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一些企业都开启过跨界造车业务,例如国外的戴森、索尼,都算科技智能企业,伸个腿试试造车水的深浅,倒还能理解;而国内更是五花八门,有地产界的恒大、家电界的创维和格力,互联网界的滴滴和百度,还有手机界的华为、小米、魅族,以及天际和高合脱胎的乐视等等。
其中手机界也比较好理解,都是沿袭乐视贾跃亭当年的思路——打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圈,形成完美的业务闭环。而终端硬件就是手机、彩电、笔记本和车这些,目前小米和华为在玩遍前三样之后,正在发力造车业务;
其中华为的HI和鸿蒙智行模式是两开花,小米也在奋力追赶中,而生态口号提出者乐视衍生出来的两家车企都是“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了。
此外此前国外也有个类似生态的追随者,它就是苹果,不过最近有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或将取消筹划十年之久的电动车研发计划。也就是说苹果或将放弃造车,转向人工智能领域。不少圈内人士对此发表了看法,特斯拉的马斯克是在推特上发了敬礼和抽烟两个表情,大概率还是表示致敬和理解;
而小米的雷军和小鹏的何小鹏均是表示震惊,没想到苹果居然退出了造车队伍;倒是理想的李想举双手赞成,表示“苹果放弃造车,选择聚焦人工智能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时间点也合适”。
车夫的观点倒是和李想接近,苹果当前的抉择无非是继续死磕智能驾驶技术,还是转向更高阶智能技术的问题,而或许是最近OPEN AI的SORA爆火,让苹果下定了决心,转向生成式AI技术,这是更能占据用户心智和后续行为习惯的。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造车确实困难,哪怕就是只钻研智能驾驶领域,也是困难重重,也难怪此前的谷歌就放弃该项业务了。因为一是要考虑到硬件设备,就目前而言,自动驾驶领域都有纯摄像头的视觉方案、还是激光雷达+有无高精地图之争,更别提此前苹果曾探索过没有方向盘或踏板的方向了;
二是自动驾驶还是受法律法规限制,两者之间的关系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难解难分,例如苹果也曾期望让司机可以在高速公路上看电影或玩游戏,但出了交通事故,是算驾驶员的责任还是归咎于苹果的智能驾驶技术呢?
此外还有个小点调侃一下,即使苹果真造车成功了,iCAR这个商标在国内也不能用了,因为被奇瑞抢了,并以此为品牌名发展新能源车呢!
最后尽管苹果这种财大气粗,且研发实力雄厚的公司都准备放弃造车业务了,国内依旧还有企业想跨界来造车。这不最近就有风声雅迪在拆解兰博基尼,疑似想从两轮电动车跨界来造四轮的,不过此前的小牛就是前车之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