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衣食住行的变化都肉眼可见。尤其是在吃这方面,以前是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现在是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不仅要吃自己家里有的,国外的东西也搞得到,吃顿外餐已经非常的容易。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间的饮食文化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不同地区生长的食材也大不相同。在美国就有一种“世界上最大的鲍鱼”,一只足够10个人吃。这么好的东西放到我国自然是不愁卖,但奇怪的是我国并没有引进养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世界上最大的鲍鱼”随着国际化不断加深,你有没有发现身边国外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商场里面国外品牌的专卖店到处都是,大街上也出现了很多西餐店,肯德基和麦当劳了已经遍布全国各地,甚至都让人感觉不到它们是从国外来的。
海鲜是人人都爱的美食,虽然都是海里产的,但不同地方海鲜的味道和样子就是不一样。波士顿大龙虾,帝王蟹等等,我国周边海域是不产的,如今在国内还是能够吃到。但来自美国的加州红鲍在我国却几乎吃不到,很多人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加州红鲍是所有鲍科动物里面个头最大的,比人的脑袋还要大,一个就重达三四斤。
鲍鱼大家都爱吃,鲍鱼跟鱼翅、海参、鱼肚并称为“四大海珍”,鲍鱼在我国古代叫做“鳆”,曾经有钱人才吃得起,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海味。
如今随着海鲜养殖的飞速发展,海参鲍鱼已经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山珍海味,现在它们几乎成了宴席上的标配菜,普通人家偶尔吃一点也没有什么负担。目前我国发现的鲍鱼品种多达7种,鲍鱼肉多质嫩,异常鲜美,并且富含优质蛋白,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除了贵点没啥毛病。
在鲍鱼中,最贵的当属美国的加州红鲍。加州红鲍是真正的“餐桌软黄金”,目前发现最大的加州红鲍贝壳直径达到了30厘米,需要两只手捧着,一只加州红鲍足够做成10人份的鲍鱼料理。
在买鲍鱼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几头鲍”这种说法,例如“一头鲍”,“两头鲍”,“六头鲍”等等,很多人最开始可能搞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听的稀里糊涂,其实这是在说鲍鱼的个头大小。一头鲍的意思就是重量一司马斤的鲍鱼,那么“两头鲍”呢?两头鲍说得可不是重两司马斤重的鲍鱼,而是两个加起来重一司马斤的鲍鱼。
简单来说“几头鲍”的意思就是一司马斤能称几个鲍鱼,5头鲍就是一斤称5个,10头鲍就是一斤称10个,数字越大说明鲍鱼的个头越小。
司马斤是古用单位,一司马斤约等于今天的600克,在计量单位改革之后司马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几乎已经见不到了,但在香港等地区司马斤这个单位被沿用下来,并且在黄金,鲍鱼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现在买卖鲍鱼也习惯性的用司马斤。
一般来说一头鲍、两头鲍甚至是三头鲍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极品,价格十分昂贵,有时候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如果在饭店里服务员问要几头鲍,万一要错了可是要“大出血”的。
加州红鲍的重量可达4斤以上,“一头鲍”的说法已经不适用于加州红鲍。正是因为个头巨大,加州红鲍的价格也不是一般鲍鱼能比的,能卖到10万美元,它才是真的价比黄金。
为何我国不引进加州红鲍加州鲍主要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以及墨西哥的部分海岸,其他地区几乎没有,这也是加州红鲍价格昂贵的原因之一。加州红鲍的外壳偏红色,贝壳巨大肉质厚实,它们在水温14-18度的环境中才能健康生长,如果环境变化过大它们就会变得畸形甚至死亡。
加州红鲍非常的稀有,但也吸引了众多国家想要将它引进回国,造福自己国家的“吃货”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也尝试将这种世界上最大的鲍鱼带回国内人工养殖。将加州红鲍带回国内后,它们先是被安置在了水温比较清凉的北方海域。
我们都知道冷水海鲜品质最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加州红鲍适应不了我国北方海域的环境,最终养殖失败。后来南方也尝试引进了加州红鲍,但也没有成功,只能说加州红鲍太“娇惯”了,永远也成不了“外来入侵物种”。
其实在美国加州红鲍的数量也非常稀少,只有少数地方可以人工养殖,为了避免野生加州红鲍被人们捕捞殆尽,美国还出台了专门的规定限制红鲍的捕捞数量,避免野生红鲍灭绝。
鲍鱼为什么那么贵第一个原因是相较于其他海鲜,鲍鱼的产量少。物以稀为贵,鲍鱼只生活在水温较低的海底,它们白天会吸附在岩石上面,到了晚上才会觅食,在以前人们缺少专业采集鲍鱼的工具,采集鲍鱼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工作,所以鲍鱼卖的贵也就可以理解了。鲍鱼的生长速度慢,一般来说在自然状态下,鲍鱼一年只能生长2厘米左右。
鲍鱼的运输成本高。海鲜吃的就是一个新鲜,放久了的海鲜不仅品质会变差,还会散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为了将新鲜鲍鱼送到人们的饭桌上,鲍鱼就必须花大价钱进行快速保鲜运输,这部分费用也会分摊到鲍鱼的成本里面。
那么为什么到了今天鲍鱼的价格变得越来越低,已经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了呢?这是因为现在人们已经可以人工养殖鲍鱼了,鲍鱼的产量上来后价格自然也就变低了。如今除了加州红鲍特殊品种的鲍鱼外,普通鲍鱼的价格已经比较低了。对普通人来说,一般的鲍鱼已经足够享用,加州鲍鱼只是个头大,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所以也没有必须引进的理由。
举报涉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