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发布了亮眼的7月财报,财报显示:7月营收2569.53亿元新台币约合568.5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4.7%,环比增长23.6%。
1至7月总营收达到了337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5%。
作为全球晶圆代工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了60%,如今又迎来业绩大幅增长,台积电开始雄心勃勃的涨价和代工2.0计划。
今年7月底,台积电开始陆续通知多家重要客户:2025年5nm、3nm制程实施涨价政策,幅度为3%—8%之间,具体涨价会根据客户的投片规模、合作关系而定。
台积电堂而皇之的宣布涨价,原因无外乎成本和竞争环境。
芯片随着制程的提升,成本也大幅提高。台积电的晶圆代工来看:
2011年4季度,28nm工艺,单片晶圆报价2891美元;
2019年1季度,7nm工艺,单片晶圆报价7016美元;
2020年1季度,5nm工艺,单片晶圆报价16988美元;
2022年底,3nm工艺,单片晶圆报价19865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了14万。
进入5nm工艺后,就必须使用EUV光刻机,单台EUV光刻机价格高达13亿人民币,而ASML最新的High NA EUV光刻机价格更是高达25亿人民币。
此外,随着制程的提升,对生产线、厂房、技术工人要求也越高,这些也助长了成本居高不下。
近年来,台湾电力企业“台电”陷入持续亏损,为了摆脱现状开始提升电费价格,加上水资源短缺,也给台积电的生产成本带来压力。
竞争环境方面来看,在先进制程领域,台积电只有三星和英特尔两个对手。
三星工艺良品率过低,制造出来的芯片漏电率太高,发热严重,高通都转投台积电了,还会有哪家厂商敢找三星呢?
英特尔陷入了持续亏损,同时工艺技术上的差距,也是有目共睹的。
加上,台积电5nm、3nm工艺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产能利用率高达100%。这种情况下,想要拿到台积电的订单,需要排队下单,否则台积电还真不一定能给你造芯片。
涨价对于台积电来说,可以保持公司持续盈利的能力,使其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同时,涨价也会让外界认为,台积电信心满满,对台积电的技术充满信心。
台积电开启“晶圆代工2.0”时代
晶圆代工是一种商业模式,是指专门从事晶圆加工的服务,该服务由芯片制造公司提供给芯片设计公司。
目前全球晶圆代工厂,包括台积电、三星、联电、中芯国际等。
如今,台积电提出了“晶圆代工2.0”概念,认为“晶圆代工2.0”包括封装、测试、光罩制作及不含存储芯片制造的IDM产业。
1987年,台积电成立,是全球第一家晶圆代工企业,当时的芯片霸主英特尔根本看不上,一家代工企业能有什么出息。
结果,2017年台积电率先实现了7nm的量产,一举超越英特尔,此后更是实现了5nm、4nm、3nm工艺的量产,英特尔不得不承认“英雄迟暮”。
2021年7月,英特尔CEO基辛格宣布,英特尔开启芯片代工业务,亚马逊是自己的第一个客户。
英特尔还立下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在2025年追上台积电和三星,成为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厂之一。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台积电在2024年中旬,提出“晶圆代工2.0”,晶圆代工不再是单纯的制造,而是封装、测试、光罩制作,甚至是设计在内的IDM产业。
这不是开玩笑嘛?英特尔一直走的是IDM模式,好容易下定决心开始搞晶圆代工,结果台积电又开始转向IDM。
台积电表示,如今的芯片制造越来越复杂,晶圆代工厂早已脱离原本单纯的晶圆制造,这个过程实际上已经包括了封装、测试、光罩制作与其他部分。
比如,现在的手机SoC,AI芯片,台积电不仅提供制造服务,还提供了光罩制作,封装和测试服务。
此外,英特尔进入晶圆代工,也到了代工和IDM在传统意义上的界限。
既然代工界限已经模糊,那就索性提出“晶圆制造2.0”,把传统的单一的制造业务,向其他领域扩张,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及更大的利润。
之前晶圆代工市场规模约为1150亿美元,现在晶圆制造2.0市场规模将扩大至2500亿美元。
而台积电市场份额也由之前的61%下降至28%,这意味着台积电未来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意味着,台积电可能会再造一个台积电。
内地晶圆代工企业要不要效仿台积电?打造自己的“晶圆制造2.0”?
内地晶圆代工龙头是中芯国际,但是其综合实力与台积电差距巨大。
今年上半年,中芯国际上半年营收213亿人民币,净利润45.4亿人民币,台积电上半年营收2797亿人民币,净利润1045亿人民币。
台积电营收超过中芯国际的10倍,净利润超过中芯国际的20倍。甚至台积电仅用28nm的业绩,就打过了中芯国际。
除了营收上的差距外,在工艺制程上、设备方面,双方差距也很大。
台积电目前已经实现了3nm工艺的商用和量产,而中芯国际停留在7nm。设备方面,台积电不仅拥有全球最多的EUV光刻机,还拥有了部分High NA EUV光刻机。
中芯国际没有EUV光刻机,甚至还面临着高端DUV光刻设备的封锁限制。
目前,中芯国际已经开始两步走了,一方面,努力搞技术研发,争取在工艺制程方面突破,根据CEO梁孟松的公开信,已经完成了5nm的技术开发,3nm工艺也进入关键的技术攻关。
另一方面,中芯国际已经为客户提供从晶圆制造到芯片封测的全方位服务了,从200mm到300mm晶圆的光罩制造、IP研发及后段辅助设计服务等,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降低成本。
可以说,在技术研发、人才储备上,中芯国际并不差很多,只是缺少关键的EUV设备。
台积电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期,三星、英特尔有设备,但是在工艺研发、公司管理、研发投入上仍有差距,中芯国际背靠整个14亿市场,但缺少先进设备。
因此,台积电毫无顾忌的提价,更可以提出所谓的晶圆制造2.0。
如果,一开始,中芯国际可以像台积电一样购买全球设备,那么还有今天的台积电吗?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