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单身时,到底在谈论什么?
看到一组数据:
2010年时,20-49岁单身男青年人数有7774万,到2020年,已经达到8217万。
2010年时,20-49岁单身女青年人数有5351万,到2020年有5164万。
不难看出,男性单身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尤其是对比35岁-49岁年龄区间的单身男女数量,10年间的涨幅巨大。
当代人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恋爱结婚?
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选择单身?
-01
谈恋爱太耗费精力与时间
在有限的时间,人总得做出取舍;
在投入与回报性价比太低的情况下,人就会恢复理性,选择旁观。
换个角度讲:
你在一段感情里耗费个两三年时间,还未必能有一个好结果。
在恋爱期间,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各种成本;
分手时,投入更多的一方必然会产生很强烈的“反噬”和空虚感。
就像你买东西。
花了很多钱买了一辆车,结果就开2年车坏了,卖出去要毁掉五分之四,你亏不亏?
更多的单身人群选择暧昧而不是恋爱,不是结婚。
暧昧关系是两个人的试探,不需要投入太多责任和精力,更像是“各取所需”;
但谈恋爱,你跟一个人从了解到产生感情,从确定关系到分手……
中间跨度那么久,如果没走到最后,就会觉得损失太大。
人在年轻的时候,能谈几次恋爱呢?
用心去谈的话,根本就没什么时间去经营多次恋爱关系。
-02
谈恋爱太耗经济成本
靠一碗麻辣烫跟女朋友在店里坐一下午的年代,早就过去了。
谈恋爱有多费钱?
看到一组数据:95后愿意每个月为恋爱投入2000元左右。
举个例子:
你在一线城市上班,月薪到手1万,但你要租房生活。
房租,生活费,上下班通勤交通费,你自己最基本的生活开销给你去掉6000;
你要从剩下的4000里面,再拿出来一半谈恋爱。
逢年过节,生日,情人节……
你不得不考虑给对方送一份礼物。
这样算,一年到头你基本上攒不下什么钱。
人们变得更精于算计,优先权衡利弊了。
既然我跟你谈恋爱每个月要花那么多钱,还未必有个结果,那我图什么呢?
攒钱的快乐,有时候要大于恋爱的快乐,尤其是在恋爱感到痛苦乏味的时候。
说白了:单身的原因,还是穷。
从古至今,“情种”只配出生在大户人家。
有足够多的资源才有底气,有底气才会有更多的婚恋选择权,入场券;
就算情种想要真爱,宁缺毋滥,也等得住。
但对于什么也没有,仅仅能养活自己的年轻人呢?
不敢试错,没资格试错,甚至连一张“婚恋入场券”都拿不到。
这个世界,不仅仅是圈层的上升通道固定了,就连婚恋的通道,也越来越固定。
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下面的人,没得选。
-03
缺少跟异性接触的途径
这同样是很重要的单身原因。
大多数年轻人,基本上圈子都是固定的。
能接触到的异性只有:工作中的同事,多年来的同事和还在联系的同学,初次之外就是这些人介绍的相亲对象。
身边的人认识很久,太熟悉了,彼此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也没兴趣;
通过别人介绍的相亲对象,又要经过一番权衡利弊,更多会被外在形象影响。
外在形象不占优势的人,在相亲第一轮基本上就被刷下来了。
这是单身的源头。
就像有些人每天念叨着“好想谈恋爱”,可每天宅在家里不出门社交,天上不可能给掉下来一个人生伴侣。
-04
享受单身的状态
这同样是年轻人不想恋爱结婚的原因。
其实你通过“初婚年龄”逐年上升,就能看出一些信号。
不想结婚那么早,不希望自己的人生那么早就被婚姻和家庭束缚住。
正常情况下,大学毕业22岁左右;
参加工作,认识世界,打通自己人生的基础框架,然后才能考虑结婚成家。
但前面几个过程,最起码也要5-6年左右的时间。
也就是说,无论从心智成熟度还是自身的条件,职场路径,一个人最起码要到28岁左右才能承担起婚姻的责任。
其中,男性要比女性承担更多的经济压力,而女性要承担年龄的压力。
一个很扎心的现状是什么?
同龄的男生,所能提供的条件,除了年轻和外在形象,在物质和经济上并不能打动同龄的女性。
于是,一部分女性想要向上择偶,就只能找比自己年龄大的男性。
而年龄大,有资源,有原始积累的那部分男性,占据了婚恋市场中90%的资源。
于是,一部分适龄男生就只能被动单身。
剖开婚恋市场的物质因素看,既然无法改变现状,倒不如享受单身。
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这个趋势,未来只会越来越明显。
话题:你身边不结婚的人多吗?作者何所欢:
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长,社交关系等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