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中东

近日,伊朗半官方媒体—梅尔通讯社援引了《中东之眼》的报道称,在以色列和伊朗的冲

近日,伊朗半官方媒体—梅尔通讯社援引了《中东之眼》的报道称,在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结束后,伊朗接收了来自中国的地对空导弹系统。而且,这家伊朗媒体还故意配上了红旗-9B的配图。怎么说呢,这事现在在外网有很大的讨论度,...
伊朗怒了!巴勒斯坦怒了!叙利亚怒了!黎巴嫩怒了!伊拉克怒了!也门胡塞武装也怒了!

伊朗怒了!巴勒斯坦怒了!叙利亚怒了!黎巴嫩怒了!伊拉克怒了!也门胡塞武装也怒了!

伊朗怒了!巴勒斯坦怒了!叙利亚怒了!黎巴嫩怒了!伊拉克怒了!也门胡塞武装也怒了!整个中东地区的怒火被彻底点燃,他们想破脑袋也不明白,美西方国家凭什么在中东横行霸道,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围堵中国,尤其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更让某些国家坐立不安。美西方国家在中东这片土地上横行霸道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就说巴以冲突吧,以色列仗着美国撑腰,这些年对巴勒斯坦人做了多少过分的事。以军轰炸加沙的医院、学校,连联合国的人都不放过,还用国际法禁止的白磷弹,这是人干的事吗?可美国呢,不但不阻止,还往以色列送武器,在联合国里一次次帮以色列压下停火的决议。伊朗外长就直接点出来,以色列能这么嚣张,就是因为美国带头不管国际法,几十年如一日地偏袒。阿盟秘书长也说,美西方装聋作哑掩盖不了真相,巴勒斯坦的事必须按“两国方案”来解决。这么多年,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动不动就发动战争、搞政变,强行把所谓的“美式民主”塞给中东国家。伊拉克、叙利亚这些国家被折腾得稀巴烂,老百姓日子没法过。现在阿拉伯世界对美国那是一肚子火,埃及前外长就说,西方的手沾满了鲜血。连美国自己的老百姓都看不下去了,民调显示三分之二的美国人都希望政府推动巴以停火,可拜登政府就是不听,还在给以色列撑腰。就在中东国家被美西方欺负得没办法的时候,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让大家看到了新的希望。以前中东的汽车市场基本被日本、欧洲的品牌垄断,可这几年中国车就像一匹黑马杀了进来。沙特2023年卖了66万辆新车,中国品牌占了16%,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往上蹿。领克、长城、长安这些中国品牌在中东大街上越来越常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更是让中东人眼前一亮。沙特估计到2025年能多出300万女司机,这可把汽车销量带起来了,中国车正好赶上这个机会。中国车凭啥能在中东站稳脚跟?一是质量好,二是价格实在。领克在中东卖得可不便宜,和奔驰、宝马一个价,但人家装修时尚,还有体验区,年轻人特别喜欢。而且中国车在疫情期间表现稳定,那时候日本车因为芯片短缺供不上货,中国车却能源源不断地运到中东。更重要的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打破了西方的垄断,让中东国家有了新的选择。沙特、科威特这些国家都在琢磨着发展本土产业,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沙特的财团还投资了蔚来汽车,就是希望能和中国一起把汽车产业做大。可美西方一看中国汽车起来了,坐不住了。他们一边在中东继续搞霸权,一边想尽办法围堵中国。美国把电动汽车进口关税提高到100%,欧盟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最高能到45.3%。他们还想通过技术封锁卡住中国的脖子,比如切断半导体设计软件的出口,限制喷气式发动机技术。但中国车企没被吓倒,比亚迪、蔚来、小鹏这些企业都在想办法突围。比亚迪在泰国、巴西建厂,蔚来花大价钱搞研发,小鹏和大众合作降成本。东风纳米06更是以7.99万的价格直接打进市场,配置和性能一点不输外国车。中东国家看在眼里,心里更明白谁才是真正想合作的。中国在中东没有私利,一直主张和平解决争端。2023年,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这可是震动世界的大事。后来又推动巴勒斯坦14个派别在北京对话,签署了和解宣言。沙特费萨尔亲王就说,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希望中国能继续帮忙缓和局势。连欧洲国家的老百姓都开始支持巴勒斯坦,上街游行呼吁正义,这说明美西方的那一套越来越行不通了。美西方国家以为靠打压就能阻止中国发展,可他们错了。中国汽车产业就像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不仅在中东,在全球都在开疆拓土。中东国家也不是傻子,谁真心对他们好,谁在欺负他们,他们心里清楚。美西方越是围堵中国,中东国家就越团结在中国周围。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和中国合作,才能摆脱美西方的控制,过上好日子。这股怒火,既是对美西方霸道的抗议,也是对中国崛起的期待。未来的中东,肯定会有更多国家站出来,和中国一起,打破美西方的霸权,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中东最狡猾的国家是谁?要我说就是沙特,既和中国交好,买中国军火,又大量购买美国军

中东最狡猾的国家是谁?要我说就是沙特,既和中国交好,买中国军火,又大量购买美国军

要我说就是沙特,既和中国交好,买中国军火,又大量购买美国军火,对中东战事置之不理,任凭以色列打遍中东。现在伊朗和以色列开打,他也同样坐山观虎斗,看着双方相互削弱。未来中东的战火,估计也燃不到沙特。沙特能在中美...
世界上最安全的两个国家,一个谁也打不过,一个谁也不敢打。世界纷纷扰扰,但有两个国

世界上最安全的两个国家,一个谁也打不过,一个谁也不敢打。世界纷纷扰扰,但有两个国

世界上最安全的两个国家,一个谁也打不过,一个谁也不敢打。世界纷纷扰扰,但有两个国家却安全感爆棚,其中一个谁也打不过,而另一个则是谁都不敢打,这两国分别是谁,又凭什么那么安全呢?(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这两个国家,其中那个谁也打不过的,当属蒙古国了,这个国家夹在中俄两大国之间,就像两个巨人中间的小娃娃。从军事角度看,蒙古国的军力确实不咋地,根据2025年的最新数据,蒙古国现役兵力大约2万人,预备役1300多人。陆军装备的坦克大多是苏联时代的T-72,这些老古董已经服役了几十年,性能早就跟不上现代战争的需求。空军更寒酸,总共50架飞机,能正常飞行的屈指可数,连像样的战斗机都没几架。海军就更逗了,总共7个人,3条船,而且三艘船共用一个发动机,每次只能派一条船出海,平时的任务不是打仗,而是运羊毛和载游客在湖里兜风。这样的军力,跟中美俄比起来,简直就是蚂蚁和大象的差距,美国光一艘航母的舰载机数量,就比蒙古国整个空军的飞机还多。俄罗斯的一个装甲师,坦克数量就能超过蒙古国陆军的总和,但奇怪的是,就这么个军事弱国,却没人敢轻易招惹。关键就在于它的地理位置,蒙古国被中国和俄罗斯死死地夹在中间,这两个国家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军事实力全球顶尖。中俄都把蒙古国视为战略缓冲地带,谁也不希望对方控制这里。当年苏联解体后,蒙古国曾想搞“第三邻国”战略,跟美国、日本套近乎,但很快就发现,离开了中俄的支持,自己连基本的进出口都搞不定——90%的进出口依赖中俄的铁路运输,去年182亿美元的贸易额中,中国占了67%。2025年6月,蒙古国新总理刚上任,就赶紧邀请中俄参加“可汗探索”多国维和演习,同时还跟俄罗斯商量举办“色楞格”联合军演。这就是典型的“大国夹缝中的生存智慧”,就像蒙古外交部长说的:“当两头大象在草地上亲热时,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它们脚下的青草。”至于那个谁都不敢打的国家,当然就是美国了,因为它的军事实力实在太强大了,2025财年,美国的国防预算高达8952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额的40%,超过排在其后9个国家军费的总和。要是按特朗普的计划,2026财年军费还要涨到1万亿美元,这么多钱砸下去,美军的装备自然是全球顶尖:11艘核动力航母、8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遍布全球的导弹防御系统,还有正在研发的高超音速武器和“金穹”反导系统。就拿亚太地区来说,美军为“太平洋威慑倡议”申请了99亿美元,重点提升关岛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还计划在菲律宾部署陆基反舰系统和“堤丰”中导系统。这种军事存在,让任何想挑战美国的国家都得掂量掂量,而且历史上招惹过美国的国家,下场都很惨。2003年,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被美国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推翻,国家陷入长期战乱,数百万人流离失所。2011年,利比亚卡扎菲政权被北约空袭推翻,卡扎菲本人惨死,国家至今四分五裂。2025年6月,伊朗因为支持胡塞武装袭击美军基地,遭到美国“福特”号航母战斗群的导弹打击,三处核设施被摧毁,伊朗虽然公布了导弹射程内10座美军基地的地图,但最终也没敢采取实质性报复行动。这些例子都在告诉世人:跟美国作对,后果很严重。不过美国的安全也不是绝对的,虽然它的军事实力无人能敌,但过度依赖军事手段解决问题,也让它陷入了“霸权困境”。美国在中东的长期驻军和干预,不仅耗费了巨额资金,还引发了当地民众的强烈反美情绪,恐怖主义反而越反越多。美国每年7000多亿美元的军费开支,相当于全球军费总额的40%,但国内却有大量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这种“大炮与黄油”的失衡,正在侵蚀美国的根基。这么看来,蒙古国的安全靠的是地缘优势和大国平衡,而美国的安全靠的是绝对的军事霸权。但这两种安全模式都有各自的隐患:蒙古国过于依赖外部力量,一旦中俄关系发生变化,它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美国则因为穷兵黩武,正在透支自己的国力和国际信誉,这也提醒我们,真正的安全不能只靠武力,还得靠国际合作和共同发展。就像咱们中国一直主张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长治久安之道。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伊以冲突让全世界的国家都明白:美国没有把中国当成不共戴天的仇敌,它只不过是对东方

伊以冲突让全世界的国家都明白:美国没有把中国当成不共戴天的仇敌,它只不过是对东方

伊以冲突让全世界的国家都明白:美国没有把中国当成不共戴天的仇敌,它只不过是对东方大国有敌意的最大竞争对手。那些不甘心被美国欺凌的国家站出来反对美国霸权,那是为了自己能够活命,并不是为中国“挡刀”。所以,中国也没有为其他跟美国对立国家流干热血、两肋插刀的义务!伊以冲突这场大戏,把国际政治的底层逻辑撕得明明白白。美国在中东的操作,压根儿就不是要和中国拼个你死我活,而是把东方大国当成棋逢对手的竞争者。那些跳出来反对美国霸权的国家,说白了都是为了自己能在这场权力游戏里活下去,跟给中国“当炮灰”没啥关系。反过来想,中国也犯不着为这些国家豁出命去,毕竟大家都是在国际丛林里求生存的玩家。先看美国在中东的角色。伊以冲突升级后,美国在安理会的表态特别耐人寻味。一方面,美国跟着以色列谴责伊朗,嚷嚷着要追究责任;另一方面,又明确表示不会支持以色列对伊朗的报复行动。这种矛盾态度,说白了就是美国在中东的战略算盘打得稀碎。它既想保住以色列这个盟友的面子,又怕把伊朗逼急了引发更大的地区动荡,毕竟伊朗背后还有俄罗斯这样的玩家盯着呢。更关键的是,美国现在的战略重心早就不是单纯地围堵中国了,而是在全球范围内搞“选择性竞争”,中东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棋盘。再看其他国家的反应。伊朗被以色列袭击后,第一个找的是俄罗斯而不是中国,普京刚和伊朗签完400亿美元的能源大单,俄罗斯的S-400导弹系统正保卫着伊朗领空。这说明啥?伊朗心里清楚,在中东这个江湖里,能给自己撑腰的不是中国,而是俄罗斯。同样,沙特、阿联酋这些中东国家,虽然和美国关系密切,但也在积极和中国发展经贸合作,他们奉行的是多边平衡外交,不会为了美国的遏制政策就把自己绑在一条船上。这些国家反对美国霸权,纯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比如能源出口、地区影响力,跟中国没啥关系。中国在这场冲突里的立场就更清楚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说得很明白,各方应保持克制,依照联合国宪章解决矛盾,当务之急是落实“两国方案”。中国既买伊朗的石油,也和以色列做生意;既反对伊朗拥核,也批评以色列滥炸加沙。这种不选边站的态度,恰恰是对地区和平最负责任的做法。中国从来没想过要当“国际警察”,也没兴趣掺和中东的恩怨情仇,中国在波斯湾的筹码,是提供所有国家都需要的稳定预期。说白了,美国对中国的敌意,更多是出于对全球经济主导权的争夺。从贸易战到科技战,美国想压中国一头,但又不敢把关系彻底搞崩,毕竟中美经济早已深度绑定。就像之前美国对越南加征46%的关税,表面上是针对越南,实际上是想敲打中国借道越南的贸易策略。可结果呢?中国厂家换个标签照样赚钱,美国消费者买的东西没变贵,越南却只能赚点辛苦钱。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操作,恰恰暴露了美国霸权的虚弱。那些和美国对立的国家,比如伊朗、俄罗斯,他们反对美国是因为自己的利益被侵犯,而不是为了给中国“当枪使”。就像俄乌冲突,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得够呛,但中国也没跟着俄罗斯和西方撕破脸,而是保持中立,继续和双方做生意。同样,伊朗和美国的对抗,本质上是中东地区权力格局的博弈,中国没必要也没义务掺和进去。中国的外交策略一直很清晰:劝和促谈,平衡公正。无论是在伊核问题上支持恢复2015年协议,还是在巴以冲突中呼吁停火,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这种立场,让中国在国际社会赢得了尊重,也让那些想绑架中国站队的国家碰了一鼻子灰。就像以色列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伊朗石油,中国外交部直接回怼:“中东问题的是非曲直很清楚,解决问题要靠对话而非施压。”国际政治从来都是利益优先,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美国把中国当竞争对手,但还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其他国家反对美国霸权,是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当然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但绝不会为了别人的利益去冒险。毕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只有先保护好自己,才能谈得上帮助别人。
中东六国怒了!欧美彻底慌了!沙特砸50亿,阿联酋排队抢!说出来你

中东六国怒了!欧美彻底慌了!沙特砸50亿,阿联酋排队抢!说出来你

中东六国怒了!欧美彻底慌了!沙特砸50亿,阿联酋排队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咱们中国的电车现在在中东那边可吃香了。像蔚来、红旗、比亚迪这些牌子,当地人大把大把地买,卖得那叫一个红火。这可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主要是咱们这些车企有真本事。这些年一门心思搞技术,新东西层出不穷,市场也跑得勤,哪儿都有他们的影子,竞争力自然就上去了。你再瞅中东那些有钱的主儿,像沙特、阿联酋,一个个都盯着咱们的东西使劲买。这说明啥?咱们中国造的东西确实站起来了,以前欧美在那一片说了算的日子,慢慢就变样了。
中国国际战略已经是完全明牌了“俄罗斯不能输,以色列不能赢。”先看为什么俄罗斯

中国国际战略已经是完全明牌了“俄罗斯不能输,以色列不能赢。”先看为什么俄罗斯

中国国际战略已经是完全明牌了“俄罗斯不能输,以色列不能赢。”先看为什么俄罗斯不能输。现在俄乌冲突还在持续,北约的动作很明显,就是借着这场冲突不断向东扩张。芬兰已经加入北约,俄罗斯和北约的边境线一下子增加了1300公里,北约的军事基地离俄罗斯更近了。瑞典也在申请加入,一旦成功,北约的势力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这种情况下,如果俄罗斯在冲突中失败,北约肯定会继续向东推进,下一步就可能到中亚、蒙古这些地方,而这些地方离中国的西北、东北边境最近的只有几百公里。到那时候,中国新疆的油气管道、东北的跨境铁路,都会处于北约的军事影响范围内,安全风险会大幅增加。从能源合作来看,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去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有8600万吨,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9.7%;进口的天然气有480亿立方米,其中“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每天输送的3800万立方米天然气,直接关系到京津冀地区的冬季供暖。而且,这些能源贸易很多都是用人民币或者卢布结算的,去年中俄贸易中本币结算的比例已经达到40%,这减少了对美元结算体系的依赖。如果俄罗斯输了,西方很可能会干预这些能源合作,中国就得花更多的钱从更远的地方进口能源,不仅成本增加,能源安全也难以保障。在战略层面,俄罗斯现在分担了北约的大部分压力。美国60%的对欧军事资源都被俄罗斯牵制着,欧洲国家因为要援助乌克兰,也没精力跟着美国一起围堵中国。要是俄罗斯失败了,美国就能把欧洲盟友整合起来,从西边和南边同时给中国施加压力,到时候中国面临的战略压力会比现在大得多。再说说为什么以色列不能赢。这里说的“不能赢”,是指不能取得打破地区平衡的压倒性胜利。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占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的60%。去年中国从中东进口的原油有3.6亿吨,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72%,其中沙特、伊朗、伊拉克这三个国家就贡献了近六成。如果以色列在冲突中彻底压制了阿拉伯国家,美国就会通过以色列控制中东的能源,中国进口石油的价格和渠道都会受到影响,可能会被别人卡住脖子。中东的稳定还关系到中国在当地的项目安全。中国企业在沙特主导建设的红海新城项目,投资达5000亿美元,规划中的深水港建成后,会成为中国货轮通往欧洲的重要中转站;中国升级后的伊朗恰巴哈尔港,货物可以通过铁路直接运到阿富汗和中亚,不用再受巴基斯坦地缘因素的影响。但这些项目都需要周边没有大规模的冲突。以色列如果持续扩大军事行动,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等势力肯定会加大反击力度。去年红海因为胡塞武装袭击商船,中国到欧洲的货轮不得不绕行好望角,单趟成本就增加了200万美元。要是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会直接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从地区力量平衡来看,中东国家正在加强自主合作。沙特和伊朗复交后,已经开始谈判建立自贸区,计划用本币来结算石油贸易;土耳其、埃及等国也在打造不依赖西方的防务体系。中国是这些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正通过技术转让、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扩大影响力。如果以色列凭借军事优势强行掌控地区秩序,阿拉伯国家可能会被迫重新依附美国来寻求保护,中国在中东多年建立的合作基础就会被破坏,“一带一路”向西的通道也可能会中断。总的来说,这不是帮谁不帮谁的问题,而是基于实际局势的考量。俄罗斯能顶住压力,中国的西北边境就多一份安全保障;中东能保持平衡,中国的能源通道就更稳定。国际政治的核心是利益,这两句话背后,是中国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的合理判断。信息源:中俄能源贸易数据、北约东扩及军事部署信息、中东石油进口数据红海航运影响数据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卡塔尔与福州对比卡塔尔是中东一个富裕的小国,从人口规模来看,卡塔尔的人口数量2

卡塔尔是中东一个富裕的小国,从人口规模来看,卡塔尔的人口数量288万,其中本地居民只有大约占总人口的15%,其他人口都是外来人口。其中是以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主,福州的人口数量是850万,福州人口比卡塔尔差不多多500多万。从...

伊朗外长:以色列目前拥有90枚核弹头,除以之外中东没有一个拥核。以色列是中东唯一

伊朗外长:以色列目前拥有90枚核弹头,除以之外中东没有一个拥核。以色列是中东唯一一个拥核国家,而且目前已经制造出了90枚核弹头,这是伊朗外长给全世界的警告,那么问题来了,以色列的拥核路是什么样的呢,凭啥他们能拥核呢...

伊朗终于“聪明”了一次,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25日发言说“整个中东地区都

“整个中东地区都应实现无核化,以色列同样不应拥有核武器。我们支持建立一个无核武器区,同时也应涵盖所有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前提是以色列必须加入。伊朗在中东核问题上的这一表态,确实称得上是一次颇具策略性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