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陶瓷的母邦,数千年的陶瓷发展史是及其悠久辉煌的。中国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湛的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强烈的人文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价值、审美追求与审美情趣,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精神。人类的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陶瓷艺术在现代中国新的文化环境中,形成了一种更具创造了的艺术创新系统,其包含的寓意性、装饰性得到了新的意义上的发挥,成为了一种以个性为前提的开放性艺术语言。
初为器用,后为精神,这是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今天,作为人类最古老文明载体之一的陶瓷,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向着张扬个性、追求自由和深度的方向发展。中国现代陶瓷艺术成为了一种以陶瓷的材质为媒介,以手工技艺为主的摆脱了功用性的一种观赏性、情感性、观念性的纯艺术形式,它是现代艺术思潮在陶瓷领域中的反映和表现。
从古老的中国到现代社会,有这样一种匠人,喜欢一种深色绚丽、含蓄的华美,如浩瀚星空、幽深海面的瓷器,希望感悟那种“与世无争”气质,余敏也在这一类匠人当中,而且是十分优秀的一位匠人。
余敏,男,1977年生于江西省景德镇,祖籍南昌,国家一级级师,江西省高级技师,任昌江美术协会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文化研究所协会会员,景德镇非遗传承人协会会员,景德镇国汇陶瓷艺术名家协会外联部副主任,2018年陶瓷学院非遗进修班优秀学员,曾在2018年千人重创挑战吉尼斯,为景德镇人民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为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和瓷都人民增添了一份荣誉。
他自13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陶瓷制作手工绘画,短短数年就有了自己的作品。在学习的历程中,他并非一帆风顺,遇到了技艺上、心态上、经济上的多重压力,然而这些并没有使他放弃,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凭借坚定的信念一步一步走过这些艰难,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如今,他已经是陶瓷绘画、陶瓷刁刻、手工拉坯、手工修坯、吹釉、满窑、烧窑和陶瓷设计与一体的中青年里面的佼佼者,很多优秀的作品,深受业内外人士的称赞。
余老师的故乡景德镇是一座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这座延续了千年窑火的陶瓷文化城市,不仅是冮西的名片,同时也是中国连接世界文化,政贸和政治交流,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陶瓷文化的一扇窗。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就是景德镇民间的俗语。景德镇的匠人们以其精湛的技艺,做出了许多美夺天工的器物传承于世。为中国乃至全世界陶瓷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下,匠人们历代传承着老一辈的技艺,以手工业为主,不断的发展与创新,陶瓷制作有七十二道工序更是步步精心,近年来的复古柴窑青花就更加完美的体现出艺术、泥与火的溶合。
一件上呈的作品,首先要选用最好的矿土,再经过千锤百炼塑造成泥坯,再由技艺高超的艺术家画出与坯型溶为一体的画面,最后由复古柴窑经过几天的烧制,使这件器物达到巅峰。色釉则是艺术与时间的语言。姹紫嫣红,风花雪月,不论自然界的色彩多么丰富,色釉兑能撮取一二,作为永恒来唤起心中的旖旎!这就是景德镇的匠人们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匠人精神。
关于他的艺术作品,让人联想起俄国著名作家冈察洛夫的一句描述:“美是艺术的目的和推动力。”。视觉的美感是余敏老师陶瓷艺术作品的外在符号,在美的营造下,指引观者进入另一个奇幻的世界,此中韵味妙不可言。
余敏老师认为,要在瓷器上呈现一个美丽怡人的世界绝非易事,必须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并对自然万物的留心观察和深刻思考。他在瓷器上给观者呈现出了一个静谧秀雅的艺术意境,此中蕴含着其极高的艺术修为及深厚的绘画功底。
在陶瓷绘画题材上,他以传统的花纹、人物、山水为主。其在构图上,奇异且充满新意,疏密相间、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藏露各异,均衡中凸显出结构美,给画面增添了许多生趣。在表现手法上,他则会根据器型特点,并结合当代审美意趣,在瓷器上构建一个别有洞天的艺术空间,在凸显瓷器温润的材质美的同时,还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瓷器上的一山一石,一鸟一枝,一花一果,皆是余敏老师意蕴外化的输出,他主张通过景物抒发自己内在的情感,给观者在瓷器上营造出一个诗意境界。观其作品,总能让人静心凝神,找寻到一处心灵休憩之所。
在多年对陶瓷艺术的研究和创作中,每走一步,他都把艺术和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严谨的科学态度,孜孜不倦的艺术创新精神,使他把传统艺术的审美内涵和现代陶瓷艺术的审美情趣及表现手法有机结合,其作品不仅传承了经典,又充分展现现代陶瓷的材质美与艺术美。他的作品,具有厚实的传统功底,更可领略到其创新的激越情趣,堪称在陶瓷艺术领域不断创新的领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