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冯白驹常和韩练成闹别扭,周总理说:请你们看一出三岔口

千年历史千面游 2022-12-12 17:20:23

“两个互不相识的自己人,在漆黑的夜里恶战了一场,直到天亮才发现自己打错了,这出戏真有趣啊!”

1950年的一天,周总理和陈毅在中南海西花厅,和冯白驹、韩练成两位将军一起吃饭。席间,大家谈起刚刚看完的京剧《三叉口》,都觉得很有意思。陈毅老总看似漫不经心的说出了上面那句话,然后就把眼光看向冯、韩二人,似乎在等着什么回答。

周总理

“总理,是我的不对,我没能完成任务。”韩练成突然低下头,说了这么一句。而另一旁的冯白驹则说道:“我也有责任,那时候电台突然坏了,没法向中央请示,我太操之过急了。”

周总理看了看二人,缓缓地说道:“没能给你们搭上线,这是我的责任。你们误会已久,应该解开这个 结了。现在想想,如果莱芜战役时,没有及时地给韩将军和陈老总搭上线,后果还真是不好说呢。”

在座的人听了此言,都笑了起来,一场天大的历史误会,就此烟消云散。

陈毅

那么,这到底是一场什么误会呢?这场误会又和京剧《三叉口》有什么关系呢?这就不得不说一下韩练成这位著名的“卧底将军”。

韩练成将军出生于甘肃省固原县,在县城边上的贫民窟长大。为了让孩子能上学,韩练成的父母给用换工“顶束修”的方式,把儿子送进了私塾。在上学期间,韩练成不仅学习刻苦,还私下里和其他人一起习武,成了一个文武双全之人。

16岁时,韩练成加入了西北军,顶头上司是著名的“宁马”马鸿逵。那个时候,马鸿逵对于共产党人还十分友好,部队的政治部长就是共产党人刘伯坚。在军队期间,韩练成和共产党人接触频繁,渐渐就有了加入共产党的想法。但是后来由于蒋介石挑起的一系列反动行为,让共产党人被驱逐,韩练成也就没能实现夙愿。

韩练成

1930年,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进行了中原大战,马鸿逵在关键时刻“倒戈”,转而支持蒋介石。韩练成自然也就随着主将一起,加入了国民军。曾经有一次,蒋介石在指挥作战时被冯玉祥的部队包围,关键时刻韩练成赶来“救驾”,让老蒋脱离了危险。蒋介石感念这番“救命之恩”,便给了韩练成一个“黄埔三期”的身份,并且亲手伪造了他的学籍。所以后来有不少人说,韩练成属于“赐穿黄马褂”的人。凭着这层关系,蒋介石对韩练成赏识有加,并且多次破格提拔。

抗日战争开始后,韩练成在南京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和叶剑英。由于有黄埔系的关系,韩练成当即称周恩来为“周老师”,双方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后来随着战争的进行,韩练成逐渐觉得,共产党的主张才是正确的。最终在1942年,韩练成正式和地下组织建立了联系,成了一位“卧底将军”。

韩练成将军的绝活儿,除了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还有非常高的情商。蒋介石和其政治死敌——桂系军阀,都把韩练成视为自己的嫡系。桂系的核心人物白崇禧,非常赏识韩练成,长期让他这个非“桂系”出身的人在广西指挥作战。而蒋介石就更不用说了,他一方面为了报“救命之恩”,一方面对韩练成的能力也非常赞赏。在两个人的共同作用下, 韩练成在抗战末期成为了46军的军长。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命令韩练成来到海南岛。按照蒋介石的密令,韩练成此行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接受日本人的投降,一个是“剿灭”共产党领导的琼崖纵队。

琼崖纵队娘子军

琼崖纵队是一支历史悠久的部队,在1927年就已经存在。由于主要在琼东(今琼海)、崖县(今三亚市)活动,故称琼崖纵队。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下,琼崖纵队最困难时仅仅还有二三十人。后来随着抗日战争的到来,琼崖纵队存活了下来。

1939年2月,日军入侵了海南岛,国民党军撤至五指山附近,而琼崖纵队则成了海南抗战的主力。由于海南的日军实力不强,琼崖纵队的活动非常频繁。抗战后期,琼崖纵队控制了海南岛一半的土地,人口超过一百万,部队也发展到将近一万人。尤其难得的是,琼崖纵队在1941年便已经和党中央失去了联系,这一切成绩,都是他们独立完成的。

琼崖纵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在五指山区龟缩了六七年的国民党军队,马上冲了出来,开始阻挠琼崖纵队去接受日伪军的投降。正如同争夺东北一样,蒋介石也同样将海南岛作为了国共两党的一个博弈之地。但是,当地的国民党军实力孱弱,根本阻挠不了琼崖纵队。于是,蒋介石决定将韩练成调过去,执行“围剿”任务。

而接到蒋介石命令的同时,韩练成还接到了周恩来的密令:请用你的个人权力和影响力,尽量保全琼崖纵队。这两个完全相反的命令,确实让人难以兼顾。但是,韩练成却用一个方法,找到了撬开罐头盒的钥匙。而且,这件事做得还大快人心。

蒋介石

韩练成来到海南之后,发现了一个所谓的“独立13旅”。这伙士兵大约有四五千人,纪律性差,态度嚣张。尤其是几个指挥官,似乎是有什么人撑腰,根本不把韩练成放在眼里。后来通过一番调查,韩练成发现,这帮人都是从伪军改编过来的,几个指挥官都是汉奸头子,在当地民愤极大。由于他们走了军统特务郑介民的门路,不但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功臣,还有了国民党少将的军衔。

这些人,正好成了韩练成架空军统的工具。他命令自己的部下,将“独立13旅”的枪械全部给缴了。其中的13个指挥官,也都被韩练成给枪毙了。这一下,弄得郑介民十分尴尬,他马上找到蒋介石告状,说韩练成“擅权”。

蒋介石对这件事非常在意,当即就把韩练成叫了回来,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韩练成的回答十分的“伟光正”:“让汉奸顶着国民党少将的军衔招摇过市,既会寒了抗日军民的心,也会引起海南人民的反感。我把他们杀了之后,当地的社会舆论反应非常好,所以我这样做,是在维护总裁的统治。”

听了这个回答,蒋介石也明白这是事实,于是只在口头警告韩练成“不准擅权”,但仍然让他回去海南。这一下,韩练成的威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而军统特务则被打击得灰头土脸,不敢再为难韩练成了。这一下,这位“卧底将军”得以开始下一步行动,半公开地去和琼崖纵队取得联系了。

韩练成

1945年10月,军统的特务们从投降的日本兵手里,获得了一大批枪支弹药,同时还有很多琼崖纵队的高级俘虏。韩练成觉得,这些人和武器,可以当做自己和琼崖纵队联络的一个借口,于是就以海南受降司令的名义,从军统那里抢走了这些武器和人员。军统此时已经不敢正面对抗韩练成,就只能由着他去做了。

韩练成以归还俘虏为名义,联系了琼崖纵队,并且要求他们进行“和平谈判”。琼崖纵队很快响应,表示同意。于是,在海口的胜沙路一个临近海边的椰子园内,46军和琼崖纵队的谈判开始了。

海口胜沙路今景

谈判会议期间,韩练成表现得十分傲慢。他态度轻蔑地对琼崖纵队代表史丹说道:“你们琼崖纵队就那么几条破枪,凭什么和我们平起平坐?我看你们还是老老实实地接受收编的好。”

史丹也是个坚定的战士,他当即拍案而起,怒喝道:“抗战时候你们都做了什么?现在想收编我们,办不到!”

韩练成心中暗喜,但是表面上仍然装作非常生气,与史丹不顾身份地大吵了起来。这次的谈判,也就落了一个无果而终。

韩练成晚年

然而就在当天晚上,韩练成让人再次将史丹约出来会面。史丹来了之后,韩练成支开了两个手下,然后压低声音说道:“史丹同志,今天白天我的态度不过是演戏,是做给国民党那些兵将看的。现在我正式告诉你,我是党的地下人员,接下来我会有些行动,希望琼崖纵队可以配合。你如果怀疑我的身份,可以发电报去延安,验证一下。”

史丹大吃一惊,不知道该不该相信韩练成。他回去之后,马上将情况汇报给了冯白驹。然而此时,琼崖纵队和党中央的联络还没有恢复,而且约定中应该到海南的联络员也没有到达,韩练成的身份他们无法确定。本着一切小心的原则,冯白驹决定先不相信韩练成,看他以后的动作再说。

冯白驹

这之后,韩练成发起了几次针对琼崖纵队的军事行动。每次行动之前,他都会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好让对方有所准备。但是,琼崖纵队的战士们不甘心胜利的果实落入他人之手,所以对国民党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结果,损失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几次战斗之后,冯白驹看着不断增加的伤亡数字,决定不再相信韩练成。

1946年1月,为了展现自己的“围剿成果”,韩练成决定来一次大规模的火车视察。他在事先再次做了大张旗鼓的宣传,以通知琼崖纵队。他根本不知道,琼崖纵队的电台已经损坏,以为此前的战斗不过是做做样子。所以这次视察,他希望琼崖纵队能配合自己,不要有任何动作。

琼崖纵队

但是,既然冯白驹已经选择不再相信韩练成,自然也就不会做什么配合。他指挥手下部队,准备在视察的沿途设下伏兵,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就这样,一个天大的历史误会就出现了。韩练成在视察途中,所乘的火车突然遭到猛烈的攻击,他自己也负了伤。当琼崖纵队的战士们发起围攻的时候,他甚至以为自己要死在自己人的枪口下了。后来,其他的国民党部队赶来救援,韩练成才算是逃过一劫。

韩练成为此十分懊恼,自己明明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为何琼崖纵队仍然不相信自己,甚至要致自己于死地呢?后来他通过渠道询问了周恩来,这才知道对方已经“失联”了长达五年。现在的琼崖纵队,已经不可能相信任何一个国民党军官了。

周总理

韩练成知道了这种情况后,虽然心中释然,但仍然不得不面临一个难题:海南当地没有好的医院,他想要治伤,必须回去。而他这一走,海南地区将不会再有人保护琼崖纵队。这支功勋卓著的部队,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险。

果然,韩练成受伤的两天之后,蒋介石便发来了命令:韩练成回南京调养,而凶悍的张发奎将直接指挥他麾下的国民党部队,对琼崖纵队进行“围剿”。韩练成没有办法,只能按照命令行动。

张发奎虽然在早年间也和我党有过交往,但是毕竟不是地下党。而且他个性强悍,执行命令从来不打折扣。接手海南部队之后,他立刻就发动了大规模的围剿。琼崖纵队的损失,变得越来越大。而冯白驹对于韩练成的离开并不知情,所以将这些损失也算在了他的身上。

张发奎

韩练成在南京休养之时,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海南。伤情刚刚稳定,他就迫不及待的向蒋介石请命,想要重返海南。蒋介石以为这是爱将立功心切,便同意了。韩练成回到海南之后,顶着一切压力,叫停了围剿。在如同“馄饨水”一样的干了半年之后,蒋介石看韩练成毫无建树,便以“剿匪不力”的罪名将他调了回去。

这之后,冯白驹一直领导琼崖纵队在坚持,而韩练成则继续着自己的“卧底将军”生涯。1949年,韩练成暴露了。但是张治中将军的保护下,他安全地逃到了香港,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正式回归了党组织。

新中国建立后,韩练成在西北任职,而冯白驹则继续在海南工作。1950年,两人同时回到北京汇报工作。两人见面时,韩练成的表现还算比较自然,但是冯白驹却始终对韩练成冷眼以待,甚至是处处针对。而一旁的周总理和陈老总,将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他们当然明白,两人的宿怨到底是怎么来的。于是在工作会议之后,周总理将二人请到怀仁堂,并且让戏曲工作者唱了一出经典名剧《三岔口》。

三岔口

《三岔口》说的是宋朝的故事,说的是大将焦赞因为杀死皇帝宠臣谢金吾而被发配,在一天晚上投宿到刘利华的客栈中歇息。刘利华想要解救焦赞,但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和保护焦赞的任堂惠来了一场恶战。后来焦赞出面,两人才解除了误会。

很显然,周总理的这出戏,是有着实际的意义的。散戏后,周总理和陈毅老总在西花厅请二位将军吃饭,并且将当年的所有误会一一挑明。韩练成和冯白驹也都解开了心结,从此通力合作,为新中国的军事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像韩练成这样的地下党人,经常会面临自己同志的误会。最后能够成功化解的,其实并不很多。有些人的误会,甚至造成了他们本身的身败名裂。但是,新中国的丰碑上,仍然不会落下他们的一笔。相信随着历史档案的逐渐解密,会有更多的误会被解开。

15 阅读:7766
评论列表

千年历史千面游

简介:分享我心中的历史和文化,分享我眼中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