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着力四个关键点

企业家日报 2024-03-27 19:00:41

■  李羚 兰琴

新质生产力是新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反映我国经济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的新时代生产力现状,顺应“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意义重大而深远。新质生产力要从解放思想、科技与产业融合、企业家精神和人才统筹方面推进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

一、解放思想,提升新质生产力思想的认识

新质生产力要处理好解放思想与深化改革。新质生产关系是为了适应新质生产力而建立的生产关系,其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全新的组织模式。要求各级干部要认识到这种变化和特征。这里面包括,经济增长由过去的高速或超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目前由中高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增长的动力由过去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结构也需要调整,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在政府加强对要素市场监管能力基础上,对各要素市场鼓励市场主体创新生产关系,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更需要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更大地解放思想,融入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才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投入去进行创造,才会涌现更多的人才。当前阶段,发展好新兴产业的关键是要做好与新质生产力匹配的新质生产关系变革。创造新质生产关系可以从传统生产关系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几个方面入手,用新技术释放产业内的新需求、改变生产的组织方式、创造新的交换模式、创新社会成员参与分配的方式。而这些新技术诞生后落地产业化的过程,也要发挥政府更好的保护作用,如捍卫市场规则、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各种标准等。在新技术的应用中,也需要更好的舆论环境,更好的保护措施。

二、以科技发展为突破口,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科技为核心,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把“创新”和“质优”作为重中之重。当前在科技方面,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长期未能解决。要着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重点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融合。中国铁建是两个融合的杰出代表。中国铁建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建筑行业特点,不断开展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研究。依托即将成立的中国铁建科学技术研究院,广揽全球优秀人才,做实做强中国铁建创新平台,加大对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的扶持力度,打造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力量;赋能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打造中国铁建智能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三大品牌,围绕主责主业积极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新材料、新产品、新装备的技术研发和项目落地,顶格组织、顶格支持未来产业,全力组织原创技术研究,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布局,开辟企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系统推进成果转化,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积极开拓专利转化的方式和途径,比如研发的世界首台千吨级架桥机“昆仑号”,迎风渡海修建世界首条跨海高铁如履平地;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主轴承顺利下线,让大国重器有了“中国芯”……这些国产首台套设备、原创技术的成功落地,为我们改变原有组织生产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打通“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发展路径。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施重大科技项目。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牵引,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完善“创业者成长链、企业育成链、成果转化链”三螺旋支撑体系,打通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演化路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三、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激活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是一个时代充满活力的精神,也是解决问题、创造财富、推动进步的精神。经历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也到了交班和传承的时候,同样,中国市场也积累了足够丰富的创业土壤,可以让更多有想法的人能够有所建树。如何赋能?如何扫除障碍、树立信心?要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国际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好产业链融通带动作用,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海尔张瑞敏说,企业家的价值就是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海尔的创新与迭代既是一种组织再造的实践,也是一种解放生产力的伟大尝试。它契合一系列的变化:从制造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改变,从规模化制造到规模化创新的转变,从有限游戏向无限游戏的转变,以及体验经济的兴起,背后还有物联网、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推动力。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这就需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出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总体工作方案,清理一批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分别推出支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发展政策,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加强违规收费整治。

四、创新人才教育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人才发展

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放权、松绑”为重点,着力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出《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为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世界各国都在抢抓机遇,国际人才争夺日趋白热化。用好人才评价这个“指挥棒”,才能营造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的生态系统,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任正非曾说过一句话:“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华为人才体系的核心是“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也就是精准选配、加速成长、有效激励。华为有三支关键人才队伍:干部队伍、专业员工队伍、新员工队伍。这些人才队伍的发展促进公司的盈利与增长,是华为持续成功的关键要素。华为对专业人员,尤其是专家的价值定位是以解决重大技术问题、开展客户价值创新、经验输出共享和人员培养“传帮带”这四个方面为责任结果导向的。华为基于“业务战略一人才需求一岗位要求一人才梯队”(简称“四点一线”),梳理、规划专家需求,培养、发展专家队伍。华为用任职资格体系来牵引人才的发展,设立了公司级各专业委员会,这是任职资格体系核心的管控机制。专业人才如果能力达到了要求,业绩也达到了要求,高一级专业岗位有空缺,就有机会调配,得到更高一级的薪酬和待遇,当然也承担相应的职责。华为非常重视应届毕业生的招聘,每年都会派出重量级高管亲临各大高校举办招聘宣讲会。华为为每一位新员工准备了分阶段培养项目,针对不同职类、不同部门提供定制化培养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将工作中会遇到的业务场景、产品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难题各个攻破。为新员工配备经验丰富、聪敏能干的导师,通过为期六个月的悉心辅导,促使新员工快速融入环境,成功实现从“秀才”到“士兵”的转身,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鲜活人才发展样本。当前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在华外资企业、外籍科学技术人员等承担和参与科技计划项目,为全球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要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相关部门要出台更多有助于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的措施,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强劲支撑。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0 阅读:15

企业家日报

简介:做中国企业的思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