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谭经开区:打造西部传感器之都的“三优三新”战略实践

长安旅行君 2024-05-20 13:13:46

在陕西省的工业版图上,宝鸡市渭滨区姜谭经开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实力,成为“一 带 一 路”战略下的一颗璀璨明珠。这片占地4.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仅是陕西省首批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园区,更是全省向西开放的窗口,其在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深耕,彰显出老牌工业聚集区的深厚底蕴与前瞻视野。

而今,姜谭经开区正以传感器产业为核心,书写着新的发展篇章,致力于打造西部传感器之都的宏伟蓝图。5月16日,“器聚渭滨 智感未来”网络媒体科技行活动在宝鸡市渭滨区成功举办,在西部传感器产业园,姜谭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刘军接受凤凰网陕西频道,就园区的总体概况、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进行了深入解读。

产业厚积薄发 聚势蓄能“强磁场”

刘军介绍说,作为宝鸡市渭滨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姜谭经开区占地4.42平方公里,是陕西省县域工业的佼佼者,它承载着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轨道交通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传感器、机器人、微电子三大新兴产业,形成了“三优三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不仅体现了对传统产业的传承与升级,更展示了对未来科技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前瞻布局。

作为中国压力传感器的发源地,宝鸡的传感器产业在渭滨区有着肥沃的生长土壤。这里起步早,基础实,潜力大,依托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传感器产业在姜谭经开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经开区,西部传感器产业园的拔地而起,不仅是一期项目的顺利投用和企业的全面运营,更预示着一个集创新孵化、产业集聚、国际合作于一体的高能级现代化产业生态区正在成型。园区规划的科学性、绿色低碳的导向、智慧共享的环境,以及标准化厂房的“工业上楼”策略,无一不体现着姜谭经开区对高效集约发展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建好园、招好商、服好务”,这三大关键词构成了姜谭经开区推动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策略。在招商方面,园区采取“建设+招商”并行的策略,以西部智造创新园等项目为依托,成功吸引了一批传感器产业链上的龙头及配套企业入驻。通过与麦克智能、陕西电子信息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合作,园区不断深化产业链上下游的挖掘,形成以商引商的良性循环。对于意向性项目,园区主动出击,优化政策,加强沟通,确保项目顺利落地,显示出其在招商方面的敏锐洞察力和执行力。

创新“四员”服务 政企携手启新程

在服务模式上,刘军指出,姜谭经开区创新性地推出了“四员”服务,即企业运营“联络员”、生产“监督员”、运转“服务员”和发展“加速员”。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解决了企业在入驻、运营中的实际困难,还通过与院校合作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以及通过政银企对接会缓解融资难题,真正实现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服务升级。尤其是“标准地+承诺制”的改革和政务服务驿站的设立,大大提升了园区营商环境的吸引力,让企业享受到“即早即享”、“免申即享”的政策红利,进一步巩固了“政企一家人”的良好生态。

2024年,渭滨区将成立“打造西部传感器之都”工作专班,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构建跨层级、跨领域的协调机制,以更高标准、更广视野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园区将深化与国内外重要区域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努力实现智能传感器公共测试平台的实体化运作,以及传感器研究院的高效运转,为西部传感器之都的愿景添砖加瓦。同时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改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专项招商行动的启动,以及传感器公共测试平台、实体化研究院的建设,都预示着姜谭经开区正朝着建设西部传感器之都的目标加速迈进。

姜谭经开区的传感器产业发展之路,是科技创新与政策引导双重驱动下的产业升级范例,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每一项举措都在为打造“西部传感器之都”的梦想添砖加瓦,每一个进步都是对“一 带 一 路”倡议下西部开发开放使命的生动诠释。未来,姜谭经开区将持续以开放的姿态,汇聚创新力量,引领产业升级,向着更高远的目标稳步前行。

0 阅读:4

长安旅行君

简介:关注陕西旅游|、美食、娱乐,尽在陕西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