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确才是竞争的关键

子玉的史无边界 2024-04-09 22:24:38

文 / 子玉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说明政治才是主战场,只有将政治这张牌打好,战争层面的压力就会小很多,获胜的概率也会大一些。

从蜀地成功还定三秦并建立帝业,刘邦是历史上唯一的成功案例,不仅是因为他有韩信这位战神的助力,更是因为,刘邦政治这张牌打的极好。

在楚怀王熊心派遣刘邦西行灭秦的那一刻起,刘邦就已经拥有了将关中据为己有的合法性,在拿下关中之后,刘邦又以约法三章的极简方式为秦人松绑,又在事实上收买了秦人的心。

也就是说,楚怀王的命令加上刘邦的刻意收买使关中不管是在名义上还是事实上都已经成为刘邦的囊中之物。虽然项羽在鸿门分封之后,将刘邦赶到了汉中,但这并不影响刘邦据有关中的合法性。因为,项羽最初向楚怀王请示时,楚怀王的回答依然是:“如约。”

所以,拿着怀王之约这张牌,还有秦人盼刘邦为秦王的人心,刘邦还定三秦的军事行动可以说就是顺势而为,再加上韩信这位战神的助力,刘邦成功还定三秦。

而关中的三王之所以会失败,又是因为,关中被三分后力量减弱,章邯等三人又是项羽分封的王不具备合法性,所以才会轻松被刘邦干掉。

这样看的话,刘邦能够成功还定三秦首先是政治正确,其次才是军事这张牌打得好。所以,大家也不要过度神话韩信在战术层面的作用。

有了这次成功经验,刘邦此后就是不断复制的模式。在东出进攻项羽大本营彭城的过程中,刘邦在洛阳干了一件大事,给楚怀王熊心发丧,哭得老伤心了。

刘邦当时的原话是:“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楚怀王是大家一起立的,且继承了张楚王陈涉的法统,是合法的君主,但项羽说杀就杀了,这不是大逆不道又是什么。

一下子就在政治层面否定了项羽“西楚霸王”的身份,并且将他打为“逆贼”,而刘邦自己则站在了政治、道义的制高点合纵连横,迅速就建立起了连横抗楚战线,并且一举就拿下了项羽西楚国的国都彭城。

此后,刘邦虽然在项羽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屡屡败阵,但刘邦是始终紧握政治正确这面大旗,时不时就会敲打一下项羽。广武对峙时,刘邦给项羽所列举的十大罪,其中项羽矫杀卿子冠军宋义、擅自率领诸侯兵进入关中、不按照怀王之约将自己封在关中、将义帝逐出彭城又弑杀,这些都是在政治层面对项羽的打击,项羽毫无还手之力。

可以说,在楚汉争霸期间,刘邦之所以能够将张耳等人团结过来,又逼降了燕国和齐国,除了个人魅力和韩信彪悍的军事能力之外,政治正确应该发挥了主要作用。

因为,项羽虽然建立了列国众王的政治格局,但基础并不牢固,而旧的秩序依然发挥着作用,所以刘邦就始终以楚怀王的继任者自居,最终高举政治、道义的大旗打败了项羽。

本质来说,刘邦后来的政治模式和项羽的并无差别,都是列国众王的格局,和项羽一样,都是盟主的身份。而刘邦之所以取胜,除了人才、地理原因,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政治这面大旗。

刘邦成功的关键是政治正确 图源/剧照

刘邦继承了楚怀王的法统,也就同时继承了张楚王陈涉的法统,为什么刘邦后来为陈涉安排守墓人十家,原因就在这里。

但是刘邦给秦始皇安排的守陵人却是二十家,这就说明,刘邦已经在尝试着改变大汉王朝的继承关系。秦始皇是大一统帝国的开创者,而刘邦最终想打造的格局也是大一统的模式,所以,刘邦必须继承秦始皇的法统,而此时的刘邦已经基本剪灭了异姓诸侯王势力,打牢了刘氏为王的基础,可以大胆地进行这种改变。

可见,刘邦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打好了政治这张牌,为什么说刘邦是优秀的政治家,原因就在这里。

后来的七国之乱,汉景帝也是军事和政治两张牌同时打才成功平定了叛乱。一直到现在,读史的人总是对汉景帝冤杀晁错报以同情心理,但其实,杀晁错正是汉景帝打的一张政治牌。吴王刘濞不是声称自己要清君侧嘛,那汉景帝主动杀掉晁错叛军马上就会在道义、政治层面站不住脚,在政治失分之后,他们就更无力面对汉军的凌厉打击。

而开创东汉王朝的刘秀却是典型的反面案例。由于更始帝刘玄已经打出了复兴汉室的旗号,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而刘秀在河北公开与刘玄决裂就是严重的政治不正确。

刘秀否定了更始政权等于就是否定了汉室的天命,再加上刘秀在赤眉军灭亡更始政权的过程中出兵河东踩了刘玄一脚,这更加降低了复兴汉室这面旗帜的威力。

所以,当刘秀继续打复兴汉室的牌时,以前归附刘玄的势力都纷纷自立称王,天下正式切入群雄逐鹿的模式中。

正如王夫之所说:“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建武二年,已定都于洛阳,而天下之乱方兴。”

天下正是在刘秀称帝之后才正式切入群雄逐鹿的乱局中的。原因就是,刘秀政治的不正确。

当然,刘秀当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发挥军事优势一刀一枪艰难地打天下。所以王夫之才说他打天下比高帝刘邦更难。

刘秀失去了政治的加分 图源/剧照

后来的曹操就深谙此道,本来处于弱势地位的他看到汉献帝这张牌之后马上就将其紧紧地抓在了自己手里,然后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号令天下诸侯,虽然东汉的朝廷事实上已经姓曹,但曹操毕竟还继续尊奉汉献帝,保持着政治的正确性。

虽然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给刘备制定了破局的方案,但这个方案本质上就是一个纯军事的技术方案,根本看不到政治的影子。

所以,刘备在军事上不如曹操政治又不正确的情况下根本就不是曹操的对手,即使孙刘联盟,依然是不敌曹操。

现实倒逼着孙刘还必须得扛起政治这面旗。最后是周瑜给曹操做了“汉贼”的定义,说曹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孙刘两家是主动给汉朝廷除害,一下子就站在了政治的高度。

这样看的话,孙刘能以弱势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就解释得通了,政治正确嘛。

之后,刘备就一直扛着“汉贼不两立”的大旗和曹操周旋,虽然他最终的目的是想自己称帝,但为了前途命运,他还是得保持绝对的政治正确。

后来,在曹丕代汉刘备自己也称帝之后,刘备为了继续保持所谓的政治正确于是又打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旗号。

但说实话,这面旗子的作用在此时已经很小了,因为经过曹操的过渡,曹魏新的秩序已经建立起来了,相反,大汉这面旗已经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所以,蜀汉和曹魏的对决始终是纯粹的军事较量,政治成分并不能给蜀汉多少加分,反而是这面旗倒逼着蜀汉不得不频繁发动北伐战争以保持政治正确,极大消耗了自身实力。

只能说,任何东西都是一把双刃剑呐。

随着历史经验的堆积,后来者对政治这张牌都能做到拿起来就用,五胡十六国时,苻坚、石勒等人为了在北方站稳脚跟都宣称自己是汉文明正朔的继承者。包括孝文帝拓跋宏为什么要坚持迁都,就是因为,北魏只有迁都到洛阳才能证明自己是汉文化和汉政权的继承者,才能顺利地推进全面汉化改革。用孝文帝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平城是用武之地,而崤函、河洛才是正朔所在。”

最终,孝文帝通过迁都和实施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王朝肌体内的游牧基因给剔除掉,北魏在文化、政治层面已经将南朝比了下去。为什么统一这件事最终是由北朝来完成,一个是因为北朝的武力和经济优势,最主要的就是,北朝在政治上已经拿到了汉文化继承者的“版权”。

一切竞争都是政治、文化层面的竞争。

辽和金为什么能够以南北朝的方式和宋朝并行,就是因为,他们也以汉文化的继承者自居。宋真宗为了强调宋朝是汉文化正朔的地位甚至不惜在各项指标都不达标的情况下玩了一出泰山封禅的闹剧。

包括后来的忽必烈,为了统治北方大地,他也是在积极打文化、政治这两张牌:重用汉族精英;在组织架构上复制汉王朝的模式;祭祀孔子、尊重民间艺术的发展...

忽必烈也以汉文化继承者自居 图源/剧照

当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他也曾正大光明地强调,自己是继承了元朝的法统,因为不如此,他就失去了对草原、云南等边缘地区的统治权。

当清朝入主中原时,八旗打的旗号也并不是灭明,而是为崇祯皇帝报仇,只有如此,清朝才能在政治上碾压李自成,也才能完成对明朝遗产的继承。

康熙南巡时在明孝陵祭祀朱元璋也是为了继承明朝的政治遗产,引领中原文化。

当然,清朝最后是完全做到了,甚至比传统的汉王朝做得还要好。

所以,看起来战争是历史的常态,但永远都是政治的竞争。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7 阅读:736

子玉的史无边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