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到片尾就看懂了

DrawKer 2024-10-14 10:06:51

印度电影只会唱歌跳舞这件事,早就被掀翻了。

毕竟有陈思诚“慧眼如炬”,至少已经让许多国内观众看到了部分印度悬疑作品的被复刻的潜力。

这几天也刚好有一部新片挂在豆瓣热门上——《因果循环》。

故事发生在一个本该宁静的社区里,受人尊敬的中年理发师马哈拉吉和女儿乔蒂住在一起,还有一个救了女儿性命的垃圾桶——拉克希米。

直到有一天,马哈拉吉向警方报案说,有蒙面入侵者袭击了他,还抢走了拉克希米。

可警察十分怀疑马哈拉吉的离谱报案,直到他公然拿出金钱贿赂警长,警方才开始着手调查。

随着疑点越来越多,马哈拉吉的理智受到质疑,谜团也越来越复杂……

和所有经典悬疑片一样,一旦剧透太多就会影响观感,《因果报应》也是一部不能剧透的电影。

而且,因为导演尼蒂兰·萨米纳坦用了打破时间线的剪辑方式,前一个小时连剧透都很难,也不怪各路解说都争着抢着捋时间线,只为比比谁更能帮观众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确实因为这种看似混乱的剪辑方法,让《因果报应》前半段有些赶客,毕竟连谁是谁都还没搞清楚,就频繁出现他们青年和中年不同的故事线了。

但真正坚持到电影最后五分之一,又不得不感慨一句,能够将前后跨度如此大的两条时间线剪辑到一起且能够完成一个讲述的闭环,尼蒂兰·萨米纳坦确实有两把刷子。

那如果不剧透,《因果报应》还能聊什么呢?

除了剧情,自然是整部电影在一个父亲捍卫女儿的复仇线上,究竟展现了怎样的文化。

印度始终是个较为特殊的国家,有着最间断的高科技产业,却匹配着最传统的文化观念,无论是片名中具有宗教意味的“因果报应”,还是一如既往的小人物主角设定,都指向了藏在虚假繁荣背后的社会问题。

就像马拉哈吉的名字,印度语中伟大如国王般的存在,实际上却是个连续失去家人的不幸者,反复在社会底层遭遇命运和权势的打压。

而电影赋予马拉哈吉的权力则是,他天生神力、头脑精明,这才能有实力完成一次又一次击中观众爽点的绝杀。

一如他“小小”理发师的人设,虽然处于社会底层,却能凭借职业便利接触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也才顺理成章地完成了信息搜集与计划实行。

但目前几部出圈的印度电影仍然存在极大的共性——摧残女性几乎是原罪。

关注印度近五年的悬疑故事不难发现,无论是女性崛起还是男性对抗,叙述诡计之下的核心矛盾,大概率都是一个女孩、女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放在影视市场偏爱“女性主义”的当下,这确实是助推电影走向世界的密钥,也是极其符合印度性别文化的写实,只是当女性观众一次次看到自己只能是被冒犯的那个群体时,确实有种诡异的戏谑感。

尤其是在《因果报应》中,即便受害者已经用极其坚强自爱的态度面对这一切,却还是觉得,“报应”两个字不该由受害者一起承担。

事实上,这种熟悉的争议感前几年在韩国电影上就有所体现,几乎出圈的韩国佳片都和对抗财阀、政府有关,且不管是古装的穷人还是未来的怪物,怎么都要赖到这该死的社会才算结束。

如今频出爆款的印度电影亦是如此,阿米尔·汗就是印度女权扛把子,每个一身腱子肉的印度男演员都有他的妻女要保护,都有不靠谱的警察要对抗,都有不公正的命运要硬刚。

会不会,看多了就审美疲劳了呢?

至少走在前面的韩国电影已经令观众疲惫了,而当下韩国电影所采取的“大明星+爽片”转向也并没有太大起色,显然不是一个便于讨好观众的改造方向。

当然,即便如此,还是要夸赞《因果报应》所带来的叙事冲击,至少它把一个命运的玩笑升格为讲述的艺术,也再次向日渐疯狂的世界丢出一个休止符——当善恶的界限模糊,人还是需要一颗敬畏之心,才能守住道德底线。

不吹不黑,追个热点,说个观点。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