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电影《夏洛特烦恼》还好看的喜剧,其究竟魅力何在?观众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一些观众被其深深吸引,称赞它是一部喜剧外壳下包裹着悲剧内核的作品。影片从多个层面——从人性到体制,再到整个时代——进行了深刻的讽刺,满足了主创“讲个笑话,你可别哭”的期望。这种独特的叙事手法,让人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苦涩与无奈。
然而,也有部分观众对电影的形式表示不满,认为其话剧式的表演和镜头切换破坏了电影应有的趣味。在他们看来,话剧人转为电影人时,最大的挑战并非是对影像感的参透,而是如何将话剧戏剧与电影戏剧的节奏进行恰当的置换。过于直接和夸张的表演方式,让他们觉得影片缺乏必要的留白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电影《驴得水》最初其实是打算拍成电影的,但剧本大纲搁置了两三年,一直没有得到开机的机会。为了维护版权,最后才决定先将其改编为舞台剧。这个决定,也让更多的人得以欣赏到这部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民国31年的一个偏远乡村,四个有教育梦想的人在此创办了一所小学,却只有六个学生。由于经费紧张,他们虚报了一位“吕得水”老师。当面临上级检查时,他们不得不找来一个铜匠顶替,并因此获得了一大笔资金。然而,随着故事的深入,谎言逐渐被揭穿,每个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开始妥协、丧失自我。最后,他们不仅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反而失去了一切。
影片的前半部分以荒诞喜剧的形式展开,展现了人物们为了圆谎而做出的一系列滑稽行为。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观众逐渐感受到人物们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这是一个关于圆谎的故事,但谎言背后的动机和过程却让人深感同情。
影片中的四位主人公代表了四种不同的知识分子类型。校长正直无私但性格软弱;周铁男充满反叛精神但锋芒毕露;裴魁山精明务实但小心谨慎;张一曼则向往自由却遭受了无尽的磨难。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选择,都深深地影响着故事的发展。
后半部分,当人物们面临权力的威逼时,他们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虽然有些突兀,但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影片并没有回避人性的阴暗面,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揭示了社会的残酷和无情。
影片中的男主角铜匠,是一个被动卷入故事的角色。他原本是一个怂弱的农村青年,但在与知识分子的接触中,他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力量。他的转变过程虽然有些突兀,但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性的塑造和影响。
张一曼的写真照令人印象深刻,她这个角色源自导演周申多年前阅读的一篇池莉的小说。虽然小说的名字已遗忘,但小说中那个名叫豆芽菜的女孩,她的形象在周申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这种内心单纯善良,外表却显得浪荡风骚的人物,她的原则是既不伤害别人,也不受他人束缚,随心所欲地生活。尽管她在关键时刻能坚守道德底线,却远比那些成天满口大道理的人来得真实。
张一曼,一个充满争议的角色,她的观念前卫,有性瘾,追求自由和爱情。然而,她并非女权主义者,面对众人的羞辱,她选择了沉默;看到自己的长发被剪秃,她失声痛哭,躲进桌子底下。这长发,正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遭受压迫的象征。在剧情的反转中,张一曼和孙佳的命运让观众深感惋惜,而其他男性角色最终则显得可悲可恶。
除了那位犬儒的校长和猥琐的老裴,周铁男的转变更是让观众措手不及。他先是中枪倒地,长时间躺在地上,竟然奇迹般地生还;而后,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老裴的阵营,这种毫无预兆的转变令人费解。或许,在躺地期间,铁男正在思考如何保全自己,但当他重新站起来时,已经完成了彻底的蜕变。这种内心的挣扎和转变,应该是电影需要深入挖掘的部分。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值得一看,但或许看一次就足够了。因为它给人带来的并不是轻松愉快的体验,而是让人感到压抑和愤怒。电影对于人性由善转恶的过程缺乏说服力,看完后自然会让人感到焦虑和不安。这也让我们联想到现实社会中的种种无奈和妥协,为了适应环境,我们是否也会磨去棱角,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人?这种转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我们或许无法找到确切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并非一蹴而就。
最后,电影中有两个细节令人动容:那头被宰杀的驴,孙佳在烧着“得水”的小木牌时泪流满面;张一曼则将剥好的大蒜片抛向空中,仿佛雪花飘落,伴随着《我要你》的歌声,那一刻美得令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