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中国的历史长河里头,有这么一段时间呀,有个王朝特别神奇。
他们总共出了22个皇上,结果居然就有11个人出家当和尚去了!
这里面还有自己主动退位然后去当和尚的呢!
那这个神秘的王朝究竟是啥呢?那些皇上们为啥要抛弃江山美人,转而去寺庙修行呢?
今天要说的这个政权,就是大理段氏。这个历史悠久的西南小国,在它存在的几百年间,可是产生过好几个当上和尚的皇帝!
从中唐的公元937年到元朝的1253年,差不多22任的大理皇帝里,居然有9个皇帝自愿退位,转身去当和尚。
还有个被逼得不得不下台的皇帝,加起来,整整10个人最后都变成了和尚,这种事在咱们中国历史上,简直见不到第二例嘛。
以前的人对佛教信仰很虔诚啦,像南北朝时的梁武帝萧衍,四度想要出家,结果还是被大臣们劝阻回去处理政务。
清朝的顺治皇帝也是因为爱情不好想做和尚,但被他妈妈硬拦下来。其他的古时候的皇帝,基本上都没听说谁想出家的。
大理这边倒挺特别的,这几位皇帝要去当和尚,简直就像是家常便饭。除了第二代的段思英是被逼着下台去当和尚之外,剩下的9位都是自己主动决定退位成为和尚的。
他们分别是:
第8任皇帝段素隆,第9任皇帝段素贞,第11任皇帝段思廉,第13任皇帝段寿辉,第14任皇帝段正明,第15任皇帝段正淳,第16任皇帝段正严(也叫和誉),第17任皇帝段正兴(又叫易长),第20任皇帝段智祥。
那你们肯定好奇为啥这些皇帝愿意放弃江山美人去当和尚呢?这主要还是跟大理这边的国情有关。
他们这里信仰佛教,全民都相信佛,这种情况从南诏晚期隆舜把佛教尊奉为“国教”以后,大理国就一直坚持到了元朝。
元朝的官员郭松年在《大理行记》里面说:“人家这儿就跟天竺比较近,民风都偏爱佛教。无论家里有钱没钱,都得有个佛堂。不论年纪大小,手里总是拿着串珠子转。”
特别是大理国的时候,当和尚成为了一种荣耀;“以佛治国”的理念在政策上也有很多体现,首先,大小官员都是从读书的和尚那里选出来的。
大理国后期,还参照中原王朝搞选拔考试,不过只有那些能读儒家书籍的和尚才有资格(和尚也可以有家庭),要求要有“精通佛家理论,学习儒家经典”的能力。这些人被称为大理特有“释儒”阶层;
再来呢,全国都追求和尚和佛菩萨,国事的决策也都少不了和尚的参与。在人们的认知里,国家的好坏都要看当朝的皇上,跟他们怎么做人做事有关系。如果国家出现问题,人们就觉得是皇上遇到麻烦了,只有出家才能解决问题。
这个故事里讲到了大理国的九个出家做和尚的皇帝各自的经历,他们也都毫不例外的把这种思想当成自己的目标。大家都知道那个在电视剧《天龙八部》中出现的叫做段誉的角色吧?
其实历史中的段誉跟小说里的那个人物形象可不太相同哦,现实中的段誉可是个既有文化又会打仗的皇帝呢!他七岁开始上学,然后在点苍山上和大理附近的高僧六铉法师一起学习。
这位六铉法师觉得他悟性特别好,所以一直很用心地教他。
段誉26岁那年就当上了皇帝,在位的时候曾经好几次成功镇压住了37个部落的反叛行为,还主动的跟大宋王朝搞好关系,经常给他们送礼物和表演音乐,因此被宋徽宗封为了云南地区的长官,大理国王的称号也是这时候得来的。
在段誉当皇帝期间,他总是勤奋努力地治理国家,关心百姓。有一次,一个叫做高智昌的部将在家属去世后,当面羞辱段誉,结果他生病死掉了,段誉依旧给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甚至用佛教的方法帮他超度灵魂。
后来还有两个高智昌的手下想要刺杀段誉,但是没成功被抓获了,段誉反而称赞他们是有勇气的人,然后放了他们。
后来,这两人在绝望之下选择了自杀,段誉还特地为他们设立了一个埋骨之所。
段誉一共在位39年,后来因为一颗彗星升起,预示着国家将会遇到坏事情,而且段誉的几个儿子也都开始争夺王位,所以他就决定退位去出家,去了无为寺,取了个法名叫广弘,最后活到了94岁,就是大理国最老的皇帝啦。
民间的传说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大理国的老百姓们说:
“皇帝出家了,大臣和侍从随着他走,还有一串嫔妃,穿着素色的衣服,披着红色的首饰。就如同待在家里一样,全国人民都尊敬菩萨,每天早晚都会拜祭大士,禅房就像家庭一样温馨。”
这个描述真是栩栩如生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大理国存在的316年里,基本上都没有发生过什么大规模的战争或者血腥的冲突,整个国家的社会关系都处理得很好,这也让他们变成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