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一报社女工在临终前,向清洁工丈夫坦白身份,丈夫:我值了

感人历史故事 2024-03-21 02:02:18

图丨文绣

前言

1953年,一名报社女工因心肌梗塞病故,临终前,她向清洁工丈夫坦白了自己的身世,她并不是普通的女子,而是末代皇妃——文绣。

幸又不幸的皇妃——文绣

文绣出生于一个没落的满族贵族人家,姓额尔德特,汉名则好记得多,叫做傅玉芳。她的母亲蒋氏是汉族人,是额尔德特·端恭的次妻,在蒋氏生下次女文珊后不久,端恭就去世了,所以由蒋氏一人带着两个幼女过着清贫的生活。

1921年,16岁的溥仪到了该娶妻的年纪,有太多少女的相片被送到宫中,简直让溥仪挑花眼,其中就有文绣的照片。

原来,是文绣的五叔为了攀附皇室,在蒋氏一家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将文绣的照片送入宫中候选,经过几轮筛选,17岁的郭布罗·婉容被选为皇后,14岁的额尔德特·文绣被选为皇妃(淑妃)。

图丨婉容、文绣、溥仪

1922年11月30日,文绣先于婉容前一天,以皇室隆重的婚礼仪式被迎娶进宫,年幼的她无法想象自己即将面对的皇室生活,但还是不由自主的抱有期待,直到在养心殿见到溥仪后。

文绣三拜九叩对溥仪行了礼,接着听到了冷冰冰的声音:“下去歇息吧。”

新婚当夜,溥仪没有走进文绣的新房,次日,他迎娶婉容,也没有与婉容同房。

在宫中,文绣锦衣玉食,这些都是她小时候并未体会过得奢侈,但是,也有很多苦恼,婉容容貌比文绣更加美丽,她常以正宫的姿态向溥仪争宠,加上她主张一夫一妻制,所以对于文绣的存在无法包容。

文绣在大多数日子里,都是愁眉苦脸、孤灯作伴,基本跟在冷宫差不多,好在,溥仪给她聘了英语老师教授她英语,除此之外,还有名儒大家教授文学,名师画家教授绘画,在冷宫的日子,文绣就把时间用来学习了,并且越来越感受到书籍的魅力和乐趣。

然而,平静的日子很短暂,入宫不到两年,文绣便遇上了冯玉祥的“逼宫事件”。1924年11月,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奉冯玉祥之命,强令溥仪跟他的后妃们,以及宫中所有人全部迁出皇宫。

图丨冯玉祥

后来在鹿钟麟的宽容下,溥仪才被允许带走大量藏银,作为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同时,他们平时所穿衣物也被允许带出宫,在运送的过程中,宫中人将大量的名人字画、金银珠宝、古玩珍品等藏在衣柜中。

溥仪、婉容、文绣等人的出宫,代表着他们皇帝、皇后、皇妃等这些皇室称呼被废止了,他们现在一如普通老百姓,溥仪需要为将来打算,而文绣也想以“平等”的身份为自己的丈夫出谋划策。

20多天后,张作霖率兵入京,赶走了冯玉祥,溥仪自由了,这时,翰林学士郑孝胥向溥仪献计:“想要复辟大清帝王之业,需要借助日本的力量。”

文绣无法认同:“日本人残暴无比,日俄战争的时候,屠杀中国人无数,绝对不能听信郑孝胥的鬼话,引狼入室,后果不堪设想。”

复辟执念已经深入骨髓的溥仪自然听不进去文绣的好言相劝,1924年11月29日,在郑孝胥一手策划下,溥仪偷偷来到北京的日本驻华公使馆。

图丨郑孝胥

溥仪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以至于他的家人们都以为他被劫持了,几天后,终于收到溥仪的来信,叫婉容和文绣去日本公使馆和他相聚。

为了知道溥仪一切都好,文绣来到了日本公使馆,日本公使芳泽谦吉将他所居住的一座二层楼房收拾干净,让溥仪和他的家人们居住,而婉容和文绣则由他的妻子亲自招待。

没过多久,溥仪便在这里和以郑孝胥为首的亲日分子,组成工作班子,计划复辟大清,重登帝业的美梦。

1925年2月,溥仪一家离开了日本公使馆,迁移到了天津日租界,先是居住在张园,后搬至静园,不管居住在哪里,溥仪总是很听日本人的话。

文绣看着这样的溥仪,越来越失望,在这段时间,她不止一次劝说过溥仪日本人不可信,郑孝胥之流的鬼话更是可笑,必须悬崖勒马,可是溥仪非但不听文绣的好言相劝,甚至因为这些言论,越来越厌恶文绣。

图丨婉容和溥仪

日常生活,溥仪只陪着婉容,两个人成天出生入对,文绣一人形单影只,接待宾客的时候,从不见文绣的身影,就连逢年过节有什么赏赐,也没有文绣的份。

婉容对文绣的态度越发的盛气凌人,太监和宫女见文绣失了宠,对她的服侍也越发的不上心,而婉容身边的太监和宫女,仗着主子得宠,甚至敢对文绣恶语相向,后来,溥仪将文绣软禁起来,不许她随意走动。

1931年8月,绝望的文绣试图用剪刀刺向自己的腹部,被身边的太监拦下,两天后,她刺向自己的喉咙,依旧没能成功。

正在文绣走上绝路的时候,妹妹文珊带来了一个名叫玉芬的女人,她比文绣要大几岁,也是个美丽却婚姻不幸的女人,她的丈夫是冯国璋的长孙,家世显赫,但也只是会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因此,玉芬对于离婚和维护女权很有见解。

当玉芬知道文绣的悲惨遭遇时,便很坦诚地对文绣说:

“现在都是中华民国时代了,法律上写着男女平等,溥仪早就被赶出皇宫了,平民一个,早就不是什么皇帝了,他也得守法,平等待人,你可以请个律师,控告他虐待妻子,和他离婚,另外索要抚养费。”

因为这一席话,文绣感觉自己的人生重新燃起希望,8月25日,文珊以带姐姐外出散心为由,成功帮助文绣逃出静园。

图丨文绣

皇帝家的离婚案

文绣乘车离开静园大门后,便指挥司机把车开到了天津国民饭店,到达后,文珊对太监说:“你先回去吧,淑妃就在这了,她准备向法庭起诉,和皇上离婚呢。”

太监大惊失色,跪地求文绣跟自己回去,文绣态度坚决,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三封信,“此事与你无关,你拿着这三封信回去转告皇上吧。”

实际上,文绣早就做好了周全的准备,玉芬帮她找了三名律师,律师帮她拟好了起诉状;而文珊帮她把早就清点好的珠宝首饰一点点带了出来,这一切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太监那边,回到静园后,立刻就把信件交给了溥仪,溥仪看完脸色铁青,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妃子敢跟自己离婚,当即派出大批太监宫女去到国民饭店寻找。

而文绣他们早有打算,已经转移到了一位非常同情文绣遭遇的张姓寡妇家中,太监宫女们赶到的时候,只有三名律师,律师对前来寻找的人说:“文绣女士让我们通知各位,请你们回去转告皇上,还是按信件所说办理吧。”

图丨溥仪

溥仪知道后,觉得颜面无寻,他“九五之尊”,竟然被一个妃子给炒了鱿鱼,他召集遗老旧臣开会,知道这件事情的“老先生”们,也各个义愤填膺。

大家都觉得,这对于皇室来说,是最见不得人的奇耻大辱,不能姑息迁就,溥仪派代表去见文绣,要求文绣先回静园再说,律师一口回绝,

“现在这种情况下,文绣女士拒绝见任何人。如果溥仪先生有诚意,承认她完全自由,允许她择居另住,照给用度,我们会尽力调解,以和平解决,否则,除了向法庭提起诉讼外,别无他法。”

经过几次商讨,双方各持己见,差距太大,无法达成一致:溥仪坚持不许离婚,不许起诉,不许登报申明,文绣则表示坚持不回宫,并要求溥仪支付赡养费50万元。

皇帝一家还在争论不休,殊不知外界早已炸开了锅,因为在文绣出走的第二天,这条新闻便不胫而走,当时革命是个时髦的词,文绣的出走,意味着进步和新潮,当时很多人都说这是“妃子革命”。

图丨溥仪和文绣

各大报纸的版面也在最醒目的位置报道着这一事件,报纸上给出的内容也很有意思,说妃子之所以要跟皇帝闹离婚,是因为文绣和溥仪结婚9年,从来没有过夫妻生活,而且在婚姻关系中备受欺凌。

而溥仪身边,婉容也一直在跟他闹,以尊重人权为由,要求他跟文绣离婚,政事家事诸事不顺,溥仪焦头烂额。

8月28日,律师带着文绣去到法国律师事务所,和溥仪见面,文绣向溥仪提出三点:

1、彻底脱离,互不干扰;2、日常使用的衣物已经开了清单,应照此单付给;3、溥仪付给自己50万赡养费。

至于溥仪那边说的不许离婚,文绣打死不同意,在赡养费的问题上,双方也继续争论不休。

8月29日,律师向天津地方法院提出诉讼,法院当天就下达了传票,溥仪责怪文绣一边调解一边告状,不守信用,而这就是律师的打算,以调解之名,行告状之实,逼着溥仪同意离婚。

图丨溥仪

果不其然,收到传票的溥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对于文绣的控告,溥仪是真的怕,九五之尊和妃子对簿公堂,成何体统,再说他和日本人勾结密切,不想节外生枝,于是,溥仪同意了离婚。

在赡养费的问题上,双方经过几次讨价还价,最后定为5万5千元这个数字。文绣做出很大的让步后,只要求一次支付现金,溥仪答应。

10月22日,溥仪和文绣双方协议完全脱离关系,至此,文绣获得自由。

溥仪在拿到离婚的相关协议后,也是长舒一口气,为了挽回体面,他不惜花费重金,登报表示:“淑妃擅离行园,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

这场轰轰烈烈的皇家离婚案,最终以这样一个有点滑稽的方式结束了。

开启新生活

离婚后,溥仪在郑孝胥的陪同下,从天津去往日本占领下的东北,继续充当日本帝国主义的傀儡皇帝。

图丨文绣

好在文绣先一步脱离苦海,没有跟着溥仪一起背叛祖国,离婚后,她回到北平,本想回到母亲身边,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和家人团聚,尽享天伦之乐,可惜的是,蒋氏早已离世,以前的房子也被一个本家人擅自卖掉了,没办法,文绣只得和已经离婚的文珊另在北平安家。

而从溥仪那边要来的5万5千元赡养费,文绣本人实际并没有拿到多少,她先是赠与文珊、玉芬各5000元,还给了当时收留自己的张姓寡妇5000元,三名律师,每人1000元,还有当时为双方传话的中间人,3个人一人1000元。

还债5000元,打赏下人还有零碎花销3000元,这些全部算下来,文绣最后只剩2万6了,看得出来,文绣并不是一个尖酸刻薄的女子,对于人情世故的打点还是很大气的。

1932年,文绣恢复了自己傅玉芳的名字,在北平的一所小学当上了传授国文和绘画的教师,这算是文绣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工作,所以她非常开心也非常用心,每天声音洪亮,为孩子们答疑解惑,孩子们也很喜欢这位亲切温柔的教师。

没过多久,有好事者知道了这位叫做傅玉芳的教师,是之前与末代皇帝溥仪打官司的淑妃文绣,不少记者来到校门口围追堵截,也有很多市民想要一瞻皇妃风采,使得文绣处于遭人展览的难堪境地。

没办法,她只能辞掉自己心爱的教师工作,告别已经有了感情的孩子们,因为身份暴露,居住的地方也都围满了人,文绣拿出最后一笔钱,买下胡同里的一处平房,和妹妹一起隐居起来。

图丨文珊、文绣

后来,妹妹改嫁,另安新家,独自居住的文绣开始向皇室画家傅儒学习国画,生活有了寄托也有了乐趣,不久后,一些军官小吏、富商官僚以为皇妃家中定有不少奇珍异宝,便开始向文绣求婚,文绣全都拒之门外。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沦为日寇铁蹄之下,文绣更是不得安定,依仗着日本人的狗腿子、伪满军官接二连三的登门,向文绣敲诈勒索,这么几年下来,文绣是真正的身无分文,甚至成为了一个相对贫困的平民百姓。

为了生计,她变卖掉了房产,另外找地方租住下来,以出卖体力为生,先是在家糊纸盒,后来又到瓦工队里当苦力,因为体力不行,最后只能在街头巷尾叫卖香烟为生。

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党统治北平,文绣在朋友的介绍下,在华北日报社当上了报纸校队员,因为工作认真,外加才学出众,得到了社长张明炜的器重。

张明炜很同情文绣的经历,出于关怀,把自己的表弟刘振东介绍给了文绣,刘振东祖籍河南,17岁加入国民党军队,因为作战勇敢,一路从小兵升为少校,他为人耿直,不惹事生非,40岁了还未成家。

图丨文绣

经过半年时间的了解和相处,文绣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忠厚老实的汉子,1947年夏天,他们在北平结了婚,并另安了新家,婚后夫妻生活融洽,让文绣体会到了从未感受过的温暖和幸福。

1948年,刘振东退伍从商,开了一家货运车行,北平解放前,刘振东顾忌自己昔日国军的身份,计划带着文绣去往台湾,不料时局变化太快,去往台湾的海路不通,两个人留在了北平。

北平解放后,出于革命需要,将要对原国民党遗留下来的人员进行登记,在文绣的劝导下,刘振东如实登记并坦白了自己的历史问题,人民政府表示不追究刘振东的刑事责任,不逮捕,不关押,只是带了个反革命的帽子,由群众监督管制。

1951年,刘振东表现良好,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其解除了监督管制,分配到北京西城区清洁队当工人,有了固定工资,两个人的生活也算是有了保障。

商量过后,他们一起搬去了西城区清洁队附近胡同里一间10平米的小房间里,在这个小房间里,文绣走完了她的一生。

图丨文绣

1953年9月,文绣因心肌梗塞病故,年仅44岁,临终前,文绣对刘振东说出了自己的身份:自己是末代皇妃,是溥仪的淑妃。

刘振东只说:“能娶到皇帝的媳妇,我值了”,文绣听着刘振东善解人意的话语,欣慰地闭上了眼睛。

文绣死后,刘振东向清洁队要了四块木板,打了一口棺材,在两名队员的帮助下,将他的妻子,末代皇妃文绣埋葬于北京安定门外的土城异地里,坟前没有碑,一把黄土掩去了文绣从贵族千金、到末代皇妃,再到平民百姓的一生。

0 阅读:0