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既能第一时间收到最新文章推送,又能方便您阅读、分享、评论。
“当年的红军可算是回来了!”
1947年,大别山的人们奔走相告,饱受折磨与苦难的大别山老百姓,也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白发苍苍的姥翁,佝偻着背的老妪,望穿秋水的妻子以及记不清父亲面容的儿女们,他们排着队,拥挤在人群之中,只为可以看到那日思夜想的熟悉面孔……
1949年12月,湖北省已经进入冬季,微凉的气候让人感到非常舒适。9日的一天中午,一位老妪坐着手推车,身后跟着几位解放军战士,抵达三纵队司令部门口后,一行人的脸上流露出欣喜的神色。
路途遥远,局势动荡,负责护送老妪的解放军们提心吊胆了一路,生怕遇到意外。
抵达司令部后,战士们小心翼翼推着老妪的手推车朝里面走去,没想到,却被门口负责放哨的警卫给拦了下来。
“同志,你是什么人?是来做什么的?”
老妪没有见过这般严肃的场面,面对警卫的提问,老妪显然很紧张,她颤抖着声音回答:“我……我是从老家来的,是来寻人的,我找我的儿子,我儿子在里面呢……”
警惕的警卫员并没有完全相信老妪的话,见警卫员不放行,站在一旁的战士对警卫员说:“这位老太太是真的来寻人的,她是来找她的儿子,她儿子就是我们的陈锡联司令员!”
得知是陈司令员的母亲后,警卫员立刻将他们放行,战士们继续推着老妪朝前走去,待老妪抵达司令部大院时,那里已经站满了迎接她的战士们。
司令员还未到场,大家就把老妪围得紧紧的,他们问:“大娘!大娘!你看看我们,你看看我们中哪个是你的儿子呀?”
老妪被围在热情的战士中间,一边用充满信心的口吻说:“我记得的,我记得我儿子的长相。” 一边用急切的目光在战士们中间找寻自己的儿子。
突然,远处传来一声雄厚又急切的呼喊声:“娘!”
短短的一个字,却体现出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牵挂。
陈司令员来了,他来见母亲了。
老妪听到儿子的声音后,不顾一切地扑上前去,完全忘记自己腿脚不便,陈司令员见状赶紧扶住母亲,然后将她稳稳当当放在手推车上。”
“娘!儿子好想您啊!您不要哭!今天是我们团聚的日子,您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啊!您看,这么多战士都在为我们的团聚开心呢!”
陈司令员和母亲终于相见,但他们此次相聚的时间却异常短暂,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陈锡联,1915年1月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九龙乡彭家村的一户贫苦人家。陈锡联出生的时候,他们家算是当地一个大家族,家庭成员除了父母之外,还有爷爷、奶奶、3个叔叔、3个婶婶、2个姐姐、3个妹妹、1个堂兄。
家族的大管家是他们的爷爷,陈锡联的爷爷是一位勤劳、忠厚、有担当的农民,然而爷爷和奶奶靠着做农活辛苦一生,最终还是没能过上他们所期盼的好日子。
陈锡联的父亲是当地很有名的石匠,陈父不但人品好,而且手艺高超,村里面的乡民都愿意来找他父亲做活,可惜好景不长,在陈锡联3岁时,他的父亲在给人盖房时被掉落下的石梁砸伤了,由于没钱医治,没过多久,他父亲便去世了。
父亲去世后,陈锡联承担起照顾家中大小事的责任,他会帮母亲挖野菜、掏花生,还包揽了家里田里的活儿,不过好动的陈锡联也有调皮的时候。
五岁那年,陈锡联跟几个村里的小伙伴玩耍,突然发现井里有一只青蛙,陈锡联让小伙伴摁住他的脚,他俯下身子,伸出手抓井里面的青蛙。
谁知道小伙伴们也都想看看青蛙,一个个脑袋都往井口处凑,结果手上一松,陈锡联扑通一下掉到了井里。
他在井下一边扑腾一边大声呼救,就在这时,陈锡联的四叔陈永立恰好经过此地,四叔一听,到井口朝下一看,见陈锡联正在水中挣扎,连忙趴下身子,伸手揪住陈锡联头上的辫子,另一只手抓住他的胳膊,一把将人拉了上来。
在四叔的帮忙下,陈锡联得救了。
由于家里贫困,陈锡联并未获得上学的机会,为了维持生活,陈母把他送到富人家做“牛倌”。
放牛娃的日子并不好过,工作环境艰苦不说,甚至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一天晚上,陈锡联偷偷跑回家,见到母亲后,陈锡联抱着母亲嚎啕大哭,母亲见他瘦骨嶙峋,衣服破烂的惨样,一把将陈锡联抱进怀里。
长时间的打压让陈锡联有了想要参军的想法。1927年的一天,陈锡联告诉母亲自己想去参加游击队,但是却遭到母亲的反对,她说:
“你大姐和你二姐是女孩子,她们只能帮我做些家务事,讨饭都不敢去的,你弟弟又太小,现在家里的顶梁柱就是你,如果你走了,家里可怎么办呀!”
“母亲,家的情况我知道的,但是我想寻找一条出路。”
就这样,14岁的陈锡联正式踏上革命之路,那一年是1929年。
加入游击队后,陈锡联在这里认识了当时的游击队长徐海东,在徐海东的带领下,这支队伍日益壮大,足迹遍布黄安、孝感等地。
后来在徐海东和詹才芳的带领下,陈锡联正式编入红军。
由于陈锡联是偷偷跑出来参加革命队伍的,所以在随红军部队出发前,陈锡联特意回到家乡跟母亲告别。
看着长高许多的陈锡联,陈母悲喜交加,她一边哭一边嘱咐:“你到了外面要好好的,要知道保护自己,参军是你决定的,一切由你做主吧!”
1929年,陈锡联告别母亲,告别故乡,开始了24年一去不回头的远征。
在1947年同母亲相聚之前,陈锡联其实见过母亲一回。1931年反“围剿”战役中,陈锡联意外和母亲见了面,当时,在围困黄安的战斗中,黄安及其附近和县的群众全部动员起来,他们拧成一股绳积极支援前线,这其中就有陈锡联的母亲。
陈锡联的母亲负责给红军烧水煮饭,那次见面时,陈锡联母亲正在前往前线送饭的路上,再次相遇的母子俩本来有很多话要说,但是由于各自都有任务在身,陈母简单对陈锡联嘱咐几句,陈锡联塞给母亲几块银元后,俩人就分开了。
这次一别,再见就是16年后。
1947年,经过长途跋涉,陈锡联跟着大部队回到当年浴血奋战的鄂豫皖根据地,而此时陈锡联手下的战士也回了他的老家,将他的老母亲带回了根据地,这便出现了我们文章开头母子团聚的一幕。
也在部队战士们的介绍下,陈锡联的母亲才得知儿子成了部队里的司令员。
母子见面后,有太多的话想要说,陈锡联原本想劝母亲早点休息,奈何母亲越说越带劲,完全没有想睡觉的想法,就这样,母子二人整整聊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陈锡联所居住的院子里就围满了人,其中有部队里的战士,也有附近的老百姓,他们都想来看母子重逢的喜事。
陈锡联和母亲一起见了大家,百姓们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短暂相聚后,陈锡联打算送走母亲,这主要是因为当晚部队有行动,眼下的黄安一带是新区,局势还不稳定,他怕途中遇到意外。
“母亲,我把你送到安全的地方去住吧,不然的话,我心里真的很不踏实!”
对于孩子来说,有母亲在的地方就是家,但是对于母亲来说,有孩子在的地方就有依靠,如今好不容易同儿子团聚,陈母自然是不愿意离开的。
“娘,我明白的,但是你也要理解我,我很担心你的安全……”
为了不给陈锡联带来后顾之忧,陈母答应了,离别时,陈锡联掏出身上仅有的两块银元给了陈母。
送母亲离开后,陈锡联继续投入工作中,时光荏苒,很快就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毛主席的提议下,陈锡联出任我国首位炮兵司令,肩负重任的他将全部身心投入人民军队的炮兵建设中。
陈锡联是个孝子,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是会派手下打听母亲在老家的消息,得知母亲生病,陈锡联特意买好保健品给母亲送去,也会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资邮寄回家给母亲。
陈锡联曾经动过要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的念头,但是由于母亲在乡下生活惯了,来了城市生活反而会不适应,为此,陈锡联也打消了接母亲来城市生活的念头。
1953年,正在北京工作的陈锡联接到母亲病危的噩耗,他立刻放下手中工作,驱车前往老家黄安。
此时的母亲已经被病情折磨的非常虚弱,看着母亲满脸病态的样子,陈锡联的眼泪无声的流了下来,而他心碎的声音你却可以听得到。
陈锡联坐在床沿轻轻拉着母亲的手说:“娘,我来看你了!”
陈母微微睁开双眼,看了下日思夜想的儿子,安详离开了。有些路,我们可以在选择里走,有些路却没有选择,甚至没有权力去选择,最终只能无奈接受。
有些人注定要失去,就像白天再长,黑夜注定会降临,陈锡联只能选择接受母亲离他而去的事实。
按照黄安当地的习俗,家中父母去世后,作为儿子是要守孝四十九天,但是由于陈锡联军务繁忙,他没法在家乡久留,得知陈锡联的无奈后,当地村民抹着眼泪对他说:“自古忠孝难全,锡联啊,你去吧!”,未等母亲安葬入土,陈锡联就动身回部队了。
陈锡联这一别就是44年。
1997年,已是年迈老人的陈锡联再次踏上家乡故土。回家后的陈锡联首先去看望了母亲,他肃立在母亲坟前,声泪俱下:“娘!我好想你!”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陈锡联对母亲的思念令人动容。
关于《1947年,一湖北老妪来部队寻人,才得知离家24年的儿子已是司令员》的这篇文章讲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