找对应的部司商议(这一步叫“部覆”)。最后内阁在奏疏上附署正式的处理建议(另写一张字条夹在奏疏里)并转回司礼监,即“票拟”。

奏疏回到司礼监后,宦官在皇帝的授意下对票拟给出“同意”或“不同意”的答复(明英宗亲政前由太皇太后张氏负责)。如果“同意”则将内阁票拟原文(不能修改)用红笔誊抄在奏疏后,即“批红”,如果“不同意”则将票拟和奏疏退回内阁重新处理。

由上述流程可以看出张氏没有向内阁、宦官,尤其是朝廷,直接分润原属皇帝的决策权,所有政务仍需皇帝拍板才能完成。她只是明确了宦官和内阁的“打工人”身份,这也是英宗及后世皇帝都原样保留“票拟批红”制度的根本原因。

一些朋友可能会说,内阁是站在朝廷官僚一边的,而且内阁还握有可以对抗皇帝的封驳权。

明朝是有封驳权,但这项权力属于六科给事中,而且明朝的封驳权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太祖授予给事中封驳权的目的不是让他们看管自己,而是帮皇帝看管朝廷六部,“封驳奏章,朝政阙失,军民利病”。有明一季,给事中封驳诏令、圣旨的记录寥寥无几。

内阁如果真想对抗皇帝,唯一的手段是不票拟将奏疏直接送还司礼监,内阁大学士杨廷和在正德、嘉靖两朝都干过这事儿。但是这种罢工并不能有效阻止皇权,因为皇帝可以不依据票拟直接发出诏令、圣旨,即“中旨”。

明朝确实时不时就有官员以“内臣矫诏”为由,推诿执行中旨,但这并不代表中旨在明朝就没有效力或者无法执行。

例如宪宗跳过朝廷(不经吏部选拔、廷推和部议等程序)的传奉官制度,就是通过中旨实现的。武宗为了满足自己的从征欲望,不仅通过中旨调派军队和物资,甚至都不知会朝廷和内阁。万历朝的矿税使们能不顾朝廷反对到处刮税,不也是因为人手一份中旨么 ……

至于说内阁站在朝廷官僚一边,就要看怎么解释“边”这个字了。

如果这个“边”指的是科举,那么内阁确实是站在官僚那一边,科举进士能充斥朝堂的主要功劳就是内阁的(如李贤的官制改革)。如果这个“边”是指权力派系集团,那么内阁更靠向皇帝。

明朝有个专有名词“阁部之争”,内阁从诞生之初就开始争夺、侵蚀六部权力(主要是人事权)。到了正德朝内阁这个“幕僚班子”已将六部踩在脚下,正德驾崩后选定嗣君,内阁别说商量连招呼都不跟六部打一下,搞得礼部尚书王琼朝会时指着杨廷和鼻子骂 ……

内阁能赢的原因只有一个 – 皇帝支持,所以内阁站在朝廷官僚那一边?万历朝内阁首辅王锡爵和吏部考功司主事顾宪成关于内阁和外朝的经典对话,更是表明了内阁和朝廷官僚之间的严重对立 ……

皇帝除了提携内阁,也有很简单的雷霆手段震慑内阁。

外朝官僚如果想搞垮内阁,不经长期准备是很难的。而皇帝想整垮内阁则非常简单,正式拒绝内阁票拟即可。这种拒绝意味着皇帝不认可、不信任你的能力,脸皮再厚也没法赖在位置上。

所以明朝的内阁大学士们为防“触雷”,在对一些重要事务的票拟前,都会通过宦官向皇帝传“小纸条”(内阁揭帖),打探皇帝意思和口风,或者解释自己的建议。获取皇帝意见或许可后,方才正式票拟。而与之对应的,嘉靖朝内阁地位进一步提升后,内阁在票拟前基本不会再进行“部覆”操作了。

综上可以看出,内阁诞生以及壮大后,明朝皇帝依旧没有成为“虚君”。即便是皇帝因自身懒惰或者信任,放手宦官、内阁处理政务,那也不是皇权被朝廷官僚架空。所以讨论明亡原因时,就不要用“虚君”为该负主责的皇帝遮掩了。

明朝中后期,皇帝之所以会给人一种“虚弱”感,更大的原因在于明朝皇帝的作茧自缚。

明朝皇帝想要最高效的行使手中的皇权,最佳工具不是内阁、也不是宦官,而是成熟健全并遍布皇朝的官僚系统。

原本明朝的官僚们没有抗衡皇权的能力或手段,不说洪武、永乐肆意屠戮官僚,武宗、世宗不随便就扒光上百官员的裤子打屁股?即便是到了皇朝末期,崇祯也一样是想杀就杀。但是明朝皇帝们自己送给官僚一个武器 – 祖制。

明朝官僚和皇帝闹得比较凶的几次,全都跟“祖制”直接相关,如大礼议、争国本、矿税等。为了稳固统治、奴化臣民,皇帝们自己把祖制搞成“天”。而当肆无忌惮的皇权被自己的“设定”阻挡时,能说自己是被官僚架空的“虚君”么?

最后是部分崇尚极权的人过于高看皇权了。在他们眼里极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所以当明朝遇到问题时,他们就天然地觉得皇帝的权力不够了,被架空成为“虚君”了。只要朱元璋再世,立马解决一切问题 ……

朱元璋是无法再世了,但有人能比他更集权。大清在勤政的爱新觉罗·弘历统治下,是皇朝的顽疾被解决了,还是皇朝实力更上一层楼了?

3 阅读:237
评论列表
  • 2024-05-15 14:45

    武宗世宗确实打过几百人的板子,但可不是随便就能打的。明朝中后期的皇帝,虚君绝对算不上,但反过来说,也不能随心所欲的。不然,为什么武宗想换个医生都不行?

    锦心绣口 回复: 少时风流老亦狂
    所以就可以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古代大臣?你们天天谈局限性局限性,难倒就只有皇帝有局限性?你就没想过一群为个人利益服务的人不可能不在乎个人利益?还有,那句没有贡献是什么时候说的,他朱家敢说这句话吗?又想马儿跑,又不给吃草,真当别人是石头缝里钻出来的?最后,别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你记住一句话,许多人口中的历史是为现实而服务的,如果我说到这种地步,你还不明白,那我无话可说,我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少时风流老亦狂 回复:
    这位大哥,你不能用现代眼光来看古人。那时,不就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吗?有不少以天下为己任的精英,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忠君爱国,守正去邪。朱皇帝有特权,好歹大明朝是他家带着人打下来的。大明朝中后期那些文官们,为国家做过些什么?能让他们无视皇权呢?尤其是在大明朝的皇帝普遍比较好说话的情况下?他们比诸葛孔明王猛虞允文这些人更牛逼?
    悠然修 回复:
    别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把皇帝做到极致的乾隆也不能随心所欲。面对一些涉及皇权合法性的根本性制度、观念,皇帝不低头他还怎么做皇帝?武宗没换医师,说他没能力换,不如说他被劝服了或者说他被忽悠了。

悠然修

简介:历史如烟,静心修学,获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