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男子办酒,村民就是不到场,知情人:要求随礼600元以上

胡侃社会百态 2024-11-11 09:45:36
引言

酒席啊,就是咱们请客吃饭,摆上一桌子好酒好菜的那个事儿。

你知道不,“酒席”这俩字儿,打从《梁书·韦粲传》那会儿就有了。书里说,右卫朱异在酒桌上跟韦粲来了一句:“你咋能摆个领军的架子呢!”打那以后,“酒席”这俩字儿就传开了。

那“酒席”这词儿咋来的呢?

有位美食家给咱解释,说“席”啊,原先是用茅草或苇子编的一片片的东西,古代人坐地上,就拿它当垫子。你看《周礼》里说的,“铺陈曰筵,籍之曰席”,就是地上铺的叫“筵”,筵上铺的叫“席”。

这美食家还说,老早老早以前,咱们老祖宗都是坐地上吃饭喝酒的。到了魏晋南北朝,凳子才出来,大家一坐,嘿,比坐地上舒服多了,可“酒席”这词儿已经叫开了,就一直传到今天。

不过啊,明朝以前,“吃酒席”可不是待客的意思,就是家里人自个儿吃饭。那时候,婚丧嫁娶都不待客,家里吃饭就叫“吃酒席”。

那啥时候开始待客吃酒席的呢?

有位历史学家说,这习俗啊,得从明朝永乐年间算起。

书上说,永乐年间,山西有个叫刘某魁的哥们儿,小时候那叫一个苦啊,三岁爹没了,五岁娘也没了,成了孤儿。那时候没福利院,多亏了乡亲们轮流抚养他。

刘某魁长大后,能吃苦,先是在小煤窑里干活,后来攒钱贩煤,到四十岁就成了大富翁。

刘某魁这人知恩图报,富裕了不忘乡亲们,拿出大钱摆了百多桌酒席,请了乡亲们吃三天。这事儿一传开,大家都觉得吃酒席能联络感情,谁家红白喜事都办酒席了。

咱们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觉得办酒席花费大,就提议去吃席的人得“随礼”。这随礼多少,没定数,看地区和个人财力。

可你听说了吗,贵州那边儿,2022年10月17日出了个奇葩事儿。

事件

2022年10月17日,是周某给他妈过八十大寿的日子。周某打算大摆宴席,结果快到中午了,就来了几个亲戚,村里人一个没来。周某急啊,酒菜都备好了,没人吃不就浪费了?

周某一合计,拿茅台酒试试乡亲们。他拿扬声器喊,说要换茅台酒。可咋喊也没用,就是没人来。最后,酒菜都打包给亲戚了。

你说说,乡亲们咋都不来呢?

知情人黄某某说了,周某这人偏执迷信,觉得给妈过寿得办个“吉利宴席”,乡亲们也得随个“吉利礼”,他定的吉利礼就是每人600元。

周某琢磨着,600元代表“六六大顺”,一桌8个人就是4800元,4800元就是“事业发达”。他提前放话了,乡亲们一听,谁敢来啊?600元可不是小数目!

你听听,黄某某这么一说,咱就知道为啥周某拿茅台酒也没用,乡亲们就是不来吃席了吧!

当村里头的人从网上知道这档子事儿以后,大伙儿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村里人咋说

村民乌苏里江:哎哟喂,周老三的胃口可真不小哇!居然想让来吃席的乡亲们一人给六百块钱。我琢磨着这主意倒是挺大胆,不过,这主意可没捞着好果子吃,自己的“吉利宴席”愣是给整黄了。

村民别操闲心:随礼多少,那得看人家乐意不乐意。我还真没听说过哪家办事儿还规定别人随礼多少的!估摸着周三是穷得揭不开锅了吧?

总而言之,村里头的人是各有各的说法。

老胡咋看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只要客人能大老远地来,哪怕随的礼轻,那心意也是沉甸甸的。

按老理儿说,客人随礼多少,那得由客人自个儿说了算,办席的主家可不能插手。要是主家硬要规定客人随礼多少,那就有点儿要挟的意思了,要挟客人不光不讲究,人家也不愿意吃这一套。

至于周三家的情况,网上那位黄某某也没说清,咱也不清楚。甭管周三是手头宽裕还是紧巴,他都不该规定乡亲们随礼的数目,可他偏偏就这么干了,还想整什么“吉利宴席”,他就没觉得自个儿定的随礼数目太离谱了吗?对于周三这心思和做法,老胡我都替他臊得慌。

大伙儿觉得呢?

0 阅读:178

胡侃社会百态

简介:用第三只眼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