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理解你的苦心?教会孩子感恩,需要父母学会这些“套路”

哀而不伤 2022-10-14 13:36:18

“感恩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如今越来越多人过洋节了,感谢上天赐给我们的食物,感谢别人给与我们的帮助。感恩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相信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身上也能有这样的品质,但往往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是,孩子根本不能体会到老母亲的心,这就尴尬了。比如,当你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家后,看着客厅散落一地的玩具,孩子躺在沙发悠闲的看着动画片,一股无名火顿时窜上心头,说又有什么用呢,孩子还是这样,不为所动。

这种例子其实还挺多的,听起来有点扎心吧。怎么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呢,我们可能先得好好想想,何为感恩。小时候,妈妈总想让我帮忙做家务,她说“我每天干这么多活,你就不能扫扫地”,当时听了这话觉得挺惭愧的,然后默默的去拿起扫把,开始干活。但是,说句真心的,我是不喜欢扫地的,即使最后的结果还是难以避免的扫地,但是心里却是不服气的。因此,如果你只是单纯的告诉孩子你为他付出了多少,然后责备他回报太少,只能让他心存愧疚,与感恩并没有什么关系。

相信老母亲的目的并不是希望孩子只是去执行一个任务,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内疚和感恩,里面学问还是不同的。相比之下,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而内疚则是消极的,负面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观察一下孩子的面部表情。那么问题来了, 怎么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呢?首先,感恩的前提条件是无条件的爱。多数的父母,是不求回报的,如果你让他感觉,你的付出是为了得到他的回报,那只会引发孩子的负罪感,又谈何真心呢?第二,让孩子感受到你背后的善意。反过来想一想,倘若一个人本来没有帮助你的义务,但是他还是帮了你,你难道不会感动吗?

然而现在大多现状是,不少孩子把家人的付出当成理所应当,他觉得父母既然生下他,对他好是应该的。我们不应该让孩子有这种想法,父母也是人,人都有需求,会想休息,会受伤,会心累,但是我们还是选择照顾你,对你好,那么在语言和行动上,就应该保持一致。第一,孩子那些不可理喻的需求,家长要勇于说不。 比如明明家里一堆玩具了,还要买,又比如,明明才走几步,就喊累了要抱抱,我们必须义正言辞的拒绝他们。

当然,我们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合理的需求,比如走在路上,大家的确都很累了,但是孩子还百折不挠的要抱抱,小宝宝也就罢了,不懂事,如果是大一点的宝宝,我们或许可以跟他说:宝贝,妈妈也想抱抱你,但是妈妈也很累了,我们再坚持一下下行不行,马上到家了哦,我们是勇敢的宝贝!或者我们还可以给他选择的机会,比如先原地休息,或者抱一抱再走一走。

溺爱是不会养出感恩的孩子的,相反,他会觉得你必须以他有限,接着便是有求必应,如果某一天,你满足不了他时,他的世界便崩塌了。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的确是这样的。如果你对他人也是如此,心怀感恩,孩子其实心里都明白,也都是看得到的。纯粹的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能力。研究发现,心怀感恩的孩子的未来往往更加美好,希望父母们的付出都能有所收获,也是为了孩子的未来打好基础。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