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的名将水平如何?答案是和汉唐名将比起来就是渣

雾意岛与 2024-11-20 22:37:22

引言:

《明朝那些事》让很多人记住了戚继光、李如松、李成梁这些明朝中后期的名将,他们在书中的形象可谓是威风八面、令敌人闻风丧胆。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名将在实际战场上的战绩,与汉唐时期的名将相比,却有着天壤之别。世人只知李成梁在辽东勇猛善战,却不知他52场战役的总杀敌数,还不及卫青一场大战的零头。戚继光抗倭虽然威名赫赫,可终其一生的斩首数也仅有7696人。更让人感慨的是,明朝中后期的这些将领,已经是当时最顶尖的军事人才了。那么,这种巨大的战力差距,到底是从何而来?为什么会造成如此悬殊的结果?

一、汉唐名将的辉煌战绩

世人皆知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的双子星将军,却不知这对舅甥在战场上还有一个有趣的"数字游戏"。元狩四年,卫青率军出陇西,在天山之战中一举歼灭匈奴右贤王部,斩首万余级。霍去病得知舅舅的战报后,立刻请缨出击,在漠北之战中斩获更是达到了两万余级。这对舅甥将军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就这样在漠北草原上演绎了一场"数字竞赛"。

卫青和霍去病打仗从不计较敌人多寡,有时甚至以一当十。元鼎二年,匈奴单于亲率八万精骑入侵朔方,卫青只带了五万步骑就敢于迎战。战至酣处,卫青亲自率军深入敌阵,斩获匈奴将士近四万人。这一战,匈奴人死伤过半,单于仓皇而逃,连自己的金盔都丢在了战场上。

到了唐朝,名将的战功也毫不逊色。大家都说郭子仪是安史之乱的功臣,可鲜为人知的是,他在对付吐蕃时更是神勇无比。贞元二年,吐蕃趁着仆固怀恩刚刚病逝,觉得时机成熟,派出了号称"铁骑十万"的精锐部队进犯灵武。郭子仪此时已经七十有余,但他仍然亲自挂帅出征。

在吐灵武台西原的决战中,郭子仪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他先是佯装主力在正面,暗地里却派遣精锐骑兵绕到敌军后方。吐蕃军队正在得意之时,忽然听到后方战鼓雷动,回头一看,漫山遍野都是唐军的旗帜。前后受敌的吐蕃军队顿时大乱,被郭子仪抓住战机一举歼灭,当场斩首五万,生擒万余人。

韦皋在剑南的战绩更是惊人。建中四年,吐蕃派出号称"十六万众"的大军进攻剑南。韦皋不慌不忙,先是设伏击退敌军前锋,又趁其立足未稳之际,分兵包抄。一番激战下来,吐蕃军队死伤无数,连他们引以为傲的宰相论莽热都被活捉了。这一仗打得吐蕃朝廷震动,不得不派出使者向大唐求和。

在这些战役中,汉唐名将创造的战功令人咋舌。卫青和霍去病的战绩加起来,竟有近二十万之众。郭子仪父子两代人对阵吐蕃,也斩获了七万余级。而韦皋在剑南一地,就让吐蕃损失了近八万精锐。这些数字,不仅仅是冰冷的统计,更展现了汉唐时期军事实力的巅峰。

二、明朝前期将领的光辉岁月

在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麾下的将领们展现出了不亚于汉唐名将的战斗力。其中,徐达的两场大捷尤为引人注目。洪武四年的太原之战,徐达面对的是北元精锐。当时,北元军队仗着人数优势,在城外列阵挑衅。徐达不为所动,先是派出斥候仔细探查地形,发现太原城西有一处险要地带适合设伏。于是,他命令部下在此处挖掘陷坑,布置铁蒺藜,又在周围埋伏了一万精兵。

战斗打响时,徐达故意示弱,派出少量骑兵佯攻。北元军队果然中计,全军出动追击。当追至预设伏击圈时,明军突然杀出,北元军队腹背受敌,仓皇逃窜时又遭遇陷坑和铁蒺藜,伤亡惨重。这一战,徐达活捉北元将士四万余人,创下了开国以来的最大战果。

沈儿峪之战更是徐达军事生涯的巅峰。这一战发生在洪武七年,北元派出了号称"十万大军"进犯明境。徐达采用了一个大胆的战术:他将大军分为三路,中路佯攻,两翼设伏。北元军队被中路明军牵制,不敢全力追击,却不知已经陷入了包围圈。徐达一声令下,两翼明军同时杀出,北元军队顿时大乱。这一战,俘虏北元军士卒八万四千五百余人,创造了明朝开国以来单场战役最大的俘虏记录。

常遇春在北伐战功上也毫不逊色。他最著名的战役是榆林之战。当时,北元派出精锐骑兵袭扰边境。常遇春得知消息后,立即率军追击。他采用了一个特殊的战术:命令部分士兵携带两匹战马,以便在追击时轮换使用。这样一来,明军的追击速度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当追上北元军队时,对方的战马已经疲惫不堪。这一战,常遇春共斩获北元军三万余人,创造了明军骑兵作战的新纪录。

李文忠则在边疆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在宁夏之战中,李文忠面对的是北元精锐骑兵。他采用了一个独特的战术:在预计敌军必经之路上,挖掘数道壕沟,每道壕沟都布置了强弩手。当北元骑兵冲锋时,不仅马匹被壕沟阻挡,还要面对强弩的齐射。这一战,李文忠共斩获北元军两万五千余人。

这些战例充分显示了明朝前期将领的军事才能。徐达在太原和沈儿峪两战共俘虏十二万余人,常遇春在榆林一战就斩获三万,李文忠在宁夏之战中也斩获两万五千余人。这些数字不仅显示了他们的个人能力,更体现了明朝开国之初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当时的明军,无论是战术运用还是临场应变,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

三、战力下滑的开端:明朝中期的军事变革

成化年间的一场边境冲突,标志着明军战力开始走向下坡路。当时,瓦剌部落派出三千骑兵袭扰大同边境。大同总兵王勇集结五千人马迎战,这本是一个兵力占优的局面。然而战斗的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明军不仅没能击退瓦剌骑兵,反而损失了两千余人,最后仓皇撤退。这样的战果与开国初年形成了鲜明对比。

军事制度的变革是导致战力下滑的重要原因。弘治年间,为了节省军费开支,朝廷开始推行"寓兵于农"政策。士兵们平时务农,战时才集结成军。这种制度看似一举两得,实则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以宁夏镇为例,该地驻军原本每月要进行两次大规模演练,每次持续三天。但在新政策下,演练次数减少到每季度一次,时间也缩短为一天。

军械装备的质量也在这一时期开始下滑。正德年间的一份兵部奏折显示,边境六镇的军械库中,有三成的弓箭已经开裂变形,无法使用。铠甲的情况更糟,很多士兵穿的还是祖辈留下的旧甲,补丁摞补丁。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些军营的战马竟然被用来耕地,以至于真的需要骑战时,马匹早已失去了战斗能力。

嘉靖年间的俸饷制度改革,更是给了军队致命一击。原本的军饷是按月发放现银,改革后改为每季度发放一次,且部分改为实物。这种做法导致许多士兵不得不私下做些小买卖贴补家用。以大同镇为例,一份密报显示,当地约有三成的士兵在军营外开设商铺或从事手工业。这些人虽然仍在军籍之列,但实际上已经成了"带兵符的商人"。

训练方式的改变也值得关注。隆庆年间,为了降低伤亡率,很多军营开始采用"花架子"式的训练。比如说,射箭改用软弓,骑术训练不再要求快速奔驰,甚至连格斗演练都变成了走过场。福建水师的一份训练记录显示,士兵们练习射击时,靶子距离只有三十步,而且还不计算命中率。这与早期动辄百步穿杨的要求形成了强烈反差。

指挥体系的僵化也是一大问题。以往的将领可以根据战场形势随机应变,但到了万历年间,任何军事行动都必须层层请示。一份边境战报显示,宁夏总兵发现鞑靼骑兵入侵,从上报到获得出兵许可,竟然耗时三天。等到明军终于出动时,敌人早已远遁。这种繁文缛节,使得军队失去了快速反应能力。

这一系列变革,使得明军的战斗力逐渐下降。数据显示,成化到万历这段时期,明军在边境战斗中的胜率不足三成,就算获胜,战果也往往很小。一场歼敌数百人的战斗,已经被视为重大胜利,这与开国初年动辄俘虏数万的战绩形成了巨大反差。

四、明朝后期名将的真实战绩

戚继光的抗倭战绩是明朝后期最引人注目的军事行动之一。然而,细究其具体数据,却与人们的想象大相径庭。以嘉靖四十年的一江浦之战为例,这是戚继光职业生涯中最成功的战役之一。当时,倭寇约有三千人进犯江浦,戚继光率领五千精锐应战。经过激烈交锋,最终斩获倭寇首级六百余级。这个数字在当时确实算得上重大胜利,但与汉唐时期动辄斩获数万的战绩相比,差距不可谓不大。

李成梁在辽东的战绩同样值得商榨。万历十三年,他在新安堡外与蒙古骑兵遭遇。当时敌军约有两千余人,李成梁率领三千精锐出战。这场被称为"新安大捷"的战役,最终斩获敌军三百余级。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他在任期内最漂亮的一仗了。统计显示,李成梁在辽东五十二战,累计斩获敌军不过一万余人,平均每战还不到两百人。

谭纶在甘肃的战例则更能说明问题。隆庆元年,土番部落入侵河西走廊,谭纶率军迎敌。这支土番部队约有一千五百人,谭纶手中却有三千精兵。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仅斩获敌军一百二十余级。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场小胜仍然被朝廷视为重大战果,谭纶因此还得到了朝廷的嘉奖。

王承勋在川边的战绩同样令人深思。万历三十五年,他在松潘地区与当地叛军作战。叛军人数约两千,王承勋则率领了四千官军。这场战斗打了整整三天,最终的战果是斩获叛军首级两百四十余级。这样的战果在当时已经被视为重大胜利,但若放在汉唐时期,恐怕连小胜都算不上。

即便是在海战方面,明朝后期的战绩也不尽如人意。俞大猷在福建沿海打击海盗的战例就很能说明问题。嘉靖四十二年,他率领水师在铜山外海与倭寇水军遭遇。敌船约有四十艘,而俞大猷手中却有战船六十艘。这场海战持续了大半天,最终击沉敌船七艘,俘获倭寇八十余人。这样的战果在当时被誉为"海上大捷",但与郑和下西洋时期动辄俘获数百艘海盗船的战绩相比,差距不可谓不大。

数据显示,明朝后期这些名将的战绩,与前朝相比确实相形见绌。戚继光一生征战,总计斩获倭寇不过七千余人。李成梁五十二战的总战果,还比不上卫青一场大战的零头。谭纶和王承勋这样的将领,一场大战斩获敌军数百人就已经算是难得的胜利。至于俞大猷这样的水师统帅,一次海战能俘获百余敌人,就足以名垂青史。这些数字清晰地展现出明朝后期军队战斗力的真实面貌。

五、明末军事覆灭的战例剖析

崇祯年间的几场重大战役,充分暴露了明军战斗力的全面崩溃。以宁远之战为例,虽然这场战役被后人称为明军最后的辉煌,但具体数据却显示出另一番景象。当时,努尔哈赤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宁远,明军总兵袁崇焕仅有两万守军。表面上看,明军以少胜多,但实际上努尔哈赤的主力并未真正参战,真正发起进攻的不过三万人。而明军能够获胜,主要依靠的是城墙上的红夷大炮,而非士兵的战斗力。

松山之战更能说明问题。崇祯十一年,明军集结了五万大军,试图夺回松山城。这支军队装备了大量火器,还得到了葡萄牙人的技术支持。然而,面对清军不到两万人的防守,这场战役最终以惨败告终。明军不仅没能攻下城池,反而损失了三万余人。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战斗中,很多明军士兵甚至不会正确使用手中的火铳,有的甚至在装填火药时就发生了意外。

松锦之战则完全暴露了明军的战斗力空心化。崇祯十四年,明军派出了号称二十万的大军征讨清军。然而,这支庞大的军队中,真正能战之士不过五万人,其余都是临时征召的民夫和毫无战斗力的杂役。当清军主力到达后,这支号称二十万的大军竟然连一天都没能坚持住。据记载,很多士兵甚至没有见到敌人就开始溃逃。最终的战果是,明军损失将士十五万,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溃逃时被俘虏或饿死的。

永历朝廷时期的广东之战同样令人唏嘘。永历元年,清军进攻广东,当地明军号称有十万人马。然而实际作战时,这支军队表现出了惊人的不堪一击。在第一次遭遇战中,面对清军五千骑兵的冲锋,号称有三万人的明军前阵竟然在半个时辰内就完全崩溃。更讽刺的是,很多士兵逃跑时连武器都没来得及使用就丢弃了。

南明小朝廷时期的江南之战则是明军战斗力崩溃的最后注脚。在这场持续数月的战役中,南明朝廷集结了最后的军事力量,号称有十五万大军。然而,当清军主力南下时,这支军队的表现却令人瞠目结舌。在镇江一战中,两万清军对阵五万明军,战斗仅持续了三个时辰,明军就全线崩溃。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场战斗中,明军伤亡人数竟然是清军的十倍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在明朝最后的十年里,明军在主要战场上的胜率不足一成。就算偶尔取得胜利,也往往是依靠火器优势或者地形之利,而非士兵的个人战斗力。在大规模野战中,明军经常出现一触即溃的情况。这种现象在此前的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就连南宋末期的军队,也没有出现过如此普遍的战斗力崩溃现象。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