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个人而言教育往往是需要终身进行的,但是对于多数人而言离开学校的那一刻起自己的教育便结束了,因此对于多数而而言,大学时期是自己学习旅途中的最后一站,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步入工作,自己在想要进行主动学习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史记注解》之秦始皇本纪5
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接受别人的教育同样是一件让人心生抵触的事情,有些人在学习阶段对这样的事情便充满了抗拒,但是迫于外界规则的约束,自己只能选择表面的服从,因此他们很难去全身心投入其中。
随着约束的解除,个人内在的欲望被放出,自身的负面情绪也得到了全面的宣泄,因此他们必然会绞尽脑汁的去弥补自身过往所留下的遗憾,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的动力去接受枯燥乏味的学习,主动去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
对于多数人而言,自己的工作是不断重复的,不需要有过多的提升,在这样的前提下,自己只要做好当下的事情便可以了,没有必要去自找没趣,因此虽然时间在不断流逝,但是个人的能力却没有太多的增加,自身的优势也在不断的被他人缩短。
baoch远大的志向能够为自己指明前进的方向,兴趣爱好能够为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很显然多数人是处于迷茫状态的,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因此只能在迷茫中沿着既定的道路前行,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一个迷茫的人很难去主动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就如同一个懒惰的人不会去主动去工作一样;对于没有规划的人而言外界环境存在的、能够引起自身兴趣的事物,便是自己投入精力的目标,外界事物不断在更新,个人精力也就很难去收回。
当一个人的观念不发生改变的时候,自身的行为便不会改变,而个人行为不发生改变,便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样的行列之中,随着人数的扩张,这样的现象会进一步扩大,从而影响也越来越大,想要改变也越来越难。
所以很多问题,从自己的身上便可以找到答案,因为大多数人的特性都是一致的,而群体的排他性决定了那些与众不同的人很难融入这样的群体中,而多数人都讨厌孤独,因此改变也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