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重文轻武被骂了几百年,为什么还能终结五代十国的乱局?只能说赵家团队真的是太聪明了!
纵观整个北宋近两百年历史,一无权相当朝,二无外戚专权,三无宦官乱政。虽然也有童贯之流的出现,但是地位和明朝的王瑾、魏忠贤相比,算是小巫见大巫,更不用提唐朝那些直接能够废立天子的大太监了。其实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赵匡胤建立的分权制度体系,虽然这个制度不够完美,直接导致后期北宋灭亡,但是却终结了五代十国的乱局,让中原重新归于统一。
从公元907年李唐灭亡,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短短五十年的时间里,赵匡胤从小就眼睁睁地看着梁唐晋汉周五代,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而且基本上都是小弟反了自己的老大自立,换成你是赵匡胤,你也会有心理阴影。在赵匡胤的心里,一直担忧宋代会不会是接下来的第六代?虽然现在的部下慈眉善目,还推自己当皇帝,但是谁知道自己百年之后,会不会有人自愿或者被迫站出来推翻宋代?毕竟自己当时在柴荣身边,也是忠心耿耿的小弟啊。
所以为了不让这50年里不断循环的悲剧重演,分权是必然的,武将要分,文官也要分。所有东西都要拆得细碎,最后把权力全部拿在自己手里才是安全的。具体怎么操作呢?军队肯定首当其冲,唐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其藩镇实力过强,中央军打不过藩镇军。于是,赵匡胤吸取教训,广纳天下精兵,把各地的精锐都调到京城。地方上由文官主事,直流一下老弱病残,维持基本的社会治安就行。
但是精锐全都掌握在禁军统领手里也不行,禁军统领也不是啥好人,要知道赵匡胤陈桥兵变之前,就是后周禁军的殿前都点检。所以殿前都点检这种高级统领职位必须取消,改用等级低一些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来代替。
这三个职位分为三衙,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三衙是没有任何决策权的,只负责禁军的招募、训练等日常工作,军事决策权由枢密院负责。如果遭遇了战事,由皇帝亲自任命一个主帅,主帅再去禁军里领兵,然后根据枢密院的战略规划进行军事行动,战争结束后再把兵马还回禁军。
由此一来,军事决策、训练管理和外出作战,就被完全切割开来。皇帝是放心了,但是这种看似完美的体系,会导致北宋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出现,再加上枢密院一群文官的瞎指挥,打不过辽国、西夏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解决了武官体系,赵匡胤开始着手细分文官体系。这帮有文化的人花花肠子太多,老赵对他们也是非常不信任,必须将他们打乱、打碎。于是赵匡胤班子撤销了宰相,将权力分割给没有隶属关系的好几个部门,也就是两府三司制度。
两府就是枢密院和中书门下,三司是度支、户部和盐铁。枢密院管军事,中书门下负责行政,而三司则管理财政。这个制度真是绝了,两府虽然可以制定计划,规划怎么用钱,但是他手里没有钱,必须打申请,等皇帝批报告。三司虽然手上有钱,但是他没有决策权,有钱不能花。这种制度也就造成了北宋文臣拉帮结派的现象,但是即使拉帮结派了,两府三司也都拧成一股绳了,你也成不了事,因为旁边还有御史台和知谏院,专门负责弹劾你们这帮大人。
北宋以前,尤其是唐朝时期,言官的主要职责是向皇帝谏言,比较出名的有魏征,专门骂皇帝。可是到了北宋时期,言官的主要职责就变成了弹劾朝中大臣,言官成了悬在文武百官头上的一把利剑,而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了明清两朝。其实不止是文武两系,地方上的分权也到了极致。首先地方财政上,除了留下必要的开支用度,其他的全部上交到汴梁。这就是北宋的特色,以一国养一城,《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城繁花似锦,可你知道汴梁城外是什么光景吗?
然后在地方官员的任免上,也进行了严加管控。宋朝以前,州府以下的小官,譬如县令、通判之类的,都是由节度使直接任免。宋朝初期,全部改为由朝廷统一委派。说实话,赵匡胤实行的这些制度,的确体现了高超的智慧,不仅让五代十国的乱局随风而去,还延续了整个北宋近两百年的国祚。但是,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再好的体制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地使用几百年,与时俱进这四个字非常重要。
可惜宋朝的继承者们,将这一套体制奉为祖宗之法,谁要是想改变它,就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范仲淹、王安石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不仅不能改变,北宋还将这一套体制运用到了极致。首先武将体系兵将两不知,并且不受文官待见;其次是文官体系,两府三司天天钩心斗角,党派林立,互相争权夺利;最后,地方财政拮据,无力自行发展,民不聊生下,起义频繁。
这种极致的分权,还导致岗位太多,宋朝的官员数量为历代最高,可想而知,财政压力有多大。而北宋就在这样的消耗下,走上了积贫积弱之路,最终面对复杂的局势,无法改变僵化的思想,最终落得靖康之耻的惨淡下场。
老赵经历过五代十国,万一再出几个柴荣,郭威,马殷,杨行密,徐知诰,钱镠,孟知祥,李存勖,李嗣源,那咋办[笑着哭]
人家把有实力的藩镇解决了才开始以文驭武的
作者不是我说什么。。。[横脸笑] 北宋中文轻武那也是建国统一后,统一部队马上南征北战统一战争的部队 能打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