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男子给父亲立碑惹怒堂哥,堂哥:我爹没立碑,你爹凭啥立碑

加油老胡 2024-10-13 19:59:39
引言

咱都听说过“树碑立传”这词儿吧?

“树碑立传”,这是个老成语了,最早是南朝宋的范晔在《后汉书·桓彬传》里写的,一开始是说把人的事迹刻在石碑上或者写成书,来夸夸他。后来呢,这词儿就变成了指想办法给自己扬扬名,提高声望。

“树碑”,也叫“立碑”,就是立个石碑,纪念用的。

说到坟前立碑这风俗,啥时候开始的,还真没个准儿。不过,据书上说,春秋战国那会儿,就有墓碑的样儿了,那时候的“碑”,其实就是个木头桩子。到了汉朝,才有了真的石碑。但那时候,石碑都是给当官的、士大夫这些有头有脸的人立的,普通老百姓的坟前可没这待遇。

到了唐朝,有钱人多了,有了钱就想起了祖宗,也开始学着给祖宗立碑了。那些没钱的老百姓,还是很少给祖宗立碑的。

书上说,给祖宗立碑的风气,明朝开始兴起,清朝最盛。也就是说,明朝的时候,老百姓开始给祖宗立碑了,到了清朝,这风气就最火了。有句话说得好:“明朝碑兴,清朝碑盛”。

那为啥要给祖宗立碑呢?

老百姓的说法是,古代经常打仗,很多人得逃难,到处跑,家在哪儿都不知道了。祖宗还在老家呢,等想回去上坟的时候,说不定地方都变了,坟都找不着了。为了防止这事儿,就给祖宗立碑,碑上有名字,好找。

这就是为啥要给祖宗立碑的原因。

现在不打仗了,大家住得也稳了,不存在找不着坟的事儿了。现在给祖宗立碑,主要是为了纪念。

这不,河南周口有个叫范某军的,为了纪念他爸,给他爸立了个碑,结果,在2022年10月31号,这碑被他堂哥给推倒了。

咋回事儿呢?

事件

2022年10月31号上午,范某辉回祖坟看看,一看他叔叔坟上立了个碑,气坏了,回家拿了把锄头,几下就把碑给推倒了。

这事儿范某军很快就知道了,俩人就吵起来了,要不是有乡亲们拦着,差点儿就打起来了。

范某辉为啥推他叔叔的碑呢?

他说:“我常年在浙江打工,很少回家,堂弟给我叔叔立碑的事儿我不知道。要不是回来给我爸上坟,我都不知道这事儿。”

范某辉又说:“我推碑是有道理的。咱都知道大麦小麦谁先熟,我爸肯定比我叔叔大,要立碑,也应该是我爸先立,我叔叔后立。我爸还没立碑呢,堂弟就给我叔叔立碑了,这不是欺负我吗?所以我就给推倒了。”

范某军听了这话,觉得“很荒唐”。

他说:“扯什么大麦小麦呀?立碑跟大麦小麦有啥关系?要是我堂哥一辈子都不给我大伯立碑,我就不能给我爸立碑了吗?他这逻辑根本不通,太荒唐了!”

范某军又说:“虽然这次我给爸立碑没跟堂哥商量,但早几年我就跟他说过要给爷爷、奶奶、大伯和我爸立碑的事儿,他说手头紧,没法儿想这事儿。现在我给爸立碑了,他又不乐意了,他是不是太霸道了?”

乡亲们听了俩人的说法,给他们调解了一下。但范某辉根本不听,还是那句话:我爸没立碑,你爸就不能立碑!

现在俩人还在为这事儿僵着呢。

这事儿就这么个大概了。

乡亲们听了这事儿,也都议论纷纷。

乡亲声音

乡亲刘某:俺觉得范某辉这事儿办得不太地道。你自己没本事给你爹树碑,这能怨谁呢?你咋就不让堂弟给你叔叔树碑呢?退一步讲,就算有啥老规矩——长兄没树碑,弟弟不能树,但既然你堂弟已经给你叔叔树了碑,你也不能上去就把碑给推倒了啊!这样做,不是对你叔叔不敬嘛?

乡亲龚某:范某辉那套说辞根本说不通,他拿“大麦小麦”来比,这哪儿跟哪儿啊?立碑跟大麦小麦根本不是一码事!

总而言之,乡亲们议论纷纷。

老胡说法

“胁迫”这个词儿,最早见于《后汉书·申屠蟠传》,里头有这么句话:“爽(指荀爽)等为卓(指董卓)所胁迫,西都长安,京师扰乱。”打那以后,“胁迫”这个词儿就有了。

《词语新解》里头讲,“胁迫”就是拿自己的意愿去威胁逼迫别人。

就拿这事儿来说,堂哥范某辉就是想胁迫堂弟范某军。范某辉觉得:我没给我爹树碑,你也不能给你爹树碑,你擅自给你爹树碑了,就坏了“规矩”,这可不行。所以,我就要把你爹的碑给推倒。

其实,范某辉这套逻辑,根本站不住脚,跟强盗逻辑差不多,很多人都不会认同。可他却拿这套逻辑去胁迫堂弟,真是让人无语。

老胡觉得:范某辉可别再固执下去了,自己的叔叔是谁?自己的堂弟是谁?那可都是至亲啊!要是范某辉还这么固执下去,那他在村里的名声可就臭了!

大家觉得呢?

0 阅读:1

加油老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