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嘉德秋拍|董诰《栖霞十景图》欣赏

书画艺术 2022-12-05 13:23:12

《栖霞十景图》册,纸本设色,清代画家董诰绘,此册共计十开,每开纵28.7厘米,横39.5厘米,其中荟萃了栖霞山名胜古迹十处。依次画有栖霞山、玲峰池、紫峰阁、万松山房、天开岩、幽居庵、叠浪崖、珍珠泉、彩虹明镜和德去庵。

一、栖霞山

全景式地再现了这一带的旖旎风光。但见栖霞山雄峙长江南岸,漫山遍野翠葱郁,清澈幽碧的涧流汨汨,古刹栖霞寺就伫立于山峦环抱之中。画面右侧的东峰形如卧龙戏水,中峰乃该山主峰,远观酷似凤凰展翅翱翔,而左侧的西峰颇像伏虎拜月。山中还有品外、白鹿、白乳等名泉……远方万里长江东流、岸坡丘岭相接,意境辽阔空濛,气象万千。

乾隆御题诗:

十载前游想像同,摄山好在付东风。幽棲讵峦烟霞表,爱戴民情寤寐中。

钤印:

掬水月在手(参见《清代帝后印谱•乾隆卷》267页)

二、玲峰池

所绘玲峰池位于栖霞山中峰腰间。史载当时“孤亭屼峰,与石梁遥对。群山万壑中,一泓湛然,可鉴毫发”。画家笔下的峰峦起伏,树木蓊郁,亭阁伫立,右侧为王冠峰,远近烟岚缥缈,秀色可餐。人们澄怀味象,心情十分愉悦。

乾隆御题诗:

寺傍朴筑有行宫,个里高山他鲜同。一再舍舆而步陟,爱其峰势最玲珑。

钤印:

钤印:中和、几暇临池

三、珍珠泉

所绘景致位于该山桃花洞旁。珍珠泉名冠栖霞诸泉之首,也是“金陵二十四名泉”之一。但见泉自石间涌出,历涧而下,相传游人观赏每每拍手呼笑时,泉中便会“白珠点点上浮,晶莹可玩”,故得泉名。右侧即为般若台,原系明初僧人智慧旷构筑,一度较富盛名,不过后来圮废。晚明万历僧人慧光好友、歈县处士壬寅乐善施好,倡导捐资复建。

乾隆御题诗:

一泓无滓印空澄,山脚泉喷珠颗砅。凭揽不殊昔年况,剔疏犹忆尹家曾。

钤印:

会心不远

四、彩虹明镜

所绘景致堪称“栖霞山第一胜境”。彩虹明镜亦名明镜湖,位于该山门内不远处、三会殿的西侧。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两江总督尹继善为迎驾皇上南巡而凿,以蓄桃花涧等上游来水。“就水为亭,仿佛明圣湖边风景”,还有怪石堆叠,间以扶栏曲桥相连。湖畔杨柳轻拂、杂树环绕,一泓明镜清幽,为栖霞山平添了几许灵秀之气。乾隆帝第二次南巡江宁时首次驻足该山,欣然赐予景名。

乾隆御题诗:

桥以虹称溪以镜,藉来幻喻却成真。因思世上号真者,何一而非幻所因。

钤印:

写生

五、德云庵

所绘景致处于该山丁峰之麓、临近桃花涧。但见德云庵畔幽篁环绕,清荫弥漫,涧水屈曲环流,潺潺而过。前冈挺立九株松,“飞翠盘空,参云翳日”,环境幽雅宜人。

乾隆御题诗:

竺庵应见德山云,昔日今时遮莫分。三老似闻相謦欬,披图何必更疑黂。乙未(1775年)初夏御题。

钤印:

乾隆宸翰

六、紫峰阁

所绘紫峰阁位于该山中峰之麓。这里“群峦环绕,皆轩翔耸拔”,远观秀峙如锥,紫峰旁原有云根泉,“清澈可鉴”。石壁间的山泉飞泻,峰下一泓清水粼粼闪烁。左下侧为无量殿,内有明僧绍之子仲璋依山雕凿的无量寿佛及二菩萨像,附近还有驰名华夏的千佛岩。

乾隆御题诗:

竖峰万古矗嵚崎,高阁仍兹偶对之。太白香炉咏瀑布,一时日照想然疑。

钤印:

澄观

七、万松山房

所绘景致位于该山主峰的半山腰。栖霞山麓多生松柏,“此尤蓊蔚”。每当山风谡谡吹过,万壑苍松鸣涛,绿荫丛中还有崇台杰阁。从中可见,此间“最为幽胜”。

乾隆御题诗:

过眼浮光迅若驰,重兹书舍万松披。山房设果刮目待,犹昔人哉惭自知。

钤印:

泼墨

八、天开岩

所绘天开岩位于该山中峰右下侧。因为周围岩石突兀奇峭,“中通一线,仄境森沉”,宛若天开一般,故而得名。南唐徐铉、徐锴,北宋张稚圭等名士皆在此留有题刻,还有晚明吏部侍郎杨时乔摹写南岳衡山祝融峰上的禹王碑(亦名“岣嵝碑”)石刻。映入眼帘的山岩矗立如屏,“真有巨擘灵山之势”,杂树翠竹互映,小桥流水敞轩,禹碑亭就处于此间。

乾隆御题诗:

入自蒙茸得以深,豁然开处见天心。天心原在人心里,应向圣经章句寻。

钤印:

德充符

九、幽居庵

所绘景致也位于该山中峰右下侧,毗邻西峰。但见该庵数楹量笏,周围苍松、翠竹掩映,山泉淙淙流淌,宛若世外仙境。“洞壑深幽,以此为最”。

乾隆御题诗:

寻幽最喜得居宜,远却俗尘引静思。雅合付之僧绍辈,千乘万骑此何为。

钤印:

中心止水静

十、叠浪崖

所绘叠浪崖处于该山西峰一侧。但见层崖岞崿,乱石错落,远远望去呈高低起伏之状,恍惚“大海潮汐,波澜万叠”,因而得名。崖下有见山楼及回廊,用于游人流连观览,还有小桥涧水,甚为清幽。此处也是“西峰最胜之处”。

乾隆御题诗:

诡峰摇刖复㟏岈,铺谷倾崖蹙浪花。是水胡然今不湿,山灵直欲傲江巴。

钤印:

妙意写清快

《栖霞十景图》册创作中,主要通过“三远”法构图,远近疏密有致,景物彼此映衬。基本以中锋入画,兼施侧锋,用笔潇洒有力,浓淡干湿皆有,勾勒皴染不拘一格。画家不过于苛求物象的形似,而重在表情达意,宣抒个人心境。所作山石逸笔草草,或披麻、解索皴,或折带、米点皴等,又参以浅绛、青绿、水墨、烘染山石、树丛和云霭,略以赭红、桔黄点染秋叶,使得水墨色相互交融,画面变化多端,气韵生动秀润,意境幽雅清谧、开阔深远。

从该册页中细细窥探可见,董诰在具体表现上更多地受到了“娄东派”王原祁等名家的技法影响,似乎也在注意摆脱其父笔墨过于秃涩的某些倾向。通过对比清代《南巡盛典》中有关栖霞山的版画构图发现,董诰取景不仅受此影响较大,而且在图画顺序上也基本相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董诰正值盛年,绘画风格基本形成。由于该图册是敬献皇上之作,故不可能系他人代笔所为。

画家简介

董诰(1740年-1818年),字雅伦,号蔗林,浙江省杭州府富阳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于顺天府(今北京市),清代大臣、书画家。工部尚书董邦达长子,与其父有“大、小董”之称。

书法宗“二王”,兼及苏轼、米芾、赵孟頫等宋元诸家,结体宽博匀称,风格典雅端庄,宛若其人,是“馆阁体”典型和代表风格。其书风受到乾隆的喜爱,并在乾隆暮年奉命代笔。

在绘画上,董诰在承续家法并上溯宋元诸名家,尤以师法黄公望、王蒙、沈周面貌者为精,受到上至皇帝,下至文人士大夫的推重,是继董邦达、钱维城之后影响较大的“词臣”书画家。其书画作品被《石渠》著录的有79件(套),绘画涵盖了山水、竹石花卉、人物故事等各类题材,其中尤以山水画最引人瞩目。

2 阅读: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