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网民的一场闹剧,让“芭本海默”火遍全网,更多的人因此了解到这两部电影。
相比轻松幽默的《芭比》,以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为原型的《奥本海默》则显得过于沉重,要不然日本人也不会闹得那么厉害,认为“芭本海默”伤害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主要讲述了二战期间,主人公主导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历史上,美国制造出原子弹之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放了一颗,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
影片大致尊重了历史事实,但并没有完全还原历史真相,一部分真相往往比谎言更可怕,比如饱受美国核试验之苦的印第安原住民——纳瓦霍族。
纳瓦霍保留地位于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犹他州的交界处,科罗拉多河在保留地边界流淌而过。殖民时期,美国新教徒对纳瓦霍族实施惨无人道的种族大屠杀,并将其驱赶至如今的保留地。
纳瓦霍族保留地
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纳瓦霍保留地一直被视为荒蛮之地。但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工业水平实现了飞跃进步,于是就盯上了纳瓦霍保留地丰富的铀矿。
上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在纳瓦霍保留地大规模开采铀矿,并在此地设立了多个加工厂,很多当地原住民被雇佣到厂子里工作。但没有人告诉他们,矿井里的东西是具有高强核辐射的有害物质,自然也缺乏有效的防辐射措施。
除了矿工,其他原住民的遭遇也没好到哪去。美国政府拿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后拍拍屁股就走人了,留下数百座没有监管的废弃铀矿,以及被铀矿污染的水源。直到今天,纳瓦霍保留地还遍布着几百座废弃铀矿。
纳瓦霍族保留地的铀矿
矿工的家人也和矿工本人一样被长期蒙在鼓里,对暴露在核辐射下的风险一无所知,数十年如一日地喝着矿井里的水,用混合着核辐射物质的砂石盖房子,让孩子们在废弃矿场上玩耍……
若干年后,这些铀矿的副作用才显现出来:当地妇女无缘无故流产,孩子即使生下来也活不长,要么就是天生有缺陷;癌症、呼吸道疾病、肾脏疾病等各种重症接踵而来,发病率不断上升,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就翻了一番。
然而,美国政府却拒绝对他们曾经的恶行作出赔偿,虽然国会早在1990年就通过了《辐射暴露补偿法》,但真正能得到保障的人少之又少。
核泄露事故发生后,被封锁的纳瓦霍族保留地铀矿
首先,这一法案覆盖的疾病范围特别小,诸如肾癌、肾炎之类的肾脏疾病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出保障范围,理由是不能确定是不是核辐射引起的。
而且,70年代以后受雇的工人没有获赔资格,因为当时的采矿工作已经停止了,但工人们面对的核辐射还是和以前一样严重,生存环境也一如既往得恶劣。
实际上,别说赔偿了,纳瓦霍族甚至连一口干净的水都很难喝到。当地水源被铀矿污染后,纳瓦霍族长期面临用水困难,想要喝到自来水还得开几个小时的车去邻近的取水点取水。
接个水都得跑到一百公里外
今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驳回了纳瓦霍族要求从科罗拉多河获取水源的请求,理由是双方签订的条约中,并没有要求美国政府保障纳瓦霍族的用水权,主打的就是一个嚯嚯完就走,之后发生的一切与我无关。
《奥本海默》上映后,纳瓦霍族保留地主席尼格伦发文痛斥美国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揭露了美国政府用纳瓦霍族人的生命换取军事霸权的黑历史。但在一众宣传《奥本海默》的华丽文稿下,这篇文章显得毫不起眼。
除了隶属于美国的纳瓦霍族,太平洋岛国马绍尔群岛也深受美国核试验之苦。
二战后到1958年间,美国先后在马绍尔群岛进行了67次核试验,其中一枚名为“喝彩城堡”的氢弹,威力相当于“小男孩”和“胖子”的上千倍,对当地造成的破坏可想而知。
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核试验
1986年,美国试图向马绍尔群岛受害居民赔偿1.5亿元,一次性买断。但根据1988年一个独立国际法庭的判决,美国应该赔偿的金额为23亿美元。不出意外地,这一判决被美国拒绝了。
实际上,美国连他们承诺的1.5亿元都没做到,真正用于善后的只有几百万美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尽管如此,美国总统太平洋岛国特使依然坚称,核试验遗留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解决了,钱就那么多,爱要不要,马绍尔群岛不应该出于政治需要,对美方倒打一耙。
这就好比你借钱给别人,对方迟迟不还钱,你去找他要反而被数落一顿:不就是一点钱吗,至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