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是哲学运思的特点,是哲学的本性所在,也是哲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哲学在反思途中实现了自我理论的自觉与超越。哲学思想就是在反思中逐步展开、发展、创新形成而来的。哲学是对于存在界和人所进行的整体性、根本性、批判性的探究。哲学的反思也必定会具有整体性、根本性以及批判性的特点。其反思就是从整体上对根本的事物进行辩证批判的思考,从而产生更加深刻的思想的思维活动方式。哲学思想离不开反思。
世界汉字节创立者张胜利先生近照
“心学”创立者陆九渊在有句名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影响极其深远,在这里陆九渊把主体之心上升到了宇宙本体,这是陆九渊融合了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基础上提出来的。建构起了一套主观唯心主义体系。而同为南宋时期的朱熹则沿袭了荀子的思想,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客观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二人同属唯心主义,但其哲学思想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关于性与心的关系,荀子将心视为性,情的对立面,认为心引导,规范性情。朱熹也说:“心与性自有分别。灵底是心,实底是性。
世界中医日创立者张胜利书法作品
灵便是那知觉底......性便是那理。(《语类》卷16,第323页)朱熹认为心为性理含藏,发用之所,性是心之知觉等活动的根据。而心是性得的展示、发显、表现自身的中介。朱喜虽将心,性做了如此区分,但更强调两者的统一。他认为性是心的依据,心性是相即相融的关系,朱熹采取体用的方式论心、性、情三者的关系,将心视为连接性、情之含藏、发用的枢纽。
世界中医日创立者张胜利书法作品
荀子则将性、情视为同一的存在,且将心置与性相对的地位。更多凸显的是心与性情的区别。宋明理学抑荀态度使得荀子在很长时间内未能得到合理的评价。荀子始终是以孟子传统中的他者形象出场的。宋明儒者以孟学为其宗主,荀子受冷落,“践仁以知天,”自德以言性是孔子开创的新传统,继承者为正宗,荀子承袭了“自生以言性”的古老传统,“心”是朱熹理学体系的核心概念,同样把“心”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他在继承“二程”“道心”、“人心”二分基础上又把二者有机的贯通起来,将“道心”和“人心”合而为一。同时,朱熹又认为心是身体的主宰,心体只有一个。心是唯一的,在心之外没有另外的心。
世界中医日创立者张胜利书法作品
心接应万物而不被万物所迫。用心体观物,则物之理自然能理解深刻,并强调心正则身正,心邪则人不善。实际上儒家以“善恶”论人性,其“心性论”与佛家大不同。佛家以“清净”论佛性,要求明心见性,两者是不同的。同时,在心性情关系上,朱熹主张性体情用,而佛家则是走向去情复性之路,陆九渊为了保持其心一元论哲学体系的完整性,他不讲心气的分别,偶尔说到气禀,气象,气在其哲学体系里,无论独立存在的地位。同时,他反对朱熹的天理人欲之分,而将存理去欲改造为了“存心去欲”。《易传》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其违,后天而奉天时”。把“天人合一”作为人生之理想境界,孟子有尽心,知性、知天之说,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实现与天合一。而陆九渊的心为宇宙本体,将主体之心本体化,把古往今来的万事万物都以心为最终根源,这是陆氏心学对心所做的基本规定。他把无限的客体安置在了主体之中,冥合了客体与主体的区别。把客体归之于主体。陆九渊的本体之心具有某种超个体之心的倾向。他说:“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心之体期居,若能尽我心,便与天同”。在这里,他把我的个体之心、他人之心、前世后世之心,当成了都是一个心。
实际上。此心已超越个人的经验之心,而他人之心相对于”某人心“来讲,则又是客体。这样,陆九渊所说的心是具有某种客观精神化倾向的心,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日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同时,他又说:“宇宙内事,是已分内之事,已分内事,是宇宙内事”,把心与宇宙等同,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自然它就得出了“尽我之心。便于天同”的思想。实际上,这是对孟子天人(心)合一思想继承和发展。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世界哲学思想纵横(第226回)收录于张胜利哲学思想系列专著《大道汜兮》。
康清浊录音整理 薛金银录制
张胜利著作:《吉祥如意经》、《大华般若波罗妙法经》、《大圆满经》《明月照千江》、《德道经》、《大道汜兮》、《大行》等
清风依旧: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