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62岁阿姨坚持夜跑,却脑梗复发离世,问其原因:没注意这件事

三秦的备忘录 2024-10-14 20:27:52

内容资料来源:

[1]高欣颖.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4,31(07):53-56+60.

[2]熊建,卢国强.“中国方案”提升脑梗治疗效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6-18(009).

[3]甘荣坤,李亮,陈思敏,等.CT灌注联合MRI在急性脑梗缺血半暗带评估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4,35(05):316-320.

2015年4月12日,这天原本是郑春梅的65岁生日,可谁能想到这位寿星此时此刻正躺在医院的抢救室里生死未卜。而郑春梅的子女们站在手术室门外,焦急不安地走来走去,她的老伴更是止不住地啜泣起来,嘴里一直念叨着希望手术顺利等之类的话语。

郑春梅十年前就被查出患有高血脂,可她依旧我行我素,油炸肥腻的食物那是统统来者不拒。时不时还和年轻人一样,点上一大杯珍珠奶茶。自从退休之后她便每天沉迷于打牌,常常在棋牌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天,无论亲友们怎么劝她也无济于事,郑春梅因此也在短时间内从四肢纤细变成了体型圆润,就连双下巴就明显了不少。郑春梅一开始还尝试过减肥,后来发现这实在太过艰难了,于是早早放弃了。

肥胖是脑梗死的多种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郑春梅这样高血脂还伴有肥胖者,容易导致动脉壁内脂质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可以缩小血管内径,减少脑血流量,增加脑梗的风险。肥胖可引起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炎症因子可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增加脑梗死风险。此外,肥胖可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更易于形成血栓,也增加了脑梗的风险。

事发当晚,郑春梅正和一大家人在饭桌上推杯换盏,其乐融融。正在兴头上时,她突然言语不清,说的话牛头不对马嘴,根本无法与她正常交流。与此同时,她的面部表情不对称,右侧口角歪斜,仔细一看,还能发现她不由自主地流着口水。一旁的儿子顿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马在慌乱中拨打了急救电话。

经过漫长的等待,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主治医生也出来找到郑春梅的家属通知她的病情。血脂:总胆固醇偏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头部CT扫描: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可见低密度灶,提示脑梗死。目前已经紧急为她进行了溶栓治疗、抗凝治疗和改变脑循环后,病情已经稳定下来,稍后会转至普通病房。

经过半个多的住院康复治疗,郑春梅终于顺利出院。那天,医生语重心长地劝说道:“除了每天按时按量服用抗血小板和降血脂药物以外,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改善你的不良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运动也不能少,否则再次出现生命危险,以你目前的身体情况,到时候再抢救可就来不及了。”

郑春梅听后连连点头,经过这么一遭,险些就丢了自己的小命,她是再也不敢随意对待自己的身体了。此后的日子里,除了严格遵照医嘱服用药物以外,她不仅开始低油低糖低脂饮食,口味清淡,还大大减少了自己去棋牌室的时间,改成出门运动。她知道,想要维护自己的心脑血管健康,首先就是要动起来,瘦下来。于是她选择了慢跑这项运动,对她来说强度不算太大,既不损伤骨骼,又能达到锻炼的效果。

慢跑作为一种有氧运动,能够加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脏泵血效率,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减少高血压对血管壁的损害,从而降低脑梗的风险。此外,慢跑还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流量,有助于维持脑部健康。还可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有助于血管适应血压变化,减少破裂或阻塞的风险。

就这样坚持每天夜跑三个月后,郑春梅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不仅成功减重8斤,头晕胸闷的不适感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过了,整个人神清气爽,活力满满。复查时,就连医生也对她的恢复情况表示赞叹,郑春梅听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2015年3月28日,郑春梅一如往常正在公园里夜跑,她原本还在人群中穿梭,步伐稳健。下一秒,她的脸色突然变得苍白,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的步伐开始变得虚浮,眼前的世界似乎开始旋转。紧接着,她的双腿像是瞬间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膝盖一软,整个人向前倾倒。她的双手本能地向前伸,试图抓住什么来稳住身体,却无济于事,重重地摔倒在地。

由于当时天色昏暗,郑春梅正在倒在了人烟稀少的路段,直到很久后才被一名同样夜跑的市民发现,并连忙为她拨打了120。可是一切还是太晚了,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即使经过医护人员的奋力抢救,最终也没能挽回郑春梅的性命。郑春梅的家属顿时在抢救室门外哭成一片,医生见状也只能遗憾地表示郑春梅由于脑梗时并发心力衰竭,且错过了黄金抢救时间,还请节哀。

郑春梅的儿子怒气冲冲地找到医生,声嘶力竭地大叫:“怎么可能?我妈怎么可能会脑梗?她一直在积极配合治疗,还每天夜跑锻炼!这么一个生龙活虎的人,怎么刚送到医院人就没了?是不是你们医术太差把我妈给治死了不敢承认?”其他家属也纷纷围了上来要为郑春梅讨一个公道,争吵声很快就引来了主任医师的注意。

他仔细询问了郑春梅平时的一些生活细节,果然发现了一丝端倪。主任无奈叹息道:“”跑步本应该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好习惯啊,可偏偏郑春梅在跑步的时候还有这样一个习惯,而正是这个习惯严重的损害了身体,跑步时如果有这个习惯,那和自残没有区别啊.……”

原来这个习惯正是不及时补充水分,郑春梅无论春夏秋冬,每次出去跑步时都觉得带一个水壶太麻烦了,而且担心跑步后喝水容易呛到,于是干脆不带水壶,也不补充水分。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会通过汗液丢失水分,如果不及时补充,会导致脱水。脱水的初期症状可能包括口渴、口干、尿量减少、尿液颜色加深等。严重脱水会导致头痛、头晕、疲劳、肌肉痉挛、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甚至可能出现热射病或中暑。

水分是调节体温的重要介质。脱水时,身体难以通过汗液蒸发来散热,导致体温升高,增加中暑的风险。脱水还会导致血液浓缩,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来维持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长期下去可能对心脏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水分不足会影响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导致肌肉疲劳和疼痛。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肌肉痉挛。

与此同时,汗液中含有电解质,如钠、钾等,长时间大量出汗而不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水分参与身体的许多代谢过程。脱水状态下,身体的新陈代谢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影响运动表现。长时间脱水会增加肾脏负担,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肾脏需要足够的水分来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缺乏水分会导致废物在体内积累。

为了避免运动时脱水,可以在运动前几个小时内,逐渐喝下大约500-600毫升的水。根据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天气条件,制定合适的补水计划。了解自己在运动中通常丢失多少水分,以便更好地规划补水。在运动中,即使不感到口渴,也应定期喝水,大约每15-20分钟喝100-300毫升。对于少于1小时的轻度运动,水就足够了。对于更长时间或更高强度的运动,可以选择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在高温环境中,穿透气性好的衣物,并尽量在阴凉处或室内运动。运动前后称重可以帮助了解水分流失情况,从而调整补水量。运动后,继续喝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直到尿液颜色恢复正常。给予身体足够的时间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注:《12年,62岁老人坚持夜跑,却脑梗复发离世,医生叹息:她有一个误区》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0 阅读: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