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山的樱花开了又谢,见证了百卅年的武汉大学,在这里进步与腾飞的每一个瞬间,和那些将被永远铭记的人和事。就好像上世纪八十年代,武汉大学在刘道玉校长的带领下,缔造了一个思想自由,作风民主的“黄金时代”,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乐道。
在某种程度上,刘道玉之于武汉大学,就如同蔡元培之于北大,梅贻琦之于清华,他用超越时代的视野和眼光,对武大实施多项教育改革,使武大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一次飞跃。刘道玉也因此被许多武大校友和知识分子称为“永远的校长”。
武汉大学
一生结缘武汉大学年轻时的刘道玉曾经在武大求学,学的是化学专业。刘道玉的一生,虽然很多时间都投身在教育和教育改革上,但化学专业出身的他,依然是国内知名的化学专家,曾参加“863”高技术评审会议,并承担其中一项重点课题任务。
在求学期间,刘道玉就表现出过人的管理能力。他在武大期间,因为优秀的成绩和突出的工作能力而担任脱产专门从事肃反的学生干部。由于他思想觉悟高,行事果敢,很受上级重视。
毕业后,刘道玉留校任教,成为武大化学系的助教、讲师。在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刘道玉也一直在武大任职,还曾经担任武大党委副书记。
武大前校长刘道玉
改革开放之后,能力突出的刘道玉曾被“借调”为国家高等教育司司长,为推动高教战线上的拨乱反正和恢复统一高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段经历,使他深深地意识到,用合理的教育制度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拨乱反正”后,刘道玉回到自己喜欢的武大。在武大学习工作多年,刘道玉受到武大精神、校风的熏陶,对武大有深刻的了解,加上他不拘一格,敢于推陈出新的工作作风,使他成为武大校长的最佳人选。1981年7月起,刘道玉正式被任命为武大校长。
当他看到昔日熟悉的武大校园里,学校的学术研究和学生教育笼罩着一层乌云,便决心要将阴霾一扫而尽。由此,武大从一场刻骨铭心的教育改革,揭开了新的发展篇章。
武汉大学校内
引领武大教育改革刚刚恢复高考初期,国内的大学也正处在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在经历过“十年浩劫”之后,我们面临人才断层、教育根基薄弱、教育体制满目疮痍等问题,各大高校急需一场酣畅淋漓的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刘道玉担任武大校长后,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教育回归为学生服务。
从1981年至1988年,刘道玉校长担任武大校长7年时间,通过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在武大掀起了“思想自由、学风民主”的风气。
第一,营造了自由、独立、开放的校风。
刘道玉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人为设置一道道的门槛和禁区,磨灭学生们求知的冲动,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减少限制,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敬畏和渴求。”因此,他主导的武大,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包容,允许学生自由发展。
就拿上课来说,如果学生觉得老师讲得不好,可以不听;不要死读书,如果不想上课,就自己去实习或做研究,只要保证考试能过关即可。
那时候的武大,学生思想活跃,校风民主,不仅能够与校长平等对话,甚至还可以在路上直接把刘道玉校长拦住讨论问题,而刘道玉总是和蔼可亲地聆听学生的表达。
刘道玉在武汉大学
第二,实行创新性的管理模式和教育制度。
刘道玉以国际化眼光和前瞻性眼光,在武大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超越时代的创新制度。为了能够顺利推行这些新制度,刘道玉不惜多次前往北京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克服重重困难,才将这些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的制度顺利实施:
· 武大率先废除了政治辅导员制度,实行“导师负责制”,在当时曾掀起一阵热议;
· 实行学分制,学生只要修够了分数就可以毕业,著名校友、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就仅用了两年时间修完了所有学分;
· 转校制:学生可以转系,有需要的甚至可以转校。
· 插班生制:只要通过了考试,社会人士可以直接到武大念大三,毕业后享受与本科生同等待遇,作家野夫就是第二届作家班的插班生。
其中的不少制度被沿用至今,依然使广大学子深深受益。
刘道玉
第三,不拘一格培养和引进人才
刘道玉校长尊重知识,爱惜人才,任人唯贤,为有才华的人大开方便之门。当刘道玉校长得知青年学者杨小凯由于身份问题没有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录用时,便立即托人把杨小凯和家人的户口调到武大,把这个高中都没有毕业的青年录用为讲师。在武大期间,杨小凯完成了《经济控制理论》和《数理经济学基础》等著作,后来成为著名经济学家。
同样,易中天高中毕业就能考取武大研究生,毕业后又被聘用为武大中文系讲师,三年后被提拔为副主任,虽然受到很多人质疑,但他用才能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刘道玉校长的眼光。
刘道玉和易中天(左)
对武大影响深远在刘道玉校长的带领下,武大实现再一次腾飞,成为当时国内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大学之一。可惜的是,1988年的一纸文书下达,刘道玉被免去武大校长一职。就这样,这个一生都与武大紧紧相依的学者,无法再带领学校前行,在他正想要再次发力一展拳脚的时候,连舞台也没有了。
退任后的刘道玉,多次谢绝了上级管理部门的邀请,因为他觉得,自己只会做教育。既然在武大没有机会了,那么,去到其他地方同样也不会有机会。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武大很难寻觅到刘道玉校长留下的痕迹,但是他对武大的改革,直到今天还在影响武大的发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在武大就读的学子,许多已经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除了雷军、易中天、野夫等人之外,还有邓晓芒等著名学者,以及陈东升、毛镇华、艾路明等企业家。
俯瞰武汉大学
如今,刚刚走过130年校庆的武大,依然是许多学子心目中思想自由、精神独立的校园,也是雷军口中“全球最好的大学”,师生们也还一直铭记着刘道玉校长曾经的教诲。
刘道玉和武汉大学的“黄金年代”,已经成为珞珈山的一段传奇故事。直到今天,刘道玉校长对武大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深远影响才渐渐得到肯定,相信对于先生而言,看到今天的武大也必定老怀安慰了。
祝福刘道玉先生健康长寿,也祝福武大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