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野猪泛滥成灾的现象在中国多省份频发,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2023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发布了一则公开招募“野猪猎人”的公告,再次将野猪防控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此次公告不仅吸引了众多猎人的竞标参与,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背后的生态防控难题值得深入探讨。
野猪泛滥成灾:为何成了防控重点?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统计,野猪如今在中国28个省份均有分布,且数量已经超过200万头,早已不再面临生存威胁。随着野猪数量不断上升,其对农作物和村民生活的危害日益严重。统计显示,全国26个省份已明确提出野猪危害问题,防控成为了政府部门急需解决的难题。2023年6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野猪从《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剔除,意味着猎捕野猪的相关政策有所松动,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野猪捕杀计划。
西吉县正是这一政策下的受益者。今年9月,西吉县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公告,表示将猎捕300头40公斤以上的成年野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猎捕资金由中央财政拨付,属于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项目的一部分。公告中称,每捕猎一头野猪,捕猎队伍可获得2400元补偿,无害化处理则每头200元。这一公告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不少人对野猪猎捕的“高额奖金”跃跃欲试。
六支队伍入选:专业猎人如何作战?根据西吉县林业和草原局10月9日的公告,经过公开遴选,已有六支专业野猪捕猎队伍和一家无害化处理队伍中标。记者采访了中标的镇安县张祥炎猎场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先生。他透露,看到招募公告后,自己连夜赶往西吉县参与投标,最终成功中标。
张先生的团队有十多名专业狩猎队员,每位队员都接受过严格培训。捕猎过程并不简单,需要专业设备、工具和技巧。他们计划使用无人机首先侦查野猪的出没区域,随后在适合的地点派出猎狗追捕。“捕猎野猪风险非常大,除了猎狗经常受伤甚至牺牲外,狩猎人员也需要应对各种危险。每个队员都为自己购买了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张先生表示。
不过,虽然猎捕野猪听起来“有利可图”,但张先生坦言,“中标虽然是好事,但合同少,队伍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赚钱。”他们还承接了陕西省其他地区的野猪防控项目,有时半个月的捕猎成果仅有几头野猪,成本回收并不容易。
捕猎背后的投入与回报:真的是“高额回报”吗?面对西吉县每捕猎一头野猪2400元的补偿,不少网友表示心动,认为这是个不错的“发财机会”。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简单。一位自称专业猎人的网友在评论区透露,自己投入了20余万元的设备,经过半个月的努力仅猎捕到五头野猪,远没有收回成本。他提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野猪对猎狗的警觉性大幅提升,捕猎变得更加困难。“以前野猪不怕狗,一听犬吠就跑不远。现在它们非常敏感,一听到动静就会迅速逃走,猎狗也牺牲了不少。”
图据了解,国内有不少专业狩猎队伍,但大部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截至2024年10月,全国经林业部门审批并正常存续的狩猎队伍约110支。这些队伍的主要职责是配合地方政府的生态防控任务,其中野猪防控是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之一。
野猪防控见成效:但挑战依旧存在自2023年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大了对野猪泛滥问题的防控力度。多个省份已开始试点野猪综合防控工作。福建、江西、广东等14个省份投入了大量资金,成立了狩猎队伍,并在受损地区展开猎捕。截至目前,累计猎捕野猪超过1万头。
然而,尽管防控工作初见成效,但野猪的生存繁殖能力依然强大,如何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数量控制,仍然是各地政府和猎捕队伍面临的挑战。正如西吉县的野猪捕猎项目,虽然能够减少部分野猪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的破坏,但后续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以及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控制野猪数量,仍然有待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