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官集团是怎样一步步,打压勋贵,架空皇帝,一家独大

不会落水的焱燚 2024-03-10 06:02:53

1644年,崇祯皇帝上朝,坐在龙椅上,等了半个小时,朝堂中依然冷冷清清,没有一个人前来,崇祯皇帝看到空空的朝堂,内心非常地悲愤。

李自成攻城,大臣们将大明抛弃,只剩下孤零零一个皇帝。

崇祯皇帝悲愤无奈,最后只能自行了断,在煤山自尽,大明灭亡。

大明王朝是历代王朝中,皇权集中的高峰,但是到了晚明,皇帝居然指挥不动朝廷官员,朝中的文官集团一支独大,处处架空皇帝。

那么大明是走什么一步,走到这个状态的呢?

大明建立初期

大明的建立者,人精的朱元璋,杀伐决断,他是一个集权主义者。天下在他心中一切都是朱家的,不容许别人染指。

他肯定知道文官独大的害处。但为什么明朝的文官独大,反而变本加厉呢?

答案是没有办法。

自宋朝以来,程朱理学大力发展,元朝粗放型管理,根本不管南人的事。

让中国短短几十年间,南北社会一片混乱,此时要想稳定大局,只能拿出儒家学说。

而传播儒家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科举。

一、可以统一读书人的思想,二、让普通民众有一个上升通道。

权力强人朱元璋当然不愿意看到国家,走向文官权力集中。他想出了应对之策。

大明初期,朱元璋虽然诛杀功勋,打击世族,可他想出了第三条路线,可以平衡朝局。

便是设立藩王制度,让藩王(朱家子弟)掌握兵权,为皇帝,提供可持续的盟友支持,以备朝廷有变。

在朱元璋眼里,最可信的永远是朱家人。可是老朱忘记了一个问题,他认为好的制度,子孙不一定认可。

后来的结果,藩王朱棣成了皇帝。因为第二任皇帝朱允炆削藩,藩王没有了活路,起兵靖难,推翻了朱允炆。

所以朱元璋的主张,并没有时间来验证,但也能称得上是一种思路。

朱棣登基之后,文官成了他的盟友,这是有原因的。

朱棣一朝,最大的问题是削藩之后,皇权自断一臂,从此皇帝、藩王之间有的只是猜忌,藩王们也变成封地上囚徒。

于是朱棣改变了策略,让文官参赞军务,用文官压制武将,导致遗祸无穷;内阁全用文官,文官垄断参政权与诏书起草权。

到朱棣之时,内阁才真正地有了议政权,不过还没有行政权。

内阁起草诏书的职责,并没有剥离出来,也为以后的内阁侵权埋下了伏笔。

这时的文官集团才初露端倪,与勋贵、宗亲一起维系大明的朝局。

大明的转折时期

到了明中期,发生了一系列的国家变故,让文官开始走向强大,勋贵没落,藩王进一步 被皇帝限制了权力。

明英宗年幼,三杨辅政,正统以后,全部政务的处理、裁决,重大问题的决策,几乎由各部门议定。

府、部、院诸衙门该管事务,皆由各衙门先行提出处理意见,是为“部议”。

官员的任免升黜,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在京三品以上大臣及在外督、抚员缺,则由“廷推”。

重大案的判决,有“三司会审”;难以结案者,又有“廷鞫”。

所有奏章,包括部议、廷议的结果,均由内阁票拟批答。

票拟审批最后由司礼监批红;皇帝诏令敕谕的颁布,得由六科给事中审核签署,不同意可以封驳。

大明的每一个部门,各司其职,承担着自己的使命。

明朝并非是从一开始,就打压武将集团的,相反在开国之初武臣的地位,明显高于文官,勋贵们不仅有爵位可以传承,对文官还有举荐和弹劾之权。

比如:对供职于边防的文官,勋贵有举荐权,甚至可以弹劾不称职的都御史等等。

但对于武官的违法乱纪,明初数任皇帝,除了训诫和警告以外,也没有具体的考核措施。

这也导致武臣集团中,渎职贪墨的现象屡禁不止,欺压士卒,导致卫所军户逃亡的事例,频频发生。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让大明勋贵集团和靖难功臣集团被一网打尽。

历经四朝的英国公张辅,东平王朱能之子,成国公朱勇,朱棣的驸马西宁侯宋瑛,靖难功臣之后武进伯朱冕等十多位勋贵全部阵亡。

勋贵集团原是大明重要的统治柱石,事变之后,朝堂力量发生了对立,文官的优势开始显现。

大明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对边境变成了防御,对军队的管理由文官接手,重新组建文官领导的军队等等。

所以在成化二年,明宪宗下令在军队中,推行军政考选制度。

景泰年间,以于谦为首的兵部,进一步推行文臣统军。

兵部推行文臣统军的各项主张,在内阁票拟的时候得以通过,文官开始掌控京城与全国各地的兵权!

新组建的十团营众武将,都是于谦以兵部尚书提督京营的身份任命的。

这也将明军的人事权,从五军都督府转移到了兵部,五军都督府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被架空。

上直卫也大多归了兵部管理,皇帝直属20多卫,兵力被夺,皇帝成了光杆,他不得不依靠文官来管理军队,文官基本控制了朝堂的话语权。

景泰年间,各地巡抚也仿效中央,用这个模式,将边军的人事权,转移到了兵部。

弘治皇帝任用王恕,刘大夏等文臣改革五军都督府,实际上就是彻底废了五军都督府,不仅人事任免权给了文官,包括卫所的土地、户籍管理权限一并上交。

文官登台,将所有的权力握在手中,勋贵们不得不躺平以求自保。

大明晚期

到了大明晚期,经历了张居正改革,很多权力被转移到了内阁,皇帝变成光杆司令,相权再一次压倒皇权。

这也是万历长大之后,对张居正恨意那么深的原因。

万历皇帝登基时只有十岁,首辅张居正独揽大权,进行了改革,使得很多权力都归到了内阁,内阁力压六部,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

张居正借改革的机会,改变了一些规矩,比如,之前六部及地方送上来的奏章,先呈给皇帝,然后转交内阁。

到了张居正手中,次序变了,内阁看了,再转交皇帝。

以至于皇帝有很多消息都不知道,等到万历亲政之后,才知晓。

张居正推动考成法,目的是为了考核大明官员的KPI,实质上是将监察官员的权力收归内阁。

六部受制于内阁,如果六部不服从内阁,内阁便可督促六科,对六部进行弹劾。

内阁成了国家最高权力中心,改变了之前的格局。议政权,行政权,起草诏书敕令之职责,都属于内阁。

所以说大明唯一相,唯有张居正。

虽然朱元璋废除了相权制度,但张居正实际掌握了大明最大的权力。

国家日常一般的行政命令,都是内阁下发的,也不需要皇帝的诏令。

到了大明晚期,内阁的命令比皇帝的御令诏书,还好使,如果御令诏书上没有内阁起草用印,官员不认,戏称为“白板圣旨”。

大明的任何政令,没有内阁的同意,皇帝说了不算,由此形成惯例,直至明亡。

大明晚期的皇帝,肉眼见的憋屈,都开始消极怠工。

相权压倒了皇权,万历心灰意冷,干脆破罐子破摔,躲在后宫,窥探朝局。天启皇帝直接在后宫,做家具,让太监魏忠贤和内阁去闹。

皇帝相比内阁,简直没有权力,自己任命的官员,内阁不同意,官员都不敢去上任。

造成的结果就是,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也没关系,有内阁就行,国家一切大小事务均由内阁处理。

但万历中后期连官员都不够用了,这是为什么?

其实是内阁和皇帝斗法,内阁和皇帝意见不一致,各自使用自己的权力,去否认对方,最后就是没有官员可以上任。

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内阁不同意,皇帝干脆留中不发,一切内阁选择的官员,谁也别想好过。

最后国家只能靠着惯性运行,中央靠司礼监,地方是靠着中低层官员,全国管理靠着内阁,皇帝成了“吉祥物”。

这就是大明万历一朝的怪景象,国家事情一大堆,皇帝就是不看不管。

到了末代皇帝崇祯,他兢兢业业地上朝,关心国家的问题,可国家还是坚持不下去?

崇祯在他的任内换了多任内阁,事情却一件也没有办好,因为权力不在他的手中。

他只有用锦衣卫抓人的权力,而没有了任命朝中官员的权力。

皇帝治理国家,不能只会打打杀杀,还要用人,而崇祯就像是缺了一条胳膊的皇帝,只能杀却不能用。

所以崇祯就只能依靠内阁,内阁跟皇帝意见相左,内阁不同意怎么办?

那崇祯也没办法,只能不停地换人,换到听自己话的内阁为止。

所以这也是明末历史上,崇祯一朝内阁官员,换得频繁的部分原因。

只能说大明的建立者老朱规划了美好的蓝图,可子孙们内耗,彻底打破了他的设想,之后大明朝着相反的方向一路狂奔。



4 阅读:876

不会落水的焱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