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正元二年(255年)闰正月二十八,一代权臣司马师在讨伐淮南二叛毌丘俭的战役中,被吓掉左眼,伤重不治,病死许昌家中。
刚刚即位半年的曹髦得到消息,兴奋坏了:司马师死了,司马昭在外统军,此时正是司马氏对洛阳掌控最弱的时候!
曹髦随即下诏给司马昭:
你别回洛阳了,就留在许昌吧。一来,给你哥哥治丧;二来,淮南刚刚平定,很可能发生再次异动。征讨大军,朕留一部分给你,其余的由尚书傅嘏(曹髦的近臣)带回洛阳。
02
其实这次是曹髦一生中最好的夺权机会。
曹髦的计划也是最优解——
1、司马师死了,司马昭还没有接位,没有兵权,军心不稳。曹髦有很大机会争取到骑墙派的支持。
2、把司马昭困在许昌,洛阳城里的其他司马家的人也掀不起什么浪来(主要也是没兵权)。
3、一旦分兵成功,到时候就算司马昭反扑,最后的胜利也会属于他曹髦。
因为曹魏有着特殊的人质制度——司马昭手下的家眷都在洛阳城里。
只要曹髦守住洛阳城,时间一长,城外的丘八们会不会兵变?不用曹髦下诏,丘八们不把司马昭绑进洛阳,就算他治军有方了......
03
可惜曹髦输了。
输在他只有一个皇帝的空架子。
里里外外,已经被司马家的势力浸透了。
所以,让谁去逼司马昭就范,成了曹髦最大,最关键的问题。
思来想去,曹髦最终选择了尚书傅嘏(gǔ)。
傅嘏是曹髦的近臣,但也是司马师的心腹。
这一点,曹髦是知道的。
但他只能赌。
赌傅嘏能够看在他爹和他爷爷都是曹魏忠臣的份上。
04
哎,曹髦应该没有看过那句名言:千万不要考验人性,它根本不堪一击。
傅嘏选择了跟司马氏共进退——如今曹魏式微,再把宝押在曹家身上,这是对家族的不负责任。李丰、夏侯玄等冤死鬼的教训,历历在目。
傅嘏接到诏书,立刻叫上钟会,去找司马昭......
三人决定,先由傅嘏上表:皇上,司马师新丧,洛阳难保有人不躁动,臣建议司马昭赶紧回洛阳......
然后不等曹髦回复,司马昭与傅嘏就同领大军,开到了洛水南岸。
等于,把刀架在曹髦脖子上,问曹髦:皇上,您同意吗?
曹髦:你猜!
就这样,司马昭成功接替司马师,任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兼侍中、录尚书事,入朝辅政。
《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钟传》载:
“景王薨于许昌,文王总统六军,会谋谟帷幄。时中诏敕尚书傅嘏,以东南新定,权留卫将军屯许昌为内外之援,令嘏率诸军还。会与嘏谋,使嘏表上,辄与卫将军俱发,还到雒水南屯住。于是朝廷拜文王为大将军、辅政。”
03
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征东大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举旗反对司马氏(淮南三叛)。
司马昭率大军26万倾国而出,平定诸葛诞后,群臣上表为司马昭加九锡、封晋公、设置百官僚属。
司马昭不同意。
甘露五年(260年),群臣再次提议给司马昭封晋公加九锡。
司马昭再次推辞。
谁都知道,司马昭就是走个例行程序,王莽、曹操都是这么过来的。
第三回,就该来真的了!
事实也是,司马昭一边推辞加九锡,一边大幅提高门阀士族的待遇,收买人心。
同时对地方战区,一拆为二。
比如:
淮南军区:石苞任扬州都督;钟毓任徐州都督;
雍凉军区:司马望担任雍凉都督,邓艾为陇右都督。
荆州军区:王基任荆州北部都督,州泰任荆州南部都督。
这些都是司马氏的人,但司马昭还是担心他们会反。
一切,都在为加九锡做准备。
04
摆在曹髦面前的道路,就剩下两条:
1、像汉献帝一样,乖乖等司马昭走完程序.......当个吉祥物......
2、干他!
他选择了第二条。
曹髦胸不大,有脑子。
他很清楚,纯靠自己一腔热血,是干不掉司马昭的。
宫中各个位置,插满了司马家的人。
但曹髦还是见缝插针,争取到了自己人:冗从仆射(宫中侍卫首领)李昭、黄门从官(太监)焦伯。
当夜分发铠甲、部署士兵,只等第二天上朝时突袭司马昭!
可惜,老天爷就是喜欢开玩笑。
05
第二天,下起了瓢泼大雨,大到朝会只能临时取消。
但曹髦不能停下来。
因为宫里到处是司马家的人,保不齐,已经有人发现曹髦的动作。
怎么办?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带上几百名亲信,拔剑誓师,就要出宫去讨伐司马昭。
不得不说,曹髦是聪明的,他走这一步,就是要将问题摆到桌面上。
他司马昭在大庭广众之下敢不敢杀我?
不敢,他司马家以后就老老实实跪着。
真杀了我,他司马昭怎么向天下人交代,还有什么脸篡我曹氏江山!
06
司马家得到消息。
离得最近的司马干(司马昭的亲弟弟),第一个带兵赶到掖门,打算进宫给曹髦灭灭火气,将事态控制在最小。
可守掖门的满长武,死活不让司马干进,摆明不帮司马昭灭火。
两人还是亲戚,司马干的老婆是满长武的亲姑姑。
能看出来,曹髦拉拢人心的手段,不是吹的。
(注:司马干不为内官,故带兵从宫外入。)
第二拨赶来的,是司马伷。
司马伷是屯骑校尉,属于宫中兵。
倒是在宫内殿外的东止车门,撞见了曹髦。
但被曹髦的气势震住了,带着人就逃了。
等司马干赶到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曹髦已经冲出皇宫。
07
这时,司马家的第三拨人,来了。
领头的是司马昭的绝对心腹——贾充。
双方在宫城南门外展开激战。
曹髦冲在最前面,左突右挡,宛如战神。
贾充的人,很快就要挡不住了!
(傀儡皇帝也是皇帝,正常人都会投鼠忌器。)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比较熟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绝好的替死鬼登场了。
在贾充的指令下,太子舍人成济冲上前去,一矛将曹髦干死。
干宝《晋纪》载:
“成济问贾充曰:‘事急矣。若之何?’充曰:‘公畜养汝等,为今日之事也。夫何疑!’济曰:‘然。’乃抽戈犯跸。”
注意:
贾充不是傻子,他一定得到过司马昭的密令,万不得已的时候,贾充可以临机专断,甚至弑君!
08
曹髦横死,但他成功了。
皇帝当街被弑杀,事情大条了。
原来和司马氏合作的士族大佬纷纷站出来反对,三辞三让的禅让大戏唱不下去了。
怎么办?
尚书左仆射陈泰建议:现在只有腰斩贾充,才能平息事端。
可司马昭舍不得让贾充死。
那就只能让成济当替死鬼,诛灭三族。
还有百姓。
司马家的遮羞布被扯下,赤裸裸地暴露在井百姓面前。
总不能把百姓抓起来全都杀了吧?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曹髦并没有成功。
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七,曹髦死。
六月初二,曹奂接任曹魏皇帝位。
曹欢没有曹髦的血性,六月初四,拜任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食邑增加2郡,总数达10个郡,并加九锡之礼。
虽然司马昭推辞了。
但曹奂完全成了傀儡,最终陪着司马家唱完这出蓄谋已久的窜位大戏......
09
说一个伟大的母亲。
曹髦带兵讨伐司马昭之前,曾找来尚书王经、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当帮手。(曹髦找这哥仨,是因为他们仨都是寒族身份,士族那边不带他们玩。)
结果,王沈和王业转头就去报告司马昭了。
只有王经留了下来。
然后:
收王经及其家属付廷尉。经谢其母,母颜色不变,笑而应曰:“人谁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及就诛。故吏向雄哭,哀动一市。
王沈以功封安平侯。
老王:有骨气的,都在历史潮流中消除,留下香火的不多。
所以西晋就是个笑话,五胡之乱的根源就在于司马氏为得天下养奸屠忠不择手段。
有骨气的,天下万姓皆其香火。在只图自家利益的人看来就是香火不多
司马师和司马干的城府都很深,比司马昭强得多。如果是司马师不死,或者司马干进宫,大概率曹髦不会死,被废是必然的。
司马懿把盟誓玩坏了…礼崩乐坏开始了…
就算那时还有遗漏,能活到大清的别提骨气二字,真没有
有骨气活出真我[得瑟][得瑟]
司马家遗祸千年
不知道曹爽脑子是咋长的,有皇帝有兵,直接和司马懿干,弄死他。
记住!!崖山之后无中华!!
本来曹髦死了,司马昭是加了不了九锡的,但是姜维送给了司马昭一个大礼,那就是撤防了诸葛亮部署的汉中防线,这点有争议不清楚姜维是想孤注一掷引曹魏进蜀道关门打狗求变局,还是故意让曹魏大军罚蜀从而掌控军权,但事实上这就是送给了司马昭一个大礼,他当街杀帝不合天命,但是如果能灭了季汉那就是说明他比曹魏更得天命,结果他成功了。
有骨气不等要逞匹夫之勇 曹髦白白作牺牲 照样拦不住司马氏谋逆 他怎么不学一下刘协 刘协也反抗过曹操 而且次数不止一次 甚至面对面对曹操直言 要么还政 要么杀我 但不是在公开场合搞得很僵 曹操冷汗夹背 但却有台阶可下 直言献帝不简单 所以献帝既做到了有骨气 又体面退场
有脚气的,都活着
有骨气的都死了,没骨气的也迟早要死。既然都会死,何不活的随心些?
佛儒孔孟五术,人情世故,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世修降表[点赞][点赞][点赞]
苟且着吧
小编,为啥你还活着?
谁人不死
是的!
有骨气的都死光了,活的都是程咬金一般人。
把曹髦出卖自己不就抱大腿了吗。在亲有项羽贴身马夫还不是照样分项羽尸抱大腿吗。杨坚先祖就是抱项羽大腿发家的。
[100]
是有骨气的犟种死了,有骨气的男人基本都蛮喜欢的
人司马家养的。
我还没死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所以骨头都打断了
是啊
骨气又不是天然气。
毌(guàn)丘俭
家羊比野羊长寿 还有一句话,叫苟且偷生。
大家都在骂司马,为啥骂?因为他们不规矩,乱了纲常。神马是纲常?就是道德底线,就是三观。
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这两词用了两千年
一看见这人敢说真话,有骨气,就放心[吐舌头眯眼睛笑]
曹家的人的确有骨气[点赞][点赞]
按这个逻辑以前没骨气的也是占绝大多数[呲牙笑]
有骨气的不惜一死,利己主义者为了苟活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