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三大底线,面临崩盘考验,极限博弈还能撑多久?

六爷阿 2024-04-15 22:11:02

到底要不要掀桌子?现在这是一个真正关键的问题。以前大家都觉得,五常就是有能力掀桌子的国家,但是经历了俄乌冲突之后再看,可能还不是这么回事,真正有能力掀桌子的国家,现在可能就只剩下了中美,其他的国家,比如俄罗斯在乌克兰,率先掀了小桌子,但是好像不太好使。

可见这个桌子也不是谁都能掀得动的,也不是说你想掀就能掀的,虽然其他国家,从欧洲到中东到东亚,大家都蠢蠢欲动,但是到现在为止,也还没有看到摔杯为号。所以是一轮又一轮的站起来了,又坐下去了。归根结底的来说,大家都在看中美的脸色行事。

那么中美对于掀桌子,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呢?其实从过去几年的博弈来看,中美之间有一个最大的共识,就是最好不要掀桌子。这里面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分析,大多数观点都是认为,主要还是有共同的利益,才能维持斗而不破的格局。

对美国来说,它本来就是当前国际秩序最大的受益者,美国并没有掀桌子然后重组另一套新的国际秩序的需求。主要是现在面临着旧秩序要被打破的压力,美国是在尽全力进行维护,所以说美国目前并没有掀桌子的动力,反倒是尽全力在按着桌子,不要被掀翻。

至于我们的态度,争议比较大,大家有一个主流的看法就是,目前我们还没有这个实力重建新的国际秩序,所以谋求的是在现有国际秩序之下进行新老交接。这样我们付出的代价最小,获取的利益可以最大化,概括的说就是苟时间,谋发展,尽量避免战争。

实际上这个不掀桌子的共识,从2018年特朗普公开撕破脸之后,到现在已经持续了6年。眼看着全世界的热点地区都在发生持续的冲突,现在掀不掀桌子,似乎已经成了中美之间一个最大的考验。

中美之间三大底线

中美之间,真正能掀桌子的,其实只有三个关键点,这三个关键点,中美各自掌握了其中的一个半,从战略上说,其实是势均力敌。而这三个关键点,可以说是当下全球地缘安全和经济金融博弈的核心,把这三个点看明白了,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有的时候只能隐忍,为什么有的时候冲突爆发,战争却没有扩大化。

这三个掀桌子的关键点,已经成为中美之间,维持斗而不破局面的三大底线,分别是两大地缘安全底线和一个经济合作安全底线。地缘安全上的底线,中美各自掌握一条,而经济金融上的安全底线,大家是相互交叉,各执一半。

第一条地缘安全底线在台海。

美国在地缘安全上掌握主动权的第1条底线,就是台海。我相信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就是既然美国在台海掌握了主动权,为什么它不直接策动独立,引发战争呢?

这样做,对美国来说好处很明显,台海远离美国本土,一旦这里爆发战争,我们势必会全面介入。而美国本土却没有太大的战争担忧,从理论上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削弱我们的机会,并可以在我们周边制造战争风险,导致资金撤离,这对于美国来说,至少从表面上看应该是一步好棋,但美国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美国有可能会卷入战争,而且在我们周边,美国也打不过,这样就会导致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安全支柱彻底崩塌,甚至有可能会从日本韩国撤军。

应该说这个说法也没什么问题,但只是说到了一个点,而没有从整个宏观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从整体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其实就很容易理解,如果美国这样干,就等同于主动掀桌子。这将必然引发我们在另外两条底线上,同时掀桌子,这也将会导致当下的国际秩序,直接一步到位彻底崩盘。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点上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国际秩序,是中美之间的一个底线,这也是每一次我们与美国通话和会谈的时候,都会放在最前面,作为优先事项的核心关注点,反复强调台海是我们第1个不可触碰的底线,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我们仅仅是在东亚地区有足够强的战争实力,其实是不足以威慑美国不进行这种战争冒险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没说的潜台词是,我们在另两条底线上,也有对等的掀桌子实力。

第二条地缘安全底线在中东。

我们在地缘安全上掌握主动的另一条底线,是在中东。现在中东的巴以冲突,已经事实上陷入了持久战,我们都知道以色列是美国布局在中东的一颗钉子,是保障石油美元协议能够持续稳定的关键之所在,如果以色列倒下去了,那么石油美元也自然会崩塌,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霸权就将难以维持。所以我在过去几年一直反复强调,这就是美国的核心命门。

而早在两年之前,我还跟大家反复强调过另一个观点,过去的四次中东战争,都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进行的,而未来的中东战争,将不再是逊尼派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战争,而只能是由以伊朗为核心的什叶派派国家与以色列进行,现在这一幕就正在上演。

而我们与伊朗,其实早在中伊25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之前,就已经有很多深化的合作关系。这也正是我们可以在中东对美国掀桌子的主动权的核心保障。

别的不用讲太多,你只需要看由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都拥有了高超音速导弹,就可以看出这个关系的深度和广度到底是怎样的。除此之外,每次中东有事,美国却要找我们通话寻求帮助,这个中意味,在美国眼里也可见一斑。

所以在地缘安全上面,你可以看得到,并不是说美国真的就在全球格局上掌握着完全的主动,很多事情也并不是说他想干就能干的。在台海问题上,与俄乌冲突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就体现在,美国敢不敢进行战略冒险的冲动上。

俄乌冲突在2022年爆发,并不是像很多人以为的那么突然,其实这个事情最早是从2014年亚努克维奇下台之后,就开始矛盾激化了,这期间整整持续了8年,乌克兰在北约国家的支持下整兵备战,在俄乌边境不断制造事端。

可以这么说,在2022年3月美联储即将加息的时候,即便俄罗斯不进行反击,美国也会引导乌克兰逼迫俄罗斯反击来为美国利益服务。美国可以主导北约不断进行东扩,去压迫俄罗斯战略空间,甚至可以引导并参与乌克兰在俄乌边境制造冲突,来最终引爆俄乌战争。

美国目前还可以把俄乌冲突局限在乌克兰范围内,让俄罗斯掀不了桌子。而在台海问题上,美国是不敢冒这个险的,这就是区别之所在。

第三条经济金融安全底线在美元,中美各执一半。

在经济金融的安全底线上,为什么说中美各执一半呢?这主要是因为金融和经济相互影响,交叉在一起,我们主动权是掌握在经济这一端,而美国的主动权是掌握在金融的这一端。在经济和金融这两端都有一个极限操作,是可以直接掀桌子的。

在美国掌握主动权的那一端,是在金融上,主要是指美元的流通和结算体系。过去经常有人说,美国可能会把我们踢出Swift系统,也有人说未来搞不好美国可能会冻结我们所持有的美债,因为这两个操作,美国在俄罗斯身上都已经用过了。

但至少目前来说,在我们身上美国是不敢用的,因为美国如果敢这么做,就等于在金融安全的底线上掀桌子。这样我们在经济安全的底线上,也会对美国掀桌子。

我们掌握主动权的这一端,是在经济上。主要是指出口商品的定价和结算货币,目前仍然是美元。我过去提出过这样一个模型,石油美元一个完整的循环,它的上半段是锚定在石油这种大宗原材料的计价和结算上,而下半段就是锚定在实物商品生产贸易的计价和结算上。

换句话说,美元之所以还能够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货币,一头是由石油美元作为支撑,另外一头是因为我们的货物贸易,计价和结算都在使用美元。如果美国胆敢在金融上对我们的掀桌子,我们就可以在贸易中要求所有国家使用双边本币进行结算。

不要小看这个操作,这将导致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直接坍塌,美元的购买力也将大幅缩水,美国国内将会维持长期的恶性通胀。

在这方面,可以说中美之间,维持着斗而不破的微妙平衡。主要原因就是大家都有自己的杀手锏,我们之所以在商品贸易的计价和结算中,还没有抛弃美元,这实际是一个隐而不发的态势。

而这个基础,是建立在我们是全球的制造中心和货物贸易中心之上的。所以美国要求我们主动去产能,想打断我们的产业升级,实际是要阉割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是绝无可能的。

美国的极限博弈

我们看美国这届拜登政府,从上台以来到现在,已将近4年。拜登政府在对我们的交往中,主要设立了三大目标,也就是布林肯上任之初所提出来的竞争,合作和对抗,这三大目标。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在竞争和对抗中出现擦枪走火的局面,拜登又提出了一个四不一无意的五大原则。

这四不一不意的五大原则,具体来说,分别是不寻求打“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这三大目标和五大原则,基本上就可以视作拜登政府这4年以来的对华战略主旨。三大目标是想把我们拉到美国设定的战场上去与美国进行斗争。而五大原则,可以视作美国对我们的底线承诺,虽然他从来没有真正的落实过。但是这个表态对我们也很重要,因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着美国是否会真的掀桌子,挑战我们的底线。

至少从目前来看,美国在每一次的沟通中,都会重申这五大原则,其实也就是反复的表明态度,确认美国不会掀桌子,同时言外之意,也是告诉我们,不要掀桌子。

所以这个时候你去看,虽然说台海时不时的会有一些摩擦,但是总体上美国也不敢让局势走向失控,也就是不敢让他们进行任何事实性独立的操作,因为这会直接触发《反分裂国家法》,对我们而言,这就是直接掀桌子。

而在中东,你可以看到以色列是在不断的挑衅,虽然在黎以边境,叙以边境,甚至胡塞武装都会发动袭击,去攻击以色列的本土,但是伊朗始终是没有直接出手去攻击以色列本土。很多人说这是伊朗怂,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因为在中东,如果真的出现了战争扩大化,那也就等同于对美国掀桌子了。

在金融和经济合作方面,美国虽然在科技科技产业和经贸政策方面,不断对我们进行制裁和施压,但是始终不敢轻易在金融上做出破格的举动。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一直没有在出口货物的结算上,去对美元进行最后一击。

目前这三条底线,总体上看来,大家都在尽量避免触碰到,或者说尽量避免实质性的突破,因为这个后果实在难以预料。但是美国作为全球霸权体系的守成者,又不得不展现强势的姿态,经常在各个底线上来回试探。

这个你也不能完全说它就是犯贱,实际上也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对于美国来说,保持沟通,维持正常的交流渠道,对它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因为这可以尽量避免战略误判,避免局势彻底失控。

美国这几年,除了在上述三大底线之外的领域,基本上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随着这种平衡正变得越来越脆弱,这种极限的博弈,又能维持多久呢?

未来还能撑多久?

美国在今年底又将要举行大选,到了下半年,这可能又是美国对外政策调整的一个窗口期。有人可能会问,那么像现在这样继续熬下去,比拼定力,不调整可不可以?现实来说,这恐怕有点难。

我之前曾经在很多文章中都有过具体的分析,目前的这种矛盾,是结构性的矛盾。美国内部,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所存在的矛盾,是结构性的。美国外部,在国际上经济产业上的分工体系和这种霸权与反霸权之间的矛盾,也是结构性的。

所谓结构性的矛盾,直白一点说,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现在美国还没有到作出政策调整的那个转折点上,主要是因为美国的金融战,还没有正式结束。

理论上来说,从2022年3月份加息开始,美国算是正式发起金融战,那么到今年6月份,其实金融战就应该终结了。原因在于美国的这次金融战,是失败的。对外没有实现击破资产泡沫收割对手的目的,对内也没有解决通胀恶化的问题。

现在美国之所以还在苦苦支撑,维持着高利率水平,是寄希望于让日本来做最后一搏。我个人预计日本从3月开始加息,最晚到今年9月,也就是通过半年的时间,美国就可以评估出最后一击的最终效果会怎样了。

目前我们的外汇储备还在小幅增加,金融防火墙固若金汤。如果美国联合日本,连一第1道金融防火墙都无法撼动,再多的也就不用多想了。所以金融上的最后进攻一旦终结,那么常规意义上的对抗也将基本结束。

可是胜负还未见分晓,博弈必定还将继续。

对于这种全球局势的转折,有可能就会在今年9月之后出现。而这个端倪,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可能就在这一轮中美窗口期于5月结束之后,正式拉开帷幕。斗争的节奏和幅度,可能都会逐步升级,日趋激烈。

今年可能不会出现三大热点共振,但明年就未可知了,大家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

最后

中美目前是全球范围内,具有两个决定性意义的大国,是在底线之上博弈好,还是直接掀了桌子,敞开了博弈好?我想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可能还是在底线之上的博弈更好。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每多争取到一天的和平发展时间和空间,也是好的。

毕竟越晚下场越主动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无底线的隐忍和退让。这次我们跟美国强调,在地缘安全上面对挑战时,我们不会听之任之。在经济安全上面对威胁时,不会坐视不管。应该说丑话已经说在了前面。正所谓,勿谓言之不预也。

1 阅读:118

六爷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