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被称为盗墓贼的祖师爷?

老诺讲历史 2023-02-25 13:47:58

盗墓贼这个职业形成的时间非常早,根据考古研究发现,有意识破坏墓葬的现象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个时候主要目的是以报复破坏为主,并不是以获取陪葬品为目的,并不能从严格意义上称之为盗墓,应该称为毁墓。从一些古籍中的记载,真正的盗墓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记载了盗掘了商汤墓穴的情况,距今已经三千六百多年了。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并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历史地位。曹操把持东汉末年的朝政,被汉献帝封为魏王并加九锡,实际上虽未称帝,却已然超越了皇帝。死后,其子曹丕继承魏王王位,逼迫汉献帝禅位后建立魏国,尊曹操为“魏武帝”。

所以说曹操是盗墓贼的祖师爷的说法是非常的牵强的,因为曹操并不是最早的盗墓贼。那为什么后世有了这样的说法呢?原因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在这种极其残酷的环境中,造成了盗墓的猖獗期。地方诸侯们要打仗,就必须要有军饷,要扩充人马和装备,也要有钱才可以,可是当时老百姓活着都很难,手里哪还有钱,而汉朝时的厚葬之风,就成了诸侯和军阀眼中的“摇钱树”开始有组织、有规模的盗取墓塚,以充军资。

相传曹操派军队盗取了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墓,得到了墓塚里的40万斤黄金。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然而真相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在史书上是查不到任何记载的,即便是魏国的史书不敢记载,但是作为以汉室后裔建国的蜀汉和东吴的史书上也并未有记载。那么这个盗墓的行为是怎么安在了曹操的头上广而流传的呢?这里就不得不说起一场战争,那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袁绍与曹操为了争夺北方的控制权于公元200年在官渡发生的一场战争,战争的结果就是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强大的袁绍。官渡之战前,袁绍命陈琳写了一篇非常著名的战斗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檄文中不仅从曹操的祖宗辈开始骂,一直骂到如今曹操的所作所为,其中有一条就说,曹操怎么发的财?怎么拥有这么多的军队?因为他去盗人家的坟墓,尤其是把汉朝的梁孝王刘武的墓给盗了,这篇檄文写得非常精彩,再加上陈琳是一个大才子,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所以这事很快被搞得天下皆知,广为流传。可是后来袁绍被曹操打败,陈琳被俘后说当时迫于形势,是袁绍逼他写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以文中的虚构以及诽谤之词,只是为了讨好袁绍而用来攻击曹操的。查询当时的史料,根本没有依据,只能是杜撰。

再说曹操相传在其军队中专门设置了“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用来专门盗墓,获取陪葬以充军资。这更是无稽之谈,校尉和中郎将在西汉和东汉时期都是高级武官,秩在两千石以上,曹操本身就曾担任过校尉,是皇帝所设的“西园八校尉”之一,中郎将的地位则更高,其子曹丕就曾担任过“武官中郎将”。这两个职位可见都是地位非常高的,不是一般什么人都能当的职位。曹操怎么可能大张旗鼓的因为盗墓去专门设置这么两个高级职位呢?

匾查史料,曹魏时代的官职里也从没有发现有“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这两个官职。其实历史上真正设立“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并不是曹操,而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废帝刘子业。刘子业年少好是好读书,自造《孝武帝诔》和其他的杂篇,以魏武帝设有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便设此二官职,命王休仁和王休祐担任。可见刘子业就是根据陈琳这篇檄文设立了这两个官职,这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这才是中国历史上真正设立这两个官职的人而并非曹操。

只是后人不了解事实真相,均以陈琳的檄文内容为真了,故而后世很多的盗墓贼就将曹操奉为了这个行业的祖师爷。尤其是天下霸业的小说《鬼吹灯》中更是言之凿凿的杜撰“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是曹操设立的,更加使曹操是盗墓祖师爷的说法广为流传。那曹操到底盗没盗过墓呢?我想在当时的背景下肯定是盗过的,因为大家都在盗。你不盗,他也盗,为了生存和发展难免不去这么干,但是曹操肯定没有大规模的盗墓行为,更不可能设置专门盗墓的军队和将领。

盗墓最出名的是西汉时期广川王刘去,唐朝末年的温韬,北宋末年伪齐的刘豫,宋末元初的恶僧杨琏真迦和清末的“东陵大盗”孙殿英等人。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