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信札写本鉴赏专场(四)

杞棠鉴藏 2023-12-27 09:51:36

赵之琛 题端 齐学裘 韦光黻 吴汝渤等三十九人 题跋 潜修净业图册

作者赵之琛 题端 齐学裘 韦光黻 吴汝渤等三十九人 题跋

质地纸本

尺寸25.5x35cm

版本清写绘本 1册28开

钤印:赵之琛印、芬陀利花、吴泺之印、济泉、定武兰亭在我家、齐学裘印、玉溪、感慨悲歌之士、臣人镜印、蓉舫、怀白、瞰碧轩、护花仙使、渐东散士红南客、春留、一颿书画、韦氏君绣、问棱伽字、心出家庵有发僧、莲怀子、臣世录印、嘉榖、乐翁、吴汝渤、佩香室、臣辉第印、子桢父、鹏翼、阆仙、许锷、颖叔、华文浩、䍩吾、高成济印、祖观、莲宗弟子、鸣良、和轩、晓埭、福辰、越国公裔、星彩、白庵、清范、纫斋、石芗、严恪、仿石、桐封、臣晋之印、荔汀、龙光之印、黼山、李生、文通、寿华诗草、字蔼乡号春叔、读山吟草、吴懋瓒印、画江、臣大纶印、子年书画、程世熿印、和城外翰、余述祖印、小黼、香畴居士、乐而知命、传砚堂稿、锦梭学诗 提要:潜修净业图系常熟胡芑香为吴泺(字济泉)所写,赵之琛题端,吴泺自题记叙潜修净业图来由,后经嘉道间江南名士齐学裘、江人镜、王采蘩、韦光黻、黄均、吴汝渤、许锷、姚辉第、朱鹏翼、樊景烜、周星彩、王云、余本愚、吴懋瓒、徐大纶、苏汉、祝泰来、沈学善、华文浩、高成济、朱钺、杨鸣良、觉河观、沈清范、严恪、方兆沆、余龙光、李文通、陈复、孙日萱、徐大纶、金于宪、程世熿、余述祖、张仪祖、张婉等三十九人题跋。 齐学裘(1803-?),字子贞,号玉溪,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以诗名著江左,工书法,亦能画,著有《蕉窗诗钞》。 王采蘩,字筥香,江苏太仓人。王采苹长妹,武进魏骥妻。能诗文,工隶书,画宗恽寿平。著有《慕伏师班之室诗集》。 韦光黻,字涟怀,号君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博览群书,及岐黄家言。工诗,画花卉得夏苣谷指授,以书名于乡。著有《山草堂吟稿》。 吴汝渤(1798-1883),字菊青,江苏无锡人。受知于林则徐。工骈文,精小学。 许鄂,字达夫,号颖叔,江苏苏州人。工诗,尤善楷书。

张廷济题记及信札

质地纸本

形式2页

尺寸15.5x25 cm;14.7x25cm

版本清写本

钤印:张叔未 提要:此件内含:1、张廷济于道光二十年(1840)所作题记一则。“赵谦士太常”即赵秉冲,字谦士,号研怀,博雅嗜古,工书画,能模印,尤好金石之学。 2、张廷济信札1通1页。 张廷济(1768-1848),原名汝林,字顺安,一字说舟,又字作田,号叔未,晚号眉寿老人,浙江嘉兴人。工诗词,精于金石考据之学,收藏鼎彝、碑版及书画甚多。善书画,能篆、隶,精行、楷。著有《金石文字》、《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清仪阁金石题识》、《清仪阁印谱》、《眉寿堂集》等。 释文:1、余留京师馆,于上海赵谦士太常邸寓赵故蓄商周汉数器,又与翁宜泉秋部树培友皆备揽其所有酉禾、□□、班尊、丰敦、惠敦、凫彝鼎、癸瞿建安弩、斗检封等约数十器。霁翁故友槁山建卿国教,克嗣家学,携以见示,展读之余,殊不胜今昔之感。道光二十年三月十四日,嘉兴竹里田七十三岁老者张廷济叔未。 2、来书接到,今有书与汪雨翁,求以此促之也。少和须以亲小劳为弟一要义,弟二义则须耐着性子耳,若得雄吾思来潮州。兄文安,廷济启。(尊大人颐安,续奉报章。道光庚子九月廿六日黎明。)

沈曾植致王秉恩信札

质地纸本

形式2通2页

尺寸18.5x23cm

版本近代写本

提要:沈曾植、王秉恩二人志趣相投,尤其是辛亥革命后,王秉恩寓居上海兆丰路,与沈曾植、罗振玉、瞿鸿禨等人多有往来。《沈曾植年谱长编》民国三年甲寅(1914年)曾记“二月十一日(3月7日),公与左绍佐赴王秉恩招,途中堕车伤足。”继而酬答作有《偕笏卿赴雪塍(王秉恩)招中途堕车伤足诸公枉存以诗报谢》一首。 沈曾植(1850-1922),一作增植,字子培,号乙盫,浙江嘉兴人。清光绪六年(1880)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安徽布政使。博极群书,学贯中西,躭史学,精佛典,亦工诗,以“硕学通儒”闻世,誉称“中国大儒”。书法融合汉隶、北碑、章草为一炉,自成面目。 王秉恩(1845-1928),字息存,一作息塍,号茶龛,四川华阳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官至广东按察使。精于校勘,并精通目录学,家藏书充栋。所刻《广雅丛书》,数量之多,实用价值之大,不亚于浙江官书局,于历史研究参考价值颇高。喜金石,工书法。 释文:1、前闻表弟说公欲观石溪小照(何人能摹乞示),兹检得奉上。诗屏乞检付一张,份一元并缴上,拟赶写,仍由尊处汇寄也。此请雪塍仁兄同年大人台安,弟植顿首。 2、手教奉到。石家是一是二,疑案竞难悬断,两存其说可也。命资一元缴上,希转付。梅候甚寒,当仍以扫叶相遣日乎?复请息翁仁兄同年台安。弟植顿首。

沈曾植致王秉恩信札

质地纸本

形式3通3页

尺寸8.5x23.2 cm;8.5x22.8cm

版本近代写本

提要:沈曾植、王秉恩二人志趣相投,尤其是辛亥革命后,王秉恩寓居上海兆丰路,与沈曾植、罗振玉、瞿鸿禨等人多有往来。《沈曾植年谱长编》民国三年甲寅(1914年)曾记“二月十一日(3月7日),公与左绍佐赴王秉恩招,途中堕车伤足。”继而酬答作有《偕笏卿赴雪塍(王秉恩)招中途堕车伤足诸公枉存以诗报谢》一首。 沈曾植(1850-1922),一作增植,字子培,号乙盫,浙江嘉兴人。清光绪六年(1880)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安徽布政使。博极群书,学贯中西,躭史学,精佛典,亦工诗,以“硕学通儒”闻世,誉称“中国大儒”。书法融合汉隶、北碑、章草为一炉,自成面目。 王秉恩(1845-1928),字息存,一作息塍,号茶龛,四川华阳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官至广东按察使。精于校勘,并精通目录学,家藏书充栋。所刻《广雅丛书》,数量之多,实用价值之大,不亚于浙江官书局,于历史研究参考价值颇高。喜金石,工书法。 释文:1、前日奉教,为快食单种,费清神,后日务望约病山一同早临为盼。此请息尘仁兄同年大人台安,弟植顿首,十七日。 2、沅叔新得书在敝处,极有新异,明后日有暇曷来一观。此请息塍仁兄同年大人台安。弟植顿首,廿八日。 3、误记大可笑,搜集小角亦甚不易也。兄平生收藏有如销夏录等记载否?复请息兄大安。弟植顿首。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0 阅读: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