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丨唐山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唐山发布 2024-05-18 13:36:18

近年来,我市以保护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己任,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高品质的文博展览,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唐山实际的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之路。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里亮点纷呈的文化活动和优质的公众服务让“到博物馆去”成为唐山市民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图为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记者 吕光宇 摄

我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博物馆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全市博物馆事业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目前,我市共有各类博物馆18家,涵盖综合类、革命类、工业类、纪念类等多种主题,国有、企业、民办博物馆百花齐放。在现有博物馆的基础上,以市、县两级博物馆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了博物馆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充分激活了城市的文博资源。同时利用传统节庆日与“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间节点,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构成我市博物馆传播矩阵,围绕藏品体系、学术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文创开发等方面进行主题和系列宣传,不断增强全市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传播力、影响力。

为满足更多的民众文化需求,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我市18家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展览30余个,各馆配合特色展览及各类节假日开展社教活动近百次,年度参观观众总计200余万人次。近年来,我市博物馆社教活动推陈出新,对博物馆社会教育理念创新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其中,唐山博物馆的《影动唐博——唐山皮影沉浸式社教活动》荣获2021年度“全国十佳文博社教案例”。2022年度“全国十佳文博社教案例”评选中,唐山博物馆的《让公众从配角转为主角——唐山博物馆“草根空间”系列社教活动》从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共计240项申报案例材料中脱颖而出,入围百强。此外,唐山博物馆每年举办10期“文化沙龙”,邀请京津冀三地博物馆馆长、专家讲述文物故事。

▲图为市民参观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记者 吕光宇 摄

积极开展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申报工作,盘活文物数字资源,逐步推进文物资源数字化、文物管理信息化、文物展示网络化工作。实施完成了李大钊纪念馆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在加强科学技术支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的同时,对于特色主题的展览策划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唐山博物馆举办的“红色精神·唐山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荣获2021年度“河北省十佳红色题材精品展”,原创展览《开新启昧——民国唐山“启新瓷”特展》荣获2022年度河北省十大原创精品奖。

我市博物馆积极进行馆际交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与其他市博物馆合作举办了多个颇具当地文化特色的临时展览,同时也将唐山的优秀展览交流到其他省市,为当地观众展现了我市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展中我市推出的《唐山皮影展》,以弘扬“唐山皮影”的地域性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皮影展示、唱腔聆听、表演互动等环节设置,在充分发挥展览文化娱乐功能的同时,使当地群众对我市传统文化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实现了文化资源共享,为我市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更添助力。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记者卢山

编审:宋威

唐山发布(tangshanpress)

综合整理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以上图片版权均归作者所有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