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聚会大骂张艺谋:比冯小刚差远了,就是个挑大粪的,早该灭了

梦槐评娱乐 2024-06-13 09:51:26

提起王朔,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他文笔和才华,而是他那张毫无遮拦的“大嘴巴”。

在王朔的巅峰时期,曾因为大嘴巴结下了不少“仇家”,很多人都被他气得牙痒痒,导演张艺谋就是其中一位。

他俩之间的梁子,要从28年前说起……

1994年,王朔接受朋友邀请,参加一个私人饭局。饭桌上,聊嗨了的王朔偶然间谈了张艺谋,直言"他就是一个挑大粪的,早该灭了〞。

然而,聚会上有两位八卦记者,由于王朔不认识他们,说话时便没有设防。没想到,这两人竟偷偷将王朔的话录了下来,还添加油醋地发到了报纸上。

瞬间,王朔的言论引起了轩然大波,登上了各报纸头条。

有“京圈”和当红作家的双重身份加持,王朔的这番话引发了圈内不小的讨论,甚至一些人还出来“站队”批评张艺谋。

眼见引起这么大风波,2000年,王朔在接受北京《文化月刊》采访时,正式回应了这个“误会”,采访被整理成文刊登后,标题为《我不该说张艺谋是臭大粪》。

采访中,王朔对自己做了检讨:“我过去说张艺谋是臭大粪其实很不应该”,他解释道自己本意并不是这样,“臭大粪”在北京话里并不是一个骂人的词,只是一种调侃,自己和好朋友之间开玩笑时,也会互相说彼此是“臭大粪”。

他还表示,张艺谋其实是自己的贵人,自己赚到第一个一万块剧本费就是张艺谋给的,买的《我是你爸爸》的版权。

随后,他还给了张艺谋一个封号:装修大师,他认为张艺谋有一个别人没有的能力:能把所有破破烂烂的东西装裱得金碧辉煌,歌剧《图兰朵》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不仅如此,王朔还认为张艺谋原创能力不够,但好在摄影出身的他,造型感特别强,“匠心独具,能够勤勤恳恳地为大家铺张门面”:

至少让他们(外国人)知道中国是有一套,不然外国人觉得我们特土,整天大红大绿的。

对于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有话好好说》,王朔评价“拍得不好”,他认为张艺谋是被姜文带跑偏了,才导致“他艺术上野心有点过大了”。王朔认为,如果张艺谋“野心”不那么大,坚持自己的想法,一定能拍出好电影。

不仅如此,在王朔心里,张艺谋拍出的那几部高口碑作品,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主要是沾了作家作品的光”,《菊豆》和《秋菊打官司》的成功,则是“因为有个好编剧刘恒”。

此番话一出,又引发了一阵热议,见自己的话又引发了“歧义”,王朔在后续接受其他采访时,又再次解释到“自己准备临死前给张艺谋写封道歉信”。

张艺谋真如王朔说的那般“不堪”么?

纵观张艺谋的整个职业生涯,从一开始的“出身不好”、看不到人生希望,到后来荣誉满身的名导,他都在都在不断地拼搏和创新:

接最有挑战的活儿,把自己逼到绝路,又绝处逢生。

但也恰是这份“苦”与“拼”,成就了今天的张艺谋。

当我们在聊起华语大导演时,会说姜文有才华,李安有才华,王家卫有才华……但说到张艺谋,却很少把他与“才华”挂钩。

可以说,张艺谋从来都不是天之骄子,甚至,在他的青年时代,大多时候都是自卑的,少年时的“出身不好”几乎影响着他的前半生:

我实际上是被人从门缝儿里看着长大的,从小心理和性格就压抑、扭曲。

童年的贫瘠,让他对未来没有很多的选择,所以,一旦抓到机会,他就会努力留下它。

这恰巧也造就了张艺谋不服输的性格,这股倔强几乎贯穿了他的职业生涯,和张艺谋共过事的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三个字“工作狂”。

张艺谋可以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各种会议、各种讨论都能无缝衔接,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紧迫,他还特意把手表调快半个小时:

回想我的经历,一步一步碰上好机会,可比我有才的多得是!假如我还在浪费时间、虚度光阴,说不过去。

2005年,北京奥组委启动开幕式竞标,不到三个月就收到了200多个团队的创意方案,其中包括李安团队、陈凯歌团队、陈维亚团队和张艺谋团队……

这些团队,各个实力超群,李安的歌华团队,曾担任过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制作,陈维亚的联合团队,成员里包括有着“奥运会开幕式大师”之称的勃琪,曾担任过三届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

在一众实力雄厚的团队中,张艺谋的团队可以算得上是“毫无优势”,但张艺谋最终还是拿下了总导演的位置,靠的就是他的“拼”。

竞标时,崔健发言表示“我没有想太多,更多的一种感受……”,陈凯歌则是手写了一份创意方案,陈述方案时,他慷慨激昂地念起了杜甫的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毫无疑问,他们两个在一轮就被淘汰了。

但李安团队却准备的十分充足,不禁邀请了林徽因侄女林樱担任开幕式场馆设计,还准备大力挖掘中国古典文化,将开幕式场馆打造成一个大型沉浸式电影院,另外三个团队也是如此。

然而,这些在张艺谋的准备面前,都只是小巫见大巫。

当张艺谋到达奥组委评审现场后,第一时间给负责人打了个电话,让他安排几个人下楼搬标书,负责人一听,笑道“不就是一份标书吗?还得着几个人来搬啊?”

没想到,等负责人到达现场后,一下子傻了眼,整整两大卡车的标书:

有两个缩小版的鸟巢,鸟巢旁边是24个黑匣子,一个黑匣子里有4本书,全是关于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设想。

这些黑匣子里,都是具体的操作方案,负责人问张艺谋,这么多方案都是怎么做出来的?团队人员告诉他“张艺谋每天只睡三个小时,有时甚至可以不睡,想起工作上的事,经常半夜起来等天亮……”

为了磨合想法,张艺谋一遍遍地沟通,一遍遍地推倒重做,整整修改了五六个月,才做出了这一套可执行方案。

更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张艺谋连预备方案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备案,都一次性准备好了。

李安看到后,不禁感叹道:

我本来还想竞选总导演的,现在我觉得,我能给张艺谋做个助理就不错了。

这就是张艺谋,为了做好一件事,会尽自己的全部能力。有人曾评价他:“张艺谋从来都不是天花板,不是大天才,但他是最能完成一件事的那个人”。

张艺谋在接受许知远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姜文是天才型导演,诺兰是天才型导演,王家卫是天才型导演。但我不是,我是用功型的,笨鸟先飞,吭哧吭哧的。

但就是凭着这样的日拱一卒,张艺谋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然而,对于王朔三番五次的评价,张艺谋却从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曾经,有个好事者给张艺谋做过一次心理测试,他把名字故意隐掉,只看他的测试结果。

出题者看到后,断定“这是一个名人的答案”,他说从来没见过一个人能活得如此拧巴,既是完美主义,又价值感极高,但同时成就感又很低:

这样的他过得很不容易,虽然成就非凡。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艺谋的两种极端状态:能在艺术创作中“极度自我”,但却在生活中“极度没有自我”,面对任何非议,都选择隐忍低调。

他像极了《活着》中的福贵,为了“活着”,能够承载一切东西,就连媒体公众对他个人生活的非议,他也全盘接受,从不争辩、从不开口说自己的事。

多年后的一次采访中,王朔再次评价张艺谋,说如今的他远不如冯小刚,张艺谋更像是为了“维持名人的体面”而奔波,完全不像冯小刚那样享受其中、更能做自己。

从这方面来说,王朔说的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或许是张艺谋年少时,经受过太多底层的挫折,让他逆来顺受的时候比较多,从而导致他艺术上越热烈张扬,生活中反而越沉默不语。

许知远曾问过张艺谋:如何看待自我实现?

张艺谋回答道,我得到了一个导演的身份,有一部部电影可以拍,能以导演的身份一天天做下去,没有一秒懈怠过,尽到我自己最大的努力,这就是我的自我实现。

这,便是张艺谋,“苦”于他来说,亦是一种幸福。

[1] 央视国际 (2007). 王朔说说说

[2] 汪兆骞. (2020). 我们的8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文人

[3] 李强. (2017). 锦衣红颜家国梦:张艺谋电影身体文化研究

[4] 十点读书. (2022). 谁能战胜张艺谋?

0 阅读:0

梦槐评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