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降价是原罪?既要,又要,还要,只能是买不到!

言行大千事 2024-10-23 02:34:01

医保降价成原罪?一场关于“既要、又要、还要”的讽刺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热点话题犹如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但总有一些话题能击中人心,让人久久难以忘怀。近日,“为什么公立医院开不到进口原研药”这一话题再次在网络上掀起波澜,连央视都忍不住专题关注。其中,不少声音直接或间接地将矛头指向了医保。而与之相呼应的,是“越来越多外企退出医保谈判”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当医保谈判的大幕即将拉开之际,这场舆论风波愈发显得炽热。医保降价,似乎一夜之间成了所有问题的“原罪”。

医保,这个本应成为全民健康守护神的制度,为何会陷入这样的舆论漩涡?是医保真的没钱了吗?还是另有隐情?

医保为什么要降价?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答案却复杂得多。有人说,医保没钱了,这是事实,但也不是全部事实。医保基金,尤其是居民医保,确实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仿佛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既要应对日常开销,又要为不时之需储备粮食。然而,关于医保的钱都去哪儿了的疑问,又引出了另一个话题:“我国住院率超过20%”的热搜,让这场讨论形成了一个微妙的闭环。

管理医保基金,就像持家过日子,开源节流是永恒的主题。但如果说降价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罪,那么提高缴费额度岂不是解决问题的捷径?然而,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今天,钱袋子越来越瘪,又有谁愿意看到保费像爬山虎一样节节攀升呢?

其实,医保降价的背后,更多的是对长期以来溢价药价的无奈反抗。感冒几百元,检查几百元,高血压、糖尿病的常用药一个月就要几百上千元,天价药、天价医疗费曾经一次次地刺痛着我们的神经。医保作为购买方,长期以来却像是一个没有战略眼光的消费者,按项目付费、照单全收、目录多年一调,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直到近几年才开始有所转变。

当然,医保管理的瑕疵也是显而易见的。但降价,绝对不是医保成为众矢之的的理由。药企们哀鸿遍野,那是因为他们的真金白银确实受到了影响。公关和带金销售不再像以前那样好使,政府事务部大幅裁员就是明证。但令人费解的是,参保患者们为什么要跟着这些节奏起舞?难道他们不明白,那些真金白银其实是他们自己缴纳的救命钱吗?

对于就医质量有更高的追求,这是人之常情。但追求高质量医疗的同时,也得摸摸自己的钱袋子吧?国家早就说过,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句话放在医保问题上,同样适用。

回到问题的原点:医院为什么开不到进口原研药了?其实,不是开不到了,而是医保买不到了。想吃更贵的进口药?没问题,您先自费。不是有医保吗?对不起,您交的那些钱,真的不够。要不,咱们提高缴费额度试试?

做人不能既要、又要、还要。吃药也是同样的道理。既想要高价药,又想要原研药,还想要医保报销,结果只能是:买不到。这就像一场讽刺剧,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但最终的结局却是那么地讽刺和无奈。

在这场关于医保降价的舆论风波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声音和立场。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医保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个有限的资源池。在有限的资源下,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确保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可及的医疗保障,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或许,我们应该学会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高的期望。在医保这个问题上,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只有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就像持家过日子一样,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才是长久之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医保这个制度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真正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守护神。

0 阅读:313
评论列表
  • 2024-10-23 21:20

    为什么呢?这不就是专家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吗?

言行大千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