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多数自媒体人都会深有感触,从作品的受欢迎度来说,自媒体界有一条清晰鄙视链存在,图文干不过组图,而组图又干不过短视频。对于这个话题,相信没有从事过自媒体的读者也能聊上几句,毕竟谁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当大家在做选择的时候,潜意识就会遵循视频、组图、图文的排序。话说回来,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某天,从下班回家的路上,视线很偶然地扫到路边一个招牌,“妈妈驿站”四个大字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因为我住的附近也有一个“妈妈驿站”。这随机一瞥,加之这熟悉的字眼,思绪的齿轮便开始转动——在以往见过的各路宣传里,“妈妈”一词是比较常见的字眼,但作为同义词的“母亲”相比就要少得多。仔细想想,“妈妈”属于生活化的口语,对所有人都具有天然亲和力。而“母亲”一词则不同,更多用作书面语,出现在相对正式的场景中,自带几分距离感。正是调动起了大众情感,“妈妈”一词也就拥有了比“母亲”更能直抵人心的感染力。
文字具有感染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虽说同样是通过眼睛来获取信息,在大众中传播时,比起图片,文字的感染力就要差上几分火候了。想来,在大脑处理眼睛看到的信息时,看文字是要比看图片多一个转换过程的。当看到“苹果”二字,电光火石间,我们脑海里便会自动浮现苹果的形象,其中必然是有一个文字转图片的过程,如果我们直接看到图片的话,这个过程便可直接跳过了。
同样都是一眼看过去,视觉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对有价值信息的筛选。文字很可能通不过视觉筛选这一关,直接被视为无效信息忽略掉,而图片就更容易被筛选出来,以备进一步处理。换句话说,人的感官也是喜欢偷懒的,相比需要进一步提炼信息的文字,已经过初步加工的图片,更能调动视觉和感觉。想来,近代史上,文言文被白话文替代的过程中,难以调动大众感官就是一条有力论据。
短视频之所以能够风靡社会,以视觉、听觉方式传递信息,更易调动感官的同时,也让大脑省去了繁琐的处理加工流程,显然更受大脑欢迎。登峰造极的视频形态,恐怕就是大型游戏了,能充分调动起人的各路感官,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不过,接收信息更为容易是件好事,却也面临着大脑用进废退的风险。在短视频中,搞笑解说占据了相当份额,确实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了解事情的大致轮廓,但极具主观色彩的信息输出,存在闭塞观众收获正确、完整信息的嫌疑。同时,长时间接收终端信息,减少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也存在让人失去判断力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