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桥事件船东正式宣布共同海损,货主即将迎来史上天价索赔

夏天明 2024-04-21 02:56:36

"DALI"号货轮的不幸遭遇,从失去动力、撞桥到共同海损宣告,这起事件的一系列发展不但掀起了巨浪,也在全球海运、航运保险业界引发强烈关注。

一切起源于今年3月底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

"DALI"号在驶离美国巴尔的摩港后失去动力,撞上一座大桥,导致桥体坍塌,不仅有人员和车辆坠入河中,严重的还包括了美国第一大汽车港口巴尔的摩港被迫关闭。

当灾难降临,无论是港口方面的经济运转,还是"DALI"号上的货物估计都无人能够预计到即将面临的复杂救援和理赔过程。

4月12日媒体传出的消息又让事态更加紧张

据央视新闻引用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由于这场事故,巴尔的摩港的长期关闭,预计将导致高达40亿美元的保险损失。

航运公司以往购买的保险现在或许会成为他们的一丝慰藉,但对保险公司来说却是巨大的挑战。

为应对这次事件,船舶管理公司Synergy Marine与“DALI”号货轮的所有者Grace Ocean采取了法律行动。

他们提交了一份责任限制法院请愿书,试图将他们的责任限制在4360万美元以内。

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比起可能面临的数十亿美元的赔偿来说。

进一步的发展是对打捞行为的官方回应

地中海航运(MSC)在4月12日的公告中提到,“DALI”轮货船打捞作业仍在进行中。

尽管没有说明船只将在何时何地停泊和卸货,但打捞作业所造成的高昂费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船东宣布了共同海损,希望获救者共同承担费用,并由伦敦Richards Hogg Lindley(RHL)公司作为共同海损理赔人管控后续集装箱,直至安排妥当。

共同海损在国际海商法中有着严格定义,意在公平分摊因共同目的导致的救援及其它特殊费用。

但理算过程异常复杂,牵涉到货损、船损、救援、维修等多项费用,且需长时间精密计算,方能确定各方分摊金额。

客户货物本具时效性,但在共同海损宣告后,各货主需提供给理算师适当担保,证明愿共担海损后,方有望拿到货物。

此情此景,令货主面临潜在的较长等待时期和保险清算的不确定性,凸显了海运中潜在风险的巨大影响。

从个人观点出发,共同海损的确能够体现海运业之间的互帮互助和公平原则,但它也难免折射出商业环境中合作与个体责任之间的复杂关系。

"DALI"号事件也启示我们,海事法律、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挑战,还需全球航运业者共同探讨,以期在类似危难中减少损失,保护受害者权益。

1 阅读:74

夏天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