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齐国统一中国,中国历史会怎样?可能出现3大优势,也可能是3大弊端,“秦国模式”与“齐国模式”需要取长补短

文娱史记 2024-03-29 10:31:09

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学者们提出很多独特见解。比如蔡元培评价墨子时说:“墨学中断使中国科学不得发达。”陈独秀说:“倘若墨学不中断,则汉代以来的中国历史绝不会这样。”

这些观点虽然是假设,却给我们打开一个全新的认知空间,让我们思索历史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

我们这篇文章也探讨一个类似话题:假如先秦时统一中国的是齐国而不是秦国,中国历史会怎样?

01

齐国有没有统一中国的可能性?

要探讨这个话题,我们首先回答一个问题:齐国有没有统一中国的可能性?

我的回答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当然,战国时代那么多国家,除了秦国外其实很多国家都有统一中国的可能性。比如楚国先后吞并周边很多国家,连强大的越国、吴国都给吞并了,在战国诸国中,楚国控制的领土面积非常广大,北边甚至与齐国接壤。由此可知楚国的实力也很强大,也有统一中国的可能性。

至于齐国具有统一中国的可能性,我想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齐国所处的地域,文明开化很早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认为中华文明源于黄河流域,但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益发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发源是满天星式的,在全国各地都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北到东北内蒙,西到甘肃新疆,南到福建广东,至于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古文化遗址更是星罗棋布。

与全国其他地域一样,齐国所在的地域文明开化时间也很早,并且有一个很大特点是,从传说中的炎黄时代这里就“掌握”了中华文明的主流“话语权”,经历夏商周三代,并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代。四五千年前,这里属于以蚩尤为首领的东夷部落,与西边的炎黄部落,南边的荆蛮部落,并称为远古华夏的三大部落集团。三大部落以炎黄的合并,蚩尤的被擒杀结束。

按照傅斯年的观点,夏商周三代主要表现为“夷夏之争”,夏朝时东夷与诸夏各有胜负;商朝,据相关专家研究属于东夷的一支所建立,但商朝并没有统一东夷各部,史籍记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此时位于西边的周乘机崛起,攻灭商朝。随后周朝对东夷各个部落、方国展开征伐,最终结果是以东夷诸国先后失败告终。周王朝在东夷大本营分封了齐、鲁等诸侯国。

从以上叙述可知,从4000年前一直到战国末期,齐国所处的地域无论称之为“东夷部落”还是到建立齐国,都是军事、文化的活跃区,可以称之为是上古华夏文明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笔者之所以这样叙述,旨在于表明一个观点:比如巴蜀地区的三星堆文明,其文化灿烂的年代大约也在商代,从出土青铜器可知,生产力和文化相当“发达”,但为何在史料中鲜有提及?我想,除了巴蜀距离中原偏远,另一个很大原因是其文化没有进入华夏的主流“话语圈”,因此即便三星堆文明很灿烂,在我们约定俗成的历史叙事里,也只能作为一个地域文化而存在。

齐国所处的地域则不同,从夏代到战国末期,始终是构建、掌握华夏文化“话语权”的存在。

也就是说,从文明延续程度以及文化“话语权”来说,先秦时期的齐国确实有统一中国的潜力。

第二,齐国最先称霸诸侯,而在秦国崛起后,秦王与齐王并称东西二帝

在春秋时期的各诸侯国中,齐国因为运用管仲的学说,很快在农桑、军事、工商业等方面发展起来。齐桓公第一个称霸诸侯,其后多次以盟主的身份召集诸侯会议,采用“尊王攘夷”的政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周王室所赞赏。后来周王室逐渐衰微,各个诸侯国先后称王。

当时秦国也已经发展起来,在诸侯国竞相称王称霸的情况下,为了表示自己地位的尊贵,于是秦昭襄王以帝自称。应该说,秦昭襄王称帝采取了比较缓和的策略,他称帝的同时也游说齐闵王称帝。于是秦昭襄王称为西帝,齐闵王称为东帝。换言之,在当时的秦国眼里,齐国还是比其他诸侯国的地位要高的,因此秦昭襄王高看齐国一眼。而在后来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中,也是采用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与齐国修好,以确保秦国攻打其他国家时,齐国不出兵援助。

从齐国最先称霸诸侯,到秦国和齐国自称西帝与东帝,也可以看出齐国的实力有统一中国的潜力。

02

假如齐国统一了中国,可能出现的3大优势

秦国与齐国都是周王朝分封建立的诸侯国,一个在西边,一个在东边。与周王朝分封的其他诸侯国一样,主体文化都是周文化融合当地的特色文化。比如楚国,是周文化与荆蛮文化的结合;吴国,是周文化与越文化的结合;赵国,是周文化与北狄文化的结合。齐国也是如此。

尤为主要的是,齐鲁虽然都是在东夷故地建立的诸侯国,二者在文化上有差别。鲁文化是在周文化的基础上改造东夷文化,因此三年后才向周王朝汇报。齐文化则是因势利导,更多保留了东夷文化,因此几个月后就向周王朝报功。不能忘记的是,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朝一直到战国末期,夷文化与夏文化属于竞争关系,虽然最终结果是以夷地全面华夏化告终,但这也说明夷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与夏文化竞争、融合了大约2000年才退出历史舞台。

由于齐国保留了更多东夷文化,也为其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发展起来奠定了良好基础。换言之,假如齐国在先秦时代能够统一中国,则与秦国统一中国后的局面,应该说是很不一样的。

在我看来,最起码有3个方面与秦国很不一样,可以说是齐文化里面的三大优势,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视工商业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来,我们普遍被称之为农耕民族。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待各个行业有所侧重,但农业作为根本的地位无法撼动。齐文化里面对待农桑也很重视,但对于农业之外的工商业更加重视。从齐国建立之初一直到田氏代齐,农业与工商业一直是齐头并进发展的。

齐国具有重视工商业的优良传统。姜太公建齐之初就提出“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待至春秋时代,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得益于管仲的辅佐。而管仲本身对商业非常精通。他继承了姜太公工商富国的思维,把发展工商业当做齐国强盛的重要举措。他把齐国居民划分成四个阶层:“士农工商”,称之为国家的柱石。由此可知,管仲的策略是把四个阶层同等看待,没有这个重要那个不重要的分别,而我们普遍所说的“以农为本”,在齐国则是以“士农工商”为本。

各个行业和阶层都不能偏废。

在齐国,从事工商业的人有专门的居住地,并设有管理人员。工商业者可以不服兵役,以便让他们专心经营。齐国有鱼盐之利,矿物资源也很丰富,管仲实行了“官山海”政策,除了官方垄断食盐、矿产的经营之外,也把一部分经营权交给商人,实行官民合作的方式。这样就大大扩展了商人的积极性,活跃了资本,增加了财政收入。与此同时,齐国还积极发展家庭手工业,尤其表现在桑蚕养殖、纺织方面。齐国规定,能够保证桑蚕不生病者奖励黄金一斤。换言之,齐国鼓励家庭商业发展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奖励,大大调动了从业者的积极性。

《汉书·食货志》记载齐国民间纺织繁盛的景象:

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织……必相从者,所以省费燎火同巧拙而合习俗也。

冬天是农闲时节,居住在同一条街巷里的妇女们相邀在一起纺织,之所以大家都积极响应,就在于一来可以节省灯火,二来可以相互学习纺织技术,久而久之形成习俗,大家共同促进。

可以说,齐国民间纺织业的兴盛,为齐国丝绸服装销售到其他诸侯国奠定了坚实基础。齐纨鲁缟成为当时高档丝织品的代名词。富裕起来的齐国人不但“衣纹绣”,君主还把丝织品当做亭台楼榭甚至马匹的装饰物。“君之马百乘,无不绣衣而食粟者。”“景公……纹绣披台榭。”

除了鼓励工商业外,齐国在管理方面也有很多好的服务。比如“关市讥而不征”,商人携带货物过关时只检查而不征收税赋;再比如为了吸引其他诸侯国的客商,专门为商人修建宾舍,根据商人所带马匹数量提供相应的服务。三是注重收集各个诸侯国的商业情报,“监其上下之所好。”

工商业的繁荣为齐国积蓄了大量财富,是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的基础。而齐国对鲁、楚等国发动的贸易战堪称经典。鲁国盛产绨布,于是管仲鼓励齐国百姓穿绨布做的衣服,这导致鲁国绨布价格飞涨,为了获取利益,鲁国民众放弃农耕从事绨布纺织,然而管仲突然下令禁止采购绨布,鲁国绨布价格下跌,无人问津,农田荒芜粮食匮乏,于是鲁国只得向齐国俯首称臣。

对待楚国发动的贸易战也是如此。楚国盛产鹿,齐国大量购买,待至楚人放弃农耕大量捕鹿获利,管仲忽然下令禁止采购楚国的鹿,楚国田地荒芜,粮食匮乏,于是“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

田氏代齐之后,齐国的工商业得到极大发展。表现在齐国工商业管理方面十分成熟。制定了《市法》,对市场经营者进行专业管理、征收税赋、维护秩序等等。市场管理已经规范化、制度化。

可以说,从齐国建立之初到秦灭齐国,800多年时间里,齐国虽然经历很多对内对外征战,甚至一度被燕国攻打到几乎灭国地步,但是从总体上来看,重视工商业,经济相对于其他诸侯国而言较为发达,居民相对富裕,也是齐国的一个很大特征。战国时期的 “临淄之中七万户,居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临淄之途,举袂成幕、挥汗如雨……”虽有夸张成分,但也应基于事实。待至西汉时期,临淄之富仍不减当年,“人众殷,巨于长安。”可知,几百年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让临淄成为海岱间的一大都会。

从以上可知,假如齐国统一中国,这种重视工商业的风气推行到全国,应该是一番全新的景象。

第二,百家争鸣的学术盛景

齐鲁大地普遍认为思维保守。但齐国独独发展出稷下学宫,百家争鸣,为中华古典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能不说是一个特例。我想其原因:首先是两种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周文化来自于内陆,重视农耕与礼制,夷文化发源于东部沿海,具有开阔的海洋思维,齐国所处的胶东半岛是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交汇处。颇有意思的另一个例子是古希腊,作为欧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希腊也是一个半岛。我想,这种半岛地域有利于新思维、新文化的诞生。

另外一个原因当然是齐国重视工商业,居民比较富裕,正如管仲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条件丰富了,自然就开始追求精神条件。《史记》记载齐国人的风俗是“宽缓豁达,而足智,好议论。”而这正是工商业兴盛,市民意识浓厚,思维开阔的象征。

再一个原因,当然是齐国对知识分子的宽容态度。这是最主要的。从齐宣王在齐国稷门附近大兴土木,建起规模宏大的稷下学宫开始,齐国王侯们为了继承霸业,“智囊团”的设立是必不可少的。尤其主要的是,稷下学宫的设立,是周王室衰微之时,旧有的思维意识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需要新学说来立论,从而达到齐王侯们意图天下,建立封建制的需求。

齐国对稷下学宫的学士们给予很高的地位和物质条件。对于优秀的学士皆赐为上大夫,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在生活方面,比如孟子,出行时“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诸侯。”正如郭沫若所说:“这些学者们得到了这种温暖的保护,也真好像在春雨中的蘑菇一样,尽量地簇生了起来。”试想,不愁吃不愁喝,让你发表各种见解,学士们当然趋之若鹜了。

与齐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秦国。秦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文化的发展,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换言之,假如齐国统一中国,最起码不会焚书坑儒,在学术文化上也应该会出现一个繁荣局面。

第三,相对于秦朝苛政的“原始民主”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和其他五国实行的是郡县制。也即不再把获取的领土分封给大夫,而是设置郡县,郡县任命令或丞,国君通过令丞等各级官吏牢牢控制地方。但齐国很特殊,实行的不是郡县制而是五都制。也即把全国划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设置一个都,设立都大夫管理。

五都制应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创立的“五属制”。当时管仲把齐国划分为五属,每个属设立大夫管理,属大夫平时在各自管理的属工作,只是每年正月到国都向齐国君主述职。从五属制到五都制,可见齐国虽经历姜齐与田齐两部分,齐国的制度一直比较好地延续下来。五都的每个都有较大的自主权,五都有各自管理的军队。比如《左传》记载:齐国征伐燕国时,“起五都之兵”。相对于秦国的郡县制,五都制有优势也有缺陷,单独从军事上来说,优势是各个都属保持完整性,比如燕伐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唯即墨和莒没有被攻克,据专家考证,即墨和莒都属于齐国的五都,后来田单实行反间计,依靠即墨和莒的兵马打败了燕国,可见五都制也有优势。缺陷当然也是很明显的,假如军队不集中,面对大型的攻战就很难发挥作用。

应该说,无论郡县制还是五都制,都是建立在法度之上的。但秦法与齐法还是有很大不同。齐法源自大舜时期伯夷制定的“五刑”。“伯夷降典,折民惟则。”也就是说,伯夷制定了法典,按照法典判断百姓的争端。周穆王时期,因周室衰微,因此命令吕侯按照伯夷、太公遗则修制法典,因命之为《吕刑》。春秋时代,管仲又在《吕刑》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法度思想。

因此,齐国一直延续《吕刑》的法则。

《吕刑》的基本原则是“先礼后法”。也即先从礼制角度对人进行教化,体现道德宽容的一面,其后再从刑罚角度进行判决。慎罚、慎刑,是齐国法度思维的特点。而这也是与秦法的不同之处。商鞅变法是秦国法治的重要手段,强调连坐制度、轻罪重罚,对黎民百姓的限制非常严苛。

扬雄在《解嘲》中评价道:“《吕刑》靡敝,秦法酷烈。”鲜明地指出齐法与秦法的不同之处。

由此可见,在战国七雄中,秦国与齐国在制度、法治方面都很有典型性,也可以说很有“对照性”。秦国强调的是大一统观念,实行的是严刑峻法;齐国的管理模式比较分散、轻柔。比如有一次齐国君主到海上游览,几个月不理政事,但齐国依旧运转地很好。这就是五都制的优势。

秦国强调从“国”的方面来考虑问题,齐国则强调从“民”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管仲的民本思维以及法度思维可谓很先进,强调无论国君还是民众,都要从属于法度。法不是随便制定的,而是要遵守规律,规律分两部分,一是天道也即客观规律,二是人道也即人性规律,法度力图追求二者的平衡。而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盛景,孟子强调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在田齐时代也得到很好的实行,比如采用“小斗进大斗出”的策略很快笼络了民众。

有学者声称,齐国采用的五都制、具有朴素民本思维的法度观念,类似于古希腊的城邦制,也可以说具有“原始民主”的一面。与秦国的郡县制、严刑峻法形成鲜明的对照。换言之,假如先秦时代齐国统一了中国,历史有没有可能会出现另一番景象呢?这是值得思索与想象的。

03

假如齐国统一了中国,也可能会出现3大弊端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齐国模式”与“秦国模式”确实不一样。秦国模式应该说很成功,毕竟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成为千古一帝;而齐国模式也应该说是成功的,最先成为五霸之首,虽然经历姜齐和田齐两个阶段,但其制度模式和治理模式一直延续下来,齐国工商业发达、居民富裕,学术文化兴盛、百家争鸣。秦灭六国,齐国是最后一个灭亡的,前后延续800多年。

但是,秦国和齐国也各有缺陷。秦国的缺陷是法度太严苛,比如秦始皇修建各种大型工程:北筑长城,南伐岭南,建造庞大的阿旁宫,修建巨大的陵墓,耗费大量金钱派遣徐福等人海外寻仙,建造驰道……这些工程都需要几千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力,给百姓造成了沉重负担,因此十几年后便烽烟四起。齐国的缺陷自然也很明显,其实所谓的3大优势,也可以说是3大弊端。

第一,如果不重视农耕,过于发展工商业,养活这么多人口确实是个难题。

第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不利于思维统一。

第三,“原始民主”不适合国家大一统的观念。

历史最终选择秦国统一中国而不是齐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说明齐国制度有很大弊端。

总结

总之,在齐与秦两种模式之间,既不能完全用秦制,也不能完全用齐制,二者取长补短才是可持续的。

0 阅读:2

文娱史记

简介:有趣有料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