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在靖难之役后,朱棣是怎样对待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的?

朱棣造反攻入南京,侄子建文帝同妻儿点火自焚。诡异的是,他们竟然就此消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朱棣大哭:“亲叔叔怎么能害你

朱棣造反攻入南京,侄子建文帝同妻儿点火自焚。诡异的是,他们竟然就此消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朱棣大哭:“亲叔叔怎么能害你?你太想不开了。”

这是1402年,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三年后,燕军攻破南京城。

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

太监说它们是建文帝朱允炆、皇后和他们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也有人说,朱允炆和妻儿已经从地道逃走,不知所踪。

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一、朱元璋不合常理的举动埋下了祸根

朱元璋当年起义造反,打着“驱除鞑虏,恢复华夏”的旗号。建国后,他制定了一系列极其严格的汉家礼仪制度。

其中就包括后世皇帝传位必须选择嫡长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也是中国历史上位置最稳固的太子。

朱元璋是个猜忌心极重的人,即使睡觉,也要睁一只眼睛。他对朱标却完全信任,把自己的资源尽数分享给朱标。

大明朝那些功勋卓著、才识过人的英雄们,如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蓝玉等,统统成为太子的资源。

为了让太子以后能够坐稳江山,朱元璋还将其余的儿子全部打发到封地上去就藩。第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封地为北平。

可惜的是,1392年,38岁的朱标暴亡。

听闻噩耗,自诩“铁石心肠”的朱元璋嚎啕大哭。

按理说朱元璋应该从自己的其他儿子中,寻找合适的王位继承者。

可是他却一反常理,跨过一代人,从朱标的儿子中,也就是自己的孙子中,选择了朱允炆立为太子。

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最初是朱标的侧妃,正妃常氏的儿子朱雄英才是嫡长子。可是朱雄英八岁的时候夭折了。

正妃常氏逝世后,吕氏被册封为正妃,因此朱允炆也就具备了嫡子的身份。

朱元璋为了朱允炆的未来筹谋良久,他担心很多元老和重臣会有异心,因此大开杀戒,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孙子江山永固。

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号建文帝。

不久后,朱允炆便感受到了来自叔叔们的威胁。

当年朱元璋给儿子们分封为藩王的本意是让他们领兵驻守边塞,保证大明王朝的安全。

这些藩王拥兵自重,势力太大,又以长辈自居,不太听话。朱允炆决定削藩。

朱允炆对叔叔们非常冷血无情,周王朱橚被废为庶人,流放云南;湘王朱柏自焚而死;齐王朱榑、代王朱桂被废为庶人;岷王朱楩被废为庶人,流放漳州......

当朱允炆把目标对准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时,朱棣起兵造反了。经过三年多的时间,燕军攻入南京城。

为了不给天下人留下话柄,朱棣对朱允炆生母吕氏解释说,自己是不得已起兵,目的是要保住大明江山,铲除朱允炆身边的奸佞之臣。

朱允炆很清楚地知道朱棣是要置他于死地的,他不仅做不成皇上,连命都保不住。与其被朱棣羞辱而死,不如自找出路。

于是,朱允炆带着妻子和大儿子,点燃了火堆,大火吞没了宫殿,滚滚浓烟冲上天空。

朱允炆就此失踪不见,他的消失成为历史上的一桩悬案。

痛失儿子、儿媳和长孙的吕氏看到表面恭敬谦卑的朱棣,脊背发寒,她知道应该如何去做。

吕氏以太后身份颁布谕旨,谴责儿子朱允炆任用奸佞小人导致国家出现混乱,幸亏燕王朱棣被迫出兵才保住了大明江山,如今国家无主,立了大功的朱棣应该继承皇位。

朱棣顺势上位,假惺惺地感谢吕氏的深明大义。可是他知道自己得位不正,心虚得很,必须严控大哥朱标一脉,消除对皇位可能产生的威胁。

二、朱棣如何对待朱标的妻儿?

朱标在历史上记载有两任妻子,原配妻子是常遇春的女儿常氏,她生下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朱雄英夭折,三子朱允熥。

常氏早逝,朱标原来的侧室吕氏成为正妻,她生了朱标的二子朱允炆,四子朱允熞,五子朱允熙。

除此之外,朱允炆的次子朱文圭还留在宫中,他只有两岁,暂时不足为惧。

朱棣先是把朱标的三子朱允熥和四子朱允熞从吴王和衡王改为广泽王和怀恩王,以显示对他们的恩赐,也表达了对他们的羞辱。

如果他们有什么不满,甚至造反,那么就正中朱棣下怀。他就可以直接以反叛之名除掉他们,以免他人诟病。

可是两位兄弟竟然毫无动静,朱棣等不及了,找了个借口直接把他们两人降为平民。

平民既没有权力,也没有兵,就算心里不满也无计可施,应该没有任何威胁了吧?

朱棣却并不放心,他担心有心人利用他们两人的身份掀起风云,毕竟自己的帝位来得不正心里虚得很。

于是朱棣又把他们俩囚禁在朱元璋的老家凤阳,朱允熞一直抑郁寡欢,不久之后莫名其妙地去世,死时只有29岁,没有留下后人,历史上连其死因都没有记载。

被囚禁的朱允熥虽然心情抑郁,却坚持活到了39岁。与朱允熞一样,他也是莫名其妙地暴毙而亡。

朱棣登基时,朱标的五子朱允熙只有11岁,朱棣将他从徐王改为敷惠王,后又改封为瓯宁王。

因为年龄尚小,朱棣只是派他带着母亲吕氏去给朱标守陵。

朱允熙和母亲吕氏一同居住在南京的懿文太子陵内,几乎不与外界接触。

即使如此,朱允熙16岁的时候,住宅突然起火,他就这样葬身于火海之中。

吕氏虽然在大火中幸存,安然无恙,可是从此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关于她的任何记载。

朱标的三个儿子死得都无迹可寻,非常蹊跷。细思极恐,里面没有猫腻根本不可能。

不得不说,朱棣的手段很高明。

人人都知道他与大哥三个儿子的死脱不了干系,可是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些意外死亡与朱棣有关。这些心照不宣也只能成为一个猜测,永远无法成为既定事实。

其实死去的三兄弟和不知音讯的吕氏还不算是最惨的。

更为凄惨的是朱允炆的次子朱文圭,他从两岁开始就被废为庶人,圈禁起来。

直到五十多岁,才被明英宗朱祁镇放了出来。

就像山中的野人一样,突然来到现实社会中,朱文圭一脸茫然,他与社会完全脱节了。

他不识字,没有任何生活技能,不懂人情世故,甚至不认识牛羊,对很多生活工具都感到稀奇。

朱祁镇因为有同样的被圈禁的经历,因此对朱文圭很是同情,赐给了他不少金银珠宝,还给他在凤阳建了大房子,娶了老婆。

不过朱文圭也没有什么后福,他获得自由后,只活了两年多就离世了。

朱标作为史上最有权力的太子,是否就绝后了呢?

据说朱文圭留有一子。朱允熥也有一子名朱文坤,在朱允熥暴毙之后,一个老太监冒死带着朱文坤逃离了凤阳,此后朱文坤就落户山东莱阳,改为王姓。

朱标的血脉得以延续了下来。

朱棣登基后,对大哥的一家,从老到幼都没放过,可谓狠辣之极。

不知道朱棣午夜梦回时,想起曾经对他感情深厚的大哥,在父亲对他责骂之时,常常是大哥站出来袒护他,为他说话。他会不会心中有一丝愧疚呢?

虽然为了皇位,至亲也可以血流成河。可是朱棣想必也并不是非常心安理得的,他的生活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四、朱棣的报应

朱棣和徐皇后在1376年大婚,之后的九年间生了三子四女。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庶子高爔和一个庶女,生母皆不详。

1402年朱棣登基,此时他才42岁,在皇位上的22年中,虽然妃嫔纳了一个又一个,却一个孩子也没有生出来。

这是不是朱棣得到的报应呢?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